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最微小的花也开得灿烂

2020-01-07刘洁彭瑞敏

教育家 2020年45期
关键词:东方红特长学校

刘洁 彭瑞敏

最后一名的孩子是不是最差的孩子?

在北京东方红学校校长付彦军心里,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拥趸,付彦军坚信人各有所长,不能以某方面的成绩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而发现学生的“所长”并加以培养,是教育者应该担负起的使命。他主张学校进行“扬长教育”,“人是要靠‘特长在社会上立足的,而不是‘特短”。为此,东方红学校提出“一人一特长,一生一方案”的教育模式,希望通过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发现人生的各种可能,“让最微小的花也开得灿烂”“让在学校里排最后一名的孩子也可以昂首挺胸”。

永不褪色的漆

“一人一特长,一生一方案”的提出,源于付彦军的个人经历。

学生时代,付彦军一度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调皮捣蛋,打架斗殴,学习成绩垫底不说,还特别爱接老师的话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老师的话永远掉不到地上”。这样的学生有多招人烦可想而知,终于有一天,他与老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同学们,你们长大后想成为什么‘长?”那是初一的一堂语文课,从教不久的韩老师在与同学们聊未来的理想。

在其他同学认真思考时,“接话大王”付彦军又不合时宜地耍起了小聪明:“我绝对能成为家长。”

一句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正在他洋洋得意之时,韩老师裹挟着怒气的书本狠狠砸在了付彦军的书桌上。羞恼之下,付彦军搬着课桌回了家。

在家的日子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每天,付彦军都要早起到地里掰玉米,回到家还要搓玉米粒,常常忙到晚上十一二点,身上被玉米叶划得痛痒不已,难以入睡。在这种“折磨”之下,没过几天,付彦军就后悔了,他迫切地渴望回到学校。但是,哪儿还有脸回去呢?不得被同学们笑死!

纠结之下,韩老师给付彦军的父亲出了个主意——在课桌上刷一层漆。这样一来,孩子回家的几天就有了合理的理由。

这件事给了付彦军极大的震动。在他眼里,那已不是单纯的油漆,而是一个老师以爱与宽容为墨,为学生自尊所上的保护色。时至今日,小课桌上的油漆早已在时光中褪色,却永远地留在了付彦军的心里。

回到学校后,身为语文教师的韩老师,从付彦军爱接茬的“毛病”上,看出了他“反应快”的优点,主动提出帮助付彦军提升成绩,坚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帮他补习。有感于韩老师的用心,付彦军脱胎换骨般地努力,不到两个月,成绩就从班级倒数第三跃升为年级第二。自此,“学渣”变“学霸”,付彦军最终顺利考入湘潭大学。

“如果不是韩老师这么用心,我可能早早就辍学了,未来的人生会怎样,不敢想象。或许会种庄稼,或许会外出打工,也或许会早早结婚生子……”在韩老师的身上,付彦军看到了教育应该有的样子——用心、有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加以鼓励,因材施教……而这,也成了他理想中东方红学校的样子。

谈起创办东方红学校的初衷,付彦军说自己有两个考虑:“一方面,我希望给自己的小孩办一所适合他的、理想的学校;另一方面,我希望能用信息化去改造我们的传统教育。”以爱与科技助推中国教育升级变革,以个性化、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孩子创造最好的出路,这就是付彦军和东方红学校的追求。

让姚明成为姚明

在成为篮球巨星之前,如果姚明选择了跳水,是否会成为郭晶晶?

