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课外阅读教学于初中语文素养培养中的相关探究

2020-01-08贾永斌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思维能力课文

贾永斌

(甘肃省正宁县第三中学,甘肃 庆阳 745300)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单凭课内教学,教师也很难将各类知识讲解透彻,这时,教师也需展开一些适当的课外阅读,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此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该类课外阅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为日后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奠基,它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追求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感受到语文教学折射出的重要精神品质。

一、精读批注

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的实时指引。其实,大多数课外阅读书籍对于学生来讲还是十分陌生的,在学生阅读时,由于知识掌握得不透彻,他们很难了解书籍内部的真正含义,为此,精读批注也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的一大要点。它是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重要表现,这时,教师要多加指引学生,加强学生自我感悟。

例如在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教材内部的具体文本作为教学重点,开展有效的精读批注训练,让学生了解课文内部的相关知识,并挖掘自我潜能,掌握文章内部人物主旨以及文章描写人物的具体精神品格。在此文章阅读完毕之后,教师还可适当推荐学生阅读名人传,让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名人传的过程中了解名人背后的种种故事,感受名人精神,并学会应用阅读批注策略,在阅读完毕书籍后开展有效的读书交流会,加强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理解。其实,从另一层面来讲,精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例如阅读某段话“四岁时,他被整天钉在钢琴前面,或和一架钢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在针对此句话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适当借助批注内容加强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悲惨的童年,并要求学生与自我童年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中的不同。这时,学生也大多提出了如下问题:他太累了,失去了快乐;他的父亲太严格了,但是没有严格又怎能有成就呢?这时,整体阅读课程开展得也极为有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批注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批注方法,提升学生语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借助各类工具书完成独自研读能力提升,并从多角度去认识课文,真正了解相应的课文阅读方案。

二、书写体会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发散学生思维。虽说相较于小学阶段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将此思维能力具体运行到阅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只有完成知识迁移,学生的具体思维才能够真正活跃起来,在教学时,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了解课文内部对应的相关人文思想,这也有利于学生接触现实,它能帮助学生完成课程感悟。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自我责任,在课外阅读栏目上进行精选,以课内阅读教学作为重要出发点,将课外阅读作为实时补充,避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盲目选择,要求学生在有效学习过程中明确目标,完成真正的能力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课程时,就可以重点讲述主人公保尔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主人公坚强而又勇敢的奋进精神,过后,为帮助学生,让学生对课文描写的人物产生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适当批注,并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理清思路。该问题包括: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怎样面对坎坷的人生命运?你面临这样的挑战又会怎样?你能找出文章中有关保尔精神的句子吗?请体会该句子描写的文字魅力。通过该类问题的提出,教师能帮助学生了解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时,整体教学也更趋于有效性,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设置合理而又有效的思维模式练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知识迁移过程,完成学生的思维对碰,使学生感悟到课文学习过程中的真正魅力光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关注学生思维,迎来教学改革的曙光。

三、拓展延伸

文字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语言是现代人类社交中最为重要的一大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讲,语文学科是一门更具综合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自我情感观念,最终发散能力,培养新型的审美情趣。为此,在教学时,教师也要给出学生足够的指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逐渐阅读过程中培养相应的审美情趣,而这一指导也能发散学生思维,充分打造学生属于自我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一种完全释放的状态中了解语文,感受语文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远比传统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例如教师在开展《邓稼先》这篇课文教学时,就可以学生的具体兴趣作为重要切入策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完成相关重点披露,在阅读时给予学生有效的自我发展空间,在阅读后让学生在讲台上谈谈自己对于邓稼先发展的想法,使邓稼先这样一位优秀人物的形象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悟专家这一词汇,了解科研的严谨态度,发展学生的爱国情怀,并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也能踊跃表现自我,他们说自己也想像邓稼先那样为国家做出重大的科研贡献,战胜自我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这样的情感教学也在无形中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基,让学生以更好的态度去面对学习。每一本好书背后包含着能够影响学生的重要精神财富,教师要善于挖掘财富,进行拓展延伸,在文章中汲取良好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发展。

四、渗透国学

国学内部蕴含着中华传统的文化知识,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具体理解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使学生产生一种更为完全的民族自豪感,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渗透国学理念,注重各传统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在心中感悟国学的真正意义。例如在开展《背影》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渗透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傅雷家书》,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完成记忆,这样的熏陶也会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能够帮助学生尊重传统,引导学生感悟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关键之处。

五、总结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改革,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相应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注重学生感悟。在解读时力求全面、具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了解自我,发展相关要领,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内弄懂知识,完成了解,最终感悟语文阅读的趣味与快乐。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思维能力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培养思维能力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培养思维能力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