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频案例的高中历史课堂师生情感互动分析

2020-01-08

科教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师生情感课堂

吕 慧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

1 理论基础

1.1 交往教学理论

交往教学理论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课堂教学是在一种平等、民主、活跃、轻松的对话交往中进行,更加突出课堂师生之间共同的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双向交往逐渐取代了由教师控制的、单向的师生交往。

1.2 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

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和情感是统一的,在学习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兼有自身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可以说,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前提,情感又是认知发展的动力。教学活动应把学生的思想、感情、体验和行为看成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情感教育以达到对知识的共享、共情、共鸣,反对将纯知识凌驾于个人的需求、情感和尊严之上。所以,提倡师生之间的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融洽的情感环境,这为师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工具

CLASS①是由美国佛吉尼亚大学科里学院教学团队历经10 年之久研发的,专门用于评估师生互动质量的一种观察评估工具,目的在于通过评估课堂师生互动质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进步。该评估工具将观察维度分为三大领域: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学支持。每个维度下又有与之对应的评价指标。CLASS 采用7 点积分制度,将师生互动质量的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低级水平等级(1~2)分,中级水平等级(3~5)分,高级水平等级(6~7)分。CLASS 每个观察周期需要观察30 分钟(20 分钟观察、10 分钟记录),至少观察4 个周期,然后根据观察单进行计分,最后每个对应维度得分是该维度的平均值,需要注意的是,在情感支持中的“消极氛围”这项指标采用反向记分。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以晋中某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实录作为研究对象,这位老师授课题目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视角下的新中国外交》。按照CLASS的取样要求,将该课堂录像剪辑成2段20分钟时长的视频样本作为测评材料。

本研究使用CLASS师生互动评估工具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将情感支持领域与教育支持领域设为重点观察指标。情感支持领域下的二级指标有积极氛围、情感氛围、教师敏感性、尊重学生;教育支持领域下的二级指标有概念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在观看课堂实录时,观察和记录二级指标所对应的目标行为出现的情况,并填写观察笔记。目标行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行为(如教师提问的内容,学生的回答、质疑和讨论),非言语行为(如师生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师生间的身体距离)以及教师教学材料的呈现和学生作业的展示等。

3 课例分析

3.1 结果讨论

经过对课堂实录的5 次观看,对各个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进行了记录、评分、汇总。从一级指标得分来看,该教师在情感支持方面的得分(16.5)要低于教育支持领域得分(18.5)。从二级指标得分来看,该教师在教学和情感互动中各指标的得分最低为5.75 分,最高为6.5 分,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

3.1.1 情感支持领域

(1)积极氛围和消极氛围。该教师的课堂为学生营造出了较高水平的积极氛围。积极的课堂氛围首先在于重视师生间良好的言语互动行为。如该教师会对学生说“我们一同”“谢谢”“请”等。其次还在于重视师生间良好的非言语互动行为。如在学生讨论时,该教师走到学生身旁,弯腰同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同时露出欣慰的微笑,同时还轻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在学生作答时,教师面露微笑,耐心的倾听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该教师的课堂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尊重、愤怒等行为。

(2)教师的敏感性。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如询问学生是否看得清楚,是否有不解;又如当学生在回答问题陷入思维中断,无话可说时,该教师便引导学生分析再思考,得出结论后,教师面露喜色,并给予学生鼓励。但该教师也存在未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如为了赶进度,在大部分学生还未完成讨论时,该教师就让个别完成的小组展示自己的答案。除了直接地观察教师行为外,观测者还要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是否愿意参加课堂活动;是否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挑战;是否能够直接向教师提出质疑、寻求帮助等),间接地测评“教师的敏感性”。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有的学生在讨论时左顾右盼,并没有真正加入到讨论中。在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有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左顾右盼,并没有真正加入到讨论的过程中。

(3)尊重学生。该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时时尊重学生。比如有一位学生在没有询问教师的情况下,就径直走上讲台作补充发言,该教师并没有谴责学生的“鲁莽”行为,而是对其观点表示强烈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此外,该教师在面对课堂“突发性事件”时,能够灵活地对课堂活动安排进行调整,如在讨论中美和解的可能性时,学生的回答不甚完整,该教师引导无用后,马上罗列史实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出现不耐烦、讽刺的话语,这样既保全了学生自尊心,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3.1.2 教育支持领域

(1)概念发展。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只是机械学习。该教师在授课时,总会带着关切的眼神询问学生“会带来什么后果”“你是怎么认为的”,促使学生将内在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教师时常运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新知,利用最近发展区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如该教师将本课知识同中国近代的外交关系做了对比,这样使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果深入学生内心。

(2)反馈质量。在该教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情况多次出现,形成问题链。该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问一答,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的意见相左时,教师会询问他们是否发现了两种答案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另外,该教师并不吝啬对出色学生的赞美,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教师也能及时进行鼓励。

(3)语言示范。该教师能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如在学生对“为什么52 年、53 年我们打扫干净了屋子,客人却不来了”这个问题各抒己见之后,该教师准确地将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归类,并告诉学生这是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之一。该教师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形学会了两种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条理性。

3.2 存在的问题

3.2.1 课堂师生互动仍存在无效化

该教师上课时或多或少都用到了“对不对”“是不是”等无效提问,学生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互动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提问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此外,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挖洞深”,难度过高。如讨论“中美和解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就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回答就不尽如人意。尽管经过老师的引导最终回答了这个难题,但是占用了时间。所以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情况和能力程度,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念。

3.2.2 教师激励不足,学生缺少参与互动的自信心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虽然有个别学生很愿意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参与互动有疑虑,即使愿意参加,表现也不好。在高中课堂中,教师的激励也很重要。高中生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自尊心强,很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学生肯定及鼓励,将很难与学生发生互动,更不用说情感的交流。

4 研究启示

(1)善用有效的提问策略,与学生思维相契合。提问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提问质量的高低也反映了师生互动过程中情感交流的水平。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与历史情景相契合,与学生思维相契合。首先,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多趣味式提问,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第二,对历史知识归纳的细节进行探讨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第三,对历史结论分析的关键点进行启发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四,在历史情境中进行猜想式提问,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积极的情感互动氛围,与学生情感相吻合。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积极的情感互动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首先,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已接近成年,他们不仅有对知识的需求,更有被关注、被认同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尊重学生内心想法,让学生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要加强教师语言和肢体语言的示范性。教师精炼的、激励的、幽默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谦和的神态、温和的微笑、得体的手势可以促进师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注释

① 莫菲菲,王冰如.美国课堂师生互动质量观察工具之CLASS 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02):24-26,34.

猜你喜欢

师生情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台上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