概率微乎其微。原因是,他做了自己不擅长的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付彦军认为,学校应该做的,就是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培养,让姚明成为姚明、让郭晶晶成为郭晶晶,如同大自然中,万物并育,阳光普照,大树成为大树,小草成为小草。

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许多时候,一个人的特长就像蒙尘的明珠,不易为人察觉。为此,东方红学校做了不少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寻求家长的配合。

东方红人相信家校共育的力量,正如他们相信苏霍姆林斯基之言:“儿童,就仿佛是一塊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基于这种认识,学校设立了由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学情工作坊。在这里,教师首先会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确定成长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法研究、学情设计、学情观摩、建立阶段成长档案、反思、改进学情目标、沟通与总结等,力争为每个学生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案,让每个学生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高中物理教师蒋福林介绍,他会通过组织一些具体的活动,比如台球、书法、象棋、军棋、围棋、三国杀、远足、篮球赛等,来真正认识和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以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管理和教学。

另外,东方红学校针对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家校联系本,教师会在上面记录一些对学生的观察和建议,家长也会进行相应的反馈,以此实现对学生成长目标的不断修正。

为了达成家校之间更好的配合,东方红学校特别注重家长素养的提升。学校成立了学生成长发展中心,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依托,一手抓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一手促进家长的成长。家校共育学习会也是学校为提升家长而做出的努力——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例如:一年级,课程主题包括“亲子互动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何提升孩子的阅读力”“如何选择课外班”等;七年级,课程主题包括“小升初适应”“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朋友”“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等;高一年级,课程主题包括“新高考背景下,家长和孩子都需要知道的事”“高考热门专业及选科规划”“激发学习动机”等。在此之外,学校还开设有“妈妈商学院”——在这里,妈妈可以学到育儿知识、形体管理、演讲与口才等,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发展兴趣特长和培优补差。“我们希望借此让学习与发展成为妈妈的一种信仰和责任。”付彦军说。

家校共育为发现与培养学生的特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对学生发展而言,说到底这是外力。一个人的成长,要靠的终究是自己。为此,东方红学校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多元实践与体验中认识自我,发现并培养特长——如果姚明都没打过篮球,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呢?在国家课程之外,东方红学校开设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如英文听说、外教口语、英语电影配音、英文诵读、英文演讲和英文辩论、阅读欣赏、摄影、研学、游学等,并组建了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书法、国画、国乐、吟诵、剪纸、手工、机器人、美术、合唱、舞蹈等多个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当然,对于东方红人来说,特长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唱歌、跳舞、绘画固然是特长,“哪怕能在路边静静地欣赏一个人,也叫特长”。东方红学校副校长孙江洪表示:“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站在舞台上,我们可不可以做观众?当然可以,这个世界需要配角。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发现人生的各种可能,这样即便他将来成不了所谓的‘精英人士,也可以做一个有幸福感、获得感的普通人。”

让“地火”在血脉中奔腾

东方红学校创办于2005年。2019年,与北京新谱华教育科技集团正式签约,依托集团办学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实施双语课程教育体系,致力于打造一所培养孩子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现代技能、适合未来发展的现代化名校。

转型之后,曾有人建议学校换个名字。理由是,对于一所国际校而言,“东方红”三个字有点“土”。付彦军拒绝了这一提议。“中国一般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东方红这个名字从文化教育传播的角度来讲,代表了我们弘扬东方文化的意愿——让东方文化不仅仅在东方亮起来,更在世界亮起来。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不仅从中国角度看世界,还能从世界角度看中国。国际化,首先是民族化。没有民族的自信心,谈何国际化?如果不能延续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就可能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实际上,越想国际化,越需要扎根于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土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东方红就是中国红,就是民族红,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要具有中国情怀。更中国、更国际是东方红的立意所在。”他更为看重的,是“东方红”背后的“红色精神”:那是“最后一把米,用来送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的奉献精神,是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是热爱祖国,是攻坚克难,是自力更生……

这种精神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尤其应该发扬光大。“现在的孩子大都娇生惯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吃不了一点苦,一遇到困难就开始打退堂鼓,长大后能干什么?”付彦军为此而担忧。而且,特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正如好钢需要不断地锻造,培养特长,首先一定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性格,以及不轻言放弃、永不服输的意志力。东方红学校希望向孩子们传递一种观念——人生没有失败者,只有迷失者,每个人都将在某一天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永远不要害怕失败,努力是有价值的,每一分努力都会推动生命向前。

