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美学特征及影响

2020-01-07樊治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2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黄庭坚

【摘 要】宋代社会儒释道交融异存、思想多元,文人士大夫将政治失意寄托在参禅悟道上。使禅宗思想渗入到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黄庭坚作为宋四家之一,是一个将禅宗发挥到高深境界的典型文人居士,书论中体现的禅宗思想尤为突出。本文主要就宋人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含义以及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影响展开论述。主要通过对黄庭坚书法理论、书法作品以及个人经历的研究,以求对他的以禅论书思想做进一步挖掘,进而探讨以禅论书的美学特征、情感价值,并且深刻研究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实践意义和对当代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黄庭坚;以禅论书;美学特征;书论影响

一、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美学特征

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书风、文风皆不相同,清代的梁献在其《评书贴》中评论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姿。作为尚意四大家之一书法理论家黄庭坚无论其文学作品、书法艺术理论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黄庭坚人生经历特殊且受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他将禅宗思想与书法艺术理论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情感价值。

1.1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悟”

黄庭坚书论多以禅意妙悟论之,他对土著、李建中、杨凝式三人书法做出这样评价:“土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圣”[1]。黄庭坚用小僧、讲僧、散僧比喻三人的书法风貌以及书法造诣恰到好处。“妙悟”与禅宗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将妙悟融入其中,更进一步强调书家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自身情感获得心灵感悟。其在《书自作草后》这篇文章中有“忽得草书三味”[2]的说法。这就充分论证了黄庭坚让妙悟融入到以禅论书之中。同时黄庭坚也将这种妙悟融入在笔法之中,“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3],他认为做书的笔法就如同禅宗中妙语地位同等。他书写的笔画随意弯曲意到而笔不到,但他常年于舟中观船夫荡桨深悟用笔精髓方能意到笔俱到。他将观与悟紧密的结合起来强调观需要心神皆备的道理,如《历代书法论文选》一书中记载:“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自得古人笔法也。”[4]将此语充分应证了只有将观与悟相结合感受古人法帖才能获得古人笔法之精髓。

1.2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韵”

禅宗是被中国化的佛教形式,宋代时期禅宗伴随着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失意进入书法领域,而黄庭坚的以禅论书思想与“观韵”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书论中也曾有“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和 “凡书画当观其韵”来强调书者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观韵的重要性,也使的“观韵”成为他突出的书法美學特征。黄庭坚要求书家作书不受法度的束缚即“非不守法,实不拘法”,追求字外的意象,以有限的笔墨书写追求无限气韵。他还认为书法的观韵也可借酒助兴,获得灵感,如《黄庭坚全集》卷十九记载:“余不饮酒……计遂不得复如醉时书也。”[5]这样的论据。黄庭坚将参禅妙悟运用在草书创作之中是书法变成一种“有意味”形式。

1.3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意”

北宋时期禅宗盛行思想开放意趣自然,打破唐代法的束缚。黄庭坚作为北宋的书坛的特殊代表尤其强调个人的品行以及艺术修养文学素养,更加注重“意”的表现,并且将禅意融入其中。黄庭坚在书论中对“意”的表达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取法古“意”,宋代书风推崇尚意,苏轼与黄庭坚表现“意”的方式截然不同苏轼论书中注重“新”与“意”的融合,据《苏轼文集编年笺注》记载:“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6]苏轼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表现“意”。而黄庭坚力求古意如“书家乃得定武石本,盖仿佛存古人笔意耳”[7]就是讲作为书法家的前提是取法古意,同时提倡复古的中国传统,重视正统、正本清源的思想。

其二,黄庭坚书论中的意有无意而至之意,他常用“书初无意”评价草书,就是说进行草书创作时应该精神放松,心理处于弥散状态,不做冥思苦相达到自由挥毫的境界。此外黄庭坚的无意而至也深受苏轼的影响如“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强调作书无需刻意而为之在自由发挥中的佳作才会更佳。

1.4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避俗”

黄庭坚以禅论书将观韵与避俗对立,十七岁时对俗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他将避俗视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以此来提升他的文学修养和完善人格也奠定了他与众不同的书法格调。据《黄庭坚书论》记载:黄庭坚“尝为少年言,土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8]这与他对于避俗的认识基本相符,即书家先做不俗之人亦可作不俗之作,与此同时取意古法也要重视避俗,做到本正则源清。他还认为临古人之作在学习笔法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古人的精神境界,对于万事万物不能固执己见,要灵活变通,大胆创新,进行自由创作和发挥自我思想,这也成为黄庭坚“避俗”思想的源流。

二、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影响

在禅宗流行的宋代,黄庭坚无论在书论中还是在书作中都将禅宗进行了具体的运用。他有渊博的佛禅理论和扎实的佛禅书法实践,就他对佛产的研习程度而言,无论是佛禅的内容还是意蕴都意义深远,他的以禅论书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地位而且影响至今。

2.1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的具体实践

一方面黄庭坚用禅家典故来论证书法理论。如他运用“书为心画”观点去印证禅宗的 “心性”,强调书写之外书家的心境和胸怀。黄庭坚曾引用谷隐禅师所言:“此事如人学书,点画可效者工,否者拙,盖未能忘法耳。当笔忘手,手忘心,乃可也。”[9]由上可见,论证学书与学禅的关系时所体现禅宗文化,不仅影响传统文化氛围,更影响书家对书法艺术的思维方式。

2.2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对现代书法的影响

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对现代书法的影响主要集中对书法创的主体书法家的影响和书法艺术本身的影响,对于书家的影响主要是创作思维、情感价值、以及书法艺术鉴赏的影响。而对于书法艺术本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章法、笔法、结字等。在审美中他们将黄庭坚“怒”和“渴”纳入韵的审美体系之中,继承黄庭坚重视书家学识修养为“以韵致胜”的审美标准,提升现代书法的审美意境和突显现代书法的生命意识。黄庭坚以禅论书思想也集中体现在现代书家的内在学识和修养,要求书家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做到作书“绝俗”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64-65

[2]潘运告.宋代书论[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158

[3]历代书法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54-355

[4]历代书法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07

[5](宋)黄庭坚著,郑永晓整理.黄庭坚全集(卷一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718

[6](宋)苏轼著,李之亮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11:509

[7](宋)黄庭坚著,屠友祥校注.山谷题跋·跋兰亭(卷五)[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693.

[8]王中焰,杜玉印注评.黄庭坚书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210

[9](宋)普济著,张恩富译.五灯会元(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4:90

作者简介:

樊治文(1994.07.04),男,汉族,甘肃庆阳人,曲阜师范大学,20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书法理论与创作研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黄庭坚
白饭、皛饭与毳饭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从棋品看人品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