APP下载

陈永如 山水在心 情在画中

2020-01-08王书阳

南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意境美术学生

文/王书阳

陈永如

1962年生于广东普宁,毕业于广东普宁师范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宝安区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福永中学宝安区国画工作室名师。国画作品《岭南丘壑》入选省特级文化站晋京展,荣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研究会大赛一等奖;《山村秋色》荣获深圳“鹏城金秋”银奖;《山水》特邀参加深圳大学主办的名家书画精品展览,国画作品多次参加深圳市教师书画作品展览均获一等奖。个人画册《陈永如画集》由深圳美术家画库出版发行。

穿过福永中学园林式校园,推开一扇门,陈永如老师将我引进一间教室前,“这是我在学校的工作室”,他微笑着介绍道。深灰色的夹克上衣,黑色的裤子,衣着朴素,笑容亲切。步入画室,两排长长的木桌放着笔墨宣纸,上面满是学生的画作,教室两边的墙壁上也贴满了学生们的画作。木桌最里面临窗的位置上,几盆植物青翠欲滴。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上面,翠绿的叶片闪闪发亮。

冬日的阳光很暖,窗外的四季桂飘着阵阵清香,在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中,几盏清茶,陈永如老师谈起他与书画的一世情缘。

潮汕少年 爱上绘画

1962年,陈永如出生于广东普宁一个山清水秀的乡村。很小的时候,陈永如对五颜六色的图片很感兴趣,他找来图画书和连环画,照着图画临摹,画得跟画上一样好。

“我把画的画贴在自家墙上,邻居们来串门,看到我的画,都夸画得好,画得像。听到邻居的夸奖,心里很高兴。”聊起初画画时的情景,陈永如笑起来。“陈家的孩子会画画!”渐渐地,村里人都知道陈家有一个爱画画的孩子。

上学时,陈永如对美术课产生深厚的兴趣。因为爱好,所以用心,上美术课时,他特别用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学画画。因为专注,他画的画比一般同学都要好。美术老师常把他的画当作样板,在班上讲评。读初中那年,陈永如得知文化馆搞画展,便带上画好的画,骑着自行车跑了二十多里山路到文化馆,请文化馆的美术老师做指导。

外婆家住在山那边,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陈永如经常去外婆家。翻过一座山,再翻过一座山,饿了,摘树上的果子充饥;渴了,捧溪边的泉水润口。高山、林木,溪流,落日的霞,青青山冈,静静的山林,潺潺的小溪,大自然的美景在陈永如幼小的心里留下了美丽的印记,“将来长大了,我要把这些美景都画进画里”,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1980年,陈永如如愿考入普宁师范学校,学习美术专业。1983年,他从普宁师范学校毕业。三年的美术专业学习,陈永如满载而归,到内地做了一名中小学美术老师。回到熟悉的乡村,陈永如对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充满深情,农具、牧童、水缸、稻草,那些熟悉的人与物,他随手拈来,即成一幅画。陈永如深入乡村,亲近自然,创作出大量乡村题材的山水画,为他今后的美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园山溪 138cm×137cm

秋日山村

山水在心 情在画中

1986年,陈永如调入宝安县福永中学,做了一名美术老师。那年,适逢宝安县文化馆举办作品展览,陈永如擅长山水、花鸟,他将自己创作的一组山水画作品参展,结果,他的画作以构图简洁、色彩淡雅,富于诗情画意,受到了美术界同仁及美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画要画给专业人看”,一位美术家说的话,陈永如记在了心间。以后的日子里,他始终以“画要画给专业人看”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1987年,陈永如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同年,宝安区青少年书画摄影协会成立,陈永如被选举为副会长。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陈永如深入生活,亲近自然,创作出大量贴近生活的绘画作品。他从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加以构思,将传统融入现代感,形式美,淡而不薄,素而雅致。路边的甘蔗,随手拈来,简单几笔,栩栩如生。

山水在平常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在陈永如眼里,山山水水皆有情、有形。去凤凰山写生,他细心观察,认真揣摩,这棵树是什么形状,那座山怎样才能表现意境,早上阳光的色彩该如何应用,石头、溪流用什么表现手法。在创作上,陈永如追求有艺术、有味道、有意境,他反反复复地画,去感受,他不走流行路线,在传统中寻求突破和创新,创作出一大批有深远意境的画作:《鹏城之花》以清新淡雅的笔调表现簕杜鹃之美;《幽谷泉声》,空旷的山谷,静静的山林,泉水从山中流下,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泉水声;春天在公园行走,春风拂面,各色花瓣簌簌落下,地面上落英缤纷,陈永如以《春花烂漫》表达美丽的意境;《故园山溪》,云雾缭绕,清泉流淌,林中小木屋静静矗立林间,让人如临其境;袅袅炊烟升起,晚霞将树木和房舍染成橘红色,山溪、田园、荷塘、林木,鸟儿归巢,农人牵牛而归,组成一幅静谧温馨的乡村《晚归》画;山木中,枫叶添红,层林尽染,《山间杨梅一片红》。