著名学者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一书中写道:“不是要你到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这“地火”,就是红色基因,就是革命精神。付彦军希望,它能永远奔腾在学生的血脉中,带给他们激情与勇气。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东方红学校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精气神”。前不久,学校高中部的70名学生就经历了一次身心的历练——徒步12公里。从十三陵景区感受明朝历史,到苹果园采摘体验劳动艰辛,再到七孔桥赏花拥抱自然美好,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生命精彩,用意志谱写青春辉煌。于他们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历史之旅、自然之旅,更是一节成长的必修课——前行的路途不管多远多艰难,只要勇敢挑战、坚持不懈,总能到达目的地。

在中国情怀之外,东方红学校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付彦军将之解读为一种自我征服和勇于引领的胸怀与格局。“中国是我们的祖国,世界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要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需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东方红学校通过开设剑桥英语、蓝思阅读、英语电影、英语辩论、英语演讲等课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人才。付彦军迫切希望,有一天学生能够走上世界舞台,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让学生在学业进步的同时不丧失学习兴趣;

在良好的学术及伙伴氛围中学习成长;

学生不为考试而学,为未来而学;

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里都独一无二;

开展生命教育,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无限可能。

这是东方红学校的教育承诺。付彦军常常思考:学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知识,去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深受诟病。在不断探索与反省中,付彦军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只有能够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未来意味着未知,教育如何才能应对?付彦军尤为看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他们张开双臂拥抱变化的“底气”。

针对传统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的、欠缺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东方红学校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疑探建模高效”课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辩论、探究,在激动、互动、活动中,碰撞火花,激发灵感,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深度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养成大胆怀疑、合理假设、严谨分析、谨慎论证的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疑探建模高效”课堂包括“设疑自探”“质疑互探”“再疑共探”“拓展建模”“应用检测”五个环节。课堂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围绕有意义、有深度的提问展开,通过反复的质疑、探究、辩论、演绎、推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学习小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疑探建模高效”课堂模式下,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组内成员或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或交流自主探究心得,或自主编题供全班同学进行训练,或按照教师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在“应用检测”环节,各小组还要当堂给“对抗组”命题,双方互换题目,然后展示点评,当堂检测学习效果,打分晋级。从组内的帮扶、合作,到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质疑、争辩,学习小组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东方红学校引导教师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梳理知识点,合理科学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合作学习,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在积极交流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为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学校每天召开教学细节推进会,并制订了科学的课堂评价标准,引导教师积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所发生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意义?是否让学生真正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能被学生高比例接受?是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投入学习任务?所占用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

在紧张的学习之外,东方红学校也特别注重给学生“留白”。每天晚自习结束前的30分钟,是雷打不动的“冥想时间”——学生会静下心来思考一天的所获、所得、所感,思考对于未来的规划,过程中常常闪现灵感的火花。付彦军说,学校尽量做到不压抑学生,通过赋予学生思想的自由,留给他们创新的空间。

对于东方红学校的未来,付彦军有许多的设想。其中,“双一流强基教学部”是未来蓝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1月6日,东方红学校与爱培优教育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确认由北大、清华毕业,且具有五年以上教龄和丰富教研经验的知名教师任教双一流强基教学部,为双一流高校输送优质毕业生和进行“强基计划”培训。付彦军希望,将来东方红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辐射周边甚至全国的民办学校。

创办一所受人尊敬的学校,打造具有幸福感的教师,创造教育的100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精彩绽放,是付彦军和东方红学校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景和追求。也曾有人质疑东方红学校的理念过于理想,并不能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每当这时,孙江洪都会讲起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海水退潮后,沙滩的水洼里有成百上千的小鱼被困,一个小男孩捡起小鱼,把它们扔回大海。

别人说:“孩子,这水洼里小鱼成百上千条,你救不过来的。”

小男孩说:“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救?谁在乎?”

小男孩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东方红学校的教师就像那个小男孩,或许救不了所有搁浅的“鱼”,但只要有一条在乎,就会继续做下去。付彦军说,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教育“打个样”。

猜你喜欢

东方红特长学校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老板的特长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特长
学校推介
钱就是特长
演绎“红色经典”:三大革命音乐舞蹈史诗及其和平回归
跛足的羔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