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

2020-01-08河北经贸大学刘帅鑫胡云飘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培育

河北经贸大学 刘帅鑫 胡云飘

关键字: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

从历史的发展和源头来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文明的有机结合[1]。我国的志愿服务在不断的发展,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志愿团体不断多元,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组成的志愿队伍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队伍与其余组织不同,是有组织的、自愿的,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1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面临的挑战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较低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较低,许多学生也参加一些志愿活动,但不是出于自身对志愿活动的喜欢,而是别人参加自己也要参加,参加活动可以认识更多的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只是跟着社团一起,虽说是全程参与,但是并没有发挥自身优势向志愿活动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参加完活动以后,也是不了了之,没有做总结写个人心得体会。而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没有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学生们不能体会志愿精神,在实际参加志愿活动时会感觉到无能为力,而且参加志愿活动的机会较少,志愿服务的本质意义不能够得到体现。

1.2 大学生缺少志愿服务技能

时代在进步,志愿服务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大学生志愿者从整体水平上来说服务技能并不高,因为大学生在校园中缺乏工作经验,缺乏生活阅历,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但是志愿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大学生服务能力较低、技能不高的现象经常出现,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志愿者服务。比如:一些志愿者态度较为恶劣,对待志愿服务极不负责,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还一部分志愿者不善于和他人沟通,也没有很好的专业技能,导致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很好的解决,因此就会失去信心,不愿意主动的参与志愿活动。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学校、还是对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时代在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文化不断融入,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影响,现阶段的大学生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扶不扶”老人到“让不让”座位等事件,这都在反映着人们在不断的遗忘传统观念,因此必须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

现在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大多数是一些理论课,老师的授课很容易变成单纯的读教材,十分枯燥无味。学者张国臣[2]也认为将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和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是可以丰富课堂内容的。还可以多开展志愿活动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课堂理论联系实践,用新方式来教育新时期的大学生。

2.3 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

对于学生来说,大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通过培育志愿服务精神,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一定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由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文化素质较高,在活动中既要自我奉献又要主动学习,进行自我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能力,志愿者通过在不同领域的锻炼,可以使自己的短处得到弥补,使自己的长处得到提升,为就业打下基础。

2.4 形成正确价值观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奉献意识较为薄弱。通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3]。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奉献意识。

3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途径

3.1 自我提升

积极参与班级集体志愿服务活动,由于班内同学互相熟悉,避免了陌生人参加活动的尴尬,同时班长和一些班委也起到了带头作用,在活动中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一起讨论,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志愿服务意识。

大学生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志愿者,不仅要有志愿服务意识,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因为一些志愿服务需要知识,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志愿培训,主动学习志愿服务技能。

3.2 注重家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论述了家庭教育以及家风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大学生的一些观念以及行为受到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在志愿精神的培育时,家风尤其重要。因此,家长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一些公民应尽的义务,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弘扬传统美德。

3.3 高校重视培育志愿服务精神

大学生主要生活、学习的场所是学校,学校对大学生实施教育最终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因此在学校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时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校工作人员对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视程度,把志愿服务引入课堂,老师要做好榜样,不能只把志愿服务停留在口头上面,在上课之余也可以参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也要及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就能对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教育。

学校要鼓励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要举办和志愿服务有关的报告,还要增加社会实践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们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校需要一定的资金来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因此可以设置专门的志愿服务资金,聘请专门的志愿者来做宣讲,也可以设置志愿服务奖学金,用于奖励那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

3.4 社会应重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

志愿服务活动与其他的实践活动不同,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潜在风险不能进行有效地评估,在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时比较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这就要求社会更多地对他们进行关注,不是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而是要建立相关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对大学生的权益进行保障,特别是在医疗方面的保障、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等。只有这样,在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志愿者才能通过法律得到有效解决,这样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时才会无后顾之忧,才能在做志愿服务时奋勇当前。

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中少不了志愿文化的宣传,不仅是学校的任务,社会也要担负起此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与奥运会以及即将到来的2022冬奥会等,大学生都积极的报名参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宣传不仅可以让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还能让人们对大学生志愿者有新的认识。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可以结合一些公益网站来发布志愿活动消息,学校也可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等进行宣传,让志愿服务精神充满校园。

4 结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意义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动力培育的途径。培育志愿服务精神,这个过程十分漫长,需要各方面相互合作才能够达到效果。大学生自身要做到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家庭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和社会也要重视起来,做好领导作用。从而在未来的志愿活动中,大学生能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主动参与。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培育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