儿时的梦想,陈永如一点点把它变为现实。他把故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草,一丘一壑,一笔一画转化为个人化的艺术语言,用独特的笔墨表现艺术之美。他笔下的《秋日山村》是一幅绝妙的乡村画:远山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几间白墙灰瓦屋舍,一条石径通向大山深处。树木、篱笆,树上挂着红色的果子,一只黑色的小狗在篱笆前戏耍,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秋日山村图画。他的笔墨含而不露,意境深远,没有颜色的渲染,画面清新素雅,朴实自然,朴拙中透着灵气。

红色的霞落在池塘边,荷叶是红色的,清水泛起红色的光,鱼儿跃出水面,在荷叶中游走。常见的荷花,陈永如独具匠心,不千篇一律,用不同色彩表现不同意境,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在传统中求精,在传统中创新,陈永如善于将作品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2000年,《陈永如画集》由深圳美术家画库出版发行。

扎根宝安 教书育人

课堂教书育人,业余作画,这样的生活,平淡而充满乐趣。陈永如扎根宝安,在福永中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几十年。

陈永如说,“我的事迹很平凡,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校时当好教师,培养学生;业余时间画好画。生活简单,人生很平凡。”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陈永如的微信朋友圈,放有大量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大都是课前备课画的。每次上课前,我都会画一批画,自己画好,才能教学生。”

山间杨梅一片红 138cm×134cm

为了上好每一堂美术课,每次备课,陈永如都要画一大摞作品,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课堂上,陈永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引导;他注重培育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他告诉学生们,山水画不是简单画山画水,而是注重画的意境、画的诗意。好的山水画,要有美的意境。他从设色、构图、气韵、意境入手,他教育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福永中学教学改革创新,除了正规美术课外,陈永如还是福永中学“美术社团”的老师。“一共二十多名学生,最后一堂课是美术课,学生们来工作室绘画。”在陈永如精心指导下,学生们的绘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区比赛中,多次获奖。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敬业而又平易近人的好老师。知道他喜欢养花种草,同学们常常送些“礼物”给他。这个同学送几枝竹子,陈永如把它栽于盆中,“现在是冬季,叶子没那么翠绿了,但风骨依旧在!”他笑着说。那个同学送几棵绿箩,陈永如用瓶中之水养育。“开始的时候很小,现在枝繁叶茂一大片。”他指着临窗桌上的绿箩说。有同学送他两三株铜钱草,被他养成一大片。“这个滴水观音,养的时候,只有拇指大小,现在长成这样。”陈永如亲手种植的花花草草,后来成为学生们课堂实物写生的对象。

峡谷清晓

从教36年,陈永如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的学生,有的成了宝安、深圳,甚至全国颇有名气的画家,有的从事与美术艺术相关的工作。同学们都没有忘记朴实亲切的陈老师,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和学生们,我们不仅是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关系。”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令陈永如很高兴。“画作出来,大家一起评论,一起点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很开心。”

潜心作画 追求卓越

每年国庆黄金周后,只要有时间,陈永如就会和宝安美术协会的朋友们一起,去太行山写生。外出写生,陈永如画得又快又好,被画家朋友们称为“快枪手”。“因小时候画‘速写’较多,看到美景有感而发,感觉一下子就来了。”陈永如笑着说。

石壁、悬崖、奇峰、幽谷、怪石、云海,苍劲的松林、峭拔的山石、高悬的飞瀑、奇幻的烟云,太行山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层层叠叠的山川动人心魄,陈永如完全被自然景观震撼了。“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心中有禅意,落笔皆山水。”陈永如停不下手中的画笔,创作出《深山幽谷》《金秋太行》《山高水长》《太行秋色》《峡谷清泉》等一系列太行山作品。

陈永如的太行山系列作品,一改以往的清新素雅风格,笔力遒劲而拙朴,明净而又不失厚重。他笔下的太行山系列作品意境深远,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他善用枯笔,笔下的太行山系列画风朴拙。”

与画结缘,陈永如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得到美术界朋友们的一致称赞。

“陈永如造境作画不但摹写大自然中山岭、水流、花鸟、树木的真实形体,还借用笔的长短参差、疏密相间和墨色的枯湿浓淡,形成千差万别的物象结构,构成对自然形态本质提炼升华的艺术符号,通达笔底现烟霞。”

“他的画古朴耐看,有意境,有韵味。”

“看陈永如画作,可以将心性隐于草木而行至水穷处,又停于山峦间坐看云起时,归真返璞。”

执教36年,陈永如淡泊名利,用心教学,用情作画。从学校到画室,从画室到大自然,陈永如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在绘画的田地里精耕细作,用笔织出一幅幅佳作。

高山仰止 96cm×180cm

猜你喜欢

意境美术学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赶不走的学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学生写话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