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平台

2020-01-08

矿山安全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救援应急事故

河南:出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

河南省近日印发了《河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2020-2022 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

《提升计划》共分为四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

总体要求明确了河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提升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形成组织领导有力、指挥应对科学、救援能力较强、物资保障充分、灾害救助及时、联防联控有序、上下衔接顺畅的应急管理格局。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应急管理防控体系、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应急管理保障体系5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具有河南特色,为做好全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包括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决策指挥能力、救援实战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应急协同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舆情引导能力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全面提升全省应急管理能力。

《提升计划》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

广西:应急管理与气象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与自治区气象局签订《关于建立应急管理与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联动工作机制框架协议》。

双方将在数据共享、信息服务、应急响应、基层共建、科普宣传、充分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用等方面深化合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数据共享力度,建立数据共享专线,制定详细的数据共享清单、交换渠道、途径方式、评价机制。二是自治区气象局通过专线等方式,向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通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及时向自治区气象局通报灾害和应急工作信息,反馈重特大事故灾害气象服务工作需求;加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联合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示信息等。三是根据相关预案要求,及时启动气象保障应急响应以及预警响应,落实相关联动措施。四是推动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基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建立基层联合检查机制,联合开展对基层防灾减灾队伍的培训和考核管理。五是建立科普作品联合创作与推广机制。六是加快推进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应用。

浙江:应急救援迈入航空救援新时代

近日,浙江省安委办、省减灾办在杭州举行浙江省直升机常态化备勤项目签约暨运行启动仪式。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浙江省应急救援直升机常态化备勤项目合同,自7月起启动直升机常态化备勤工作。

浙江是全国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的试点省之一。为充分发挥应急救援航空体系作用,浙江省谋划以常态化备勤为抓手,统筹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建立一个完善的航空应急救援网络体系、一支过硬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一套科学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一套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援航空体系试点省建设;要求相关地市加大配套力度,加强备勤点建设、机队机组备勤保障,推动专业空勤队伍的联勤联训,尽快建设好本地救援网络,充分发挥直升机常态备勤的使用效益。

据介绍,航空救援队以“全灾种、全天候、全覆盖、综合性、高水平”的应急救援为要求,全面加强空中指挥巡查、抢险救灾、消防灭火、伤员转运、装备运输、物资输送等任务需求和保障样式研究;依托直升机常态化备勤点,打造“1+X”航空救援模式,打造若干支快速响应、快速投放、高效救援的拳头力量,满足多种救援需求,建立高效、多能、顺畅的空地协同指挥机制,提升从事故接报、任务下发、启动响应、航空调度到救援指挥全流程的协同能力,做到零延迟、零失误、零故障,在救援能力、空地协同指挥上打造浙江样板。

据了解,为实现直升机常态化备勤工作,日前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公布的《浙江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提出:近期响应目标为全省范围内45分钟,单点覆盖半径100 千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期响应目标为全省范围内30 分钟(15 分钟准备,15分钟飞行),单点覆盖半径50千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远期响应目标为全省范围内15 分钟响应,单点覆盖半径30千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四川:盯紧汛期安全生产 着力防范应对灾害引发事故

近日,四川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部署会暨省安委会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召开,省长尹力在省政府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防死守扎实做好主汛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会议指出,四川省高危行业点多面广,当前全省已进入主汛期和生产经营旺季,各类安全事故风险隐患交织,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情绪,全力以赴抓好主汛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着力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防范应对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着力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着力提高应急联动处置能力,着力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统筹抓好防灾、避灾、救灾、治灾各项工作,确保全省安全度汛。

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不断健全知责履职、按单办事、依单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安徽煤监局:深化事故调查处理“后半篇”文章

为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工作,安徽煤监局紧盯事故调查处理“后半篇”文章,推动煤矿企业种好“责任田”。

一是念好警示约谈“安全经”。联合地方监管部门对事故矿井领导班子开展警示约谈,推动基层管理者在责任落实、制度机制、防范措施等方面深入反思,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主体责任,把牢安全关。以事故教训为切入点,推动煤矿上级公司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从根上消除隐患。

二是弹好警示教育“多重奏”。联合安徽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全省煤矿警示教育大会,力求“查处一案、警示全省、规范一方”的效果。在事故矿井召开现场警示教育会,组织全省煤矿企业有关负责人入井察看事故现场,实现“一矿出事故、矿矿受教育”。在事故矿井举办事故警示教育培训、与基层班队长和一线职工代表开展“面对面”座谈,丰富煤矿事故警示教育案例库,加强体验式警示教育,持续提升警示教育效果。

三是扎紧事故处理“紧箍咒”。扎实开展“四不放过”专项监察,对事故处理决定执行情况跟踪督导,确保处分决定在“最后一公里”不打折、不掉挡、不脱节;对事故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督促煤矿企业事故教训吸取到位、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唱好监察服务“红黑脸”。对于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周期较长的矿井,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对“不放心”的矿井,督促上级企业派驻工作组“开小灶”;对事故矿井进行全省通报,实施联合惩戒,纳入“黑名单”管理。同时注重采取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方式,对部分受事故处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错误,放下思想包袱,化悔恨为工作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救援应急事故
紧急救援
学中文
3D打印大救援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