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

2020-01-07古双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幼儿园

古双娣

【摘要】幼儿园语言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讲述活动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其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本文将从小、中、大班的年龄特点出发,探索适合各年龄段的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讲述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是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积极性,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可见语言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通过讲述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还对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讲述活动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与价值不容忽视。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班幼儿以操作性思维为主;而大班幼儿则是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班杜拉提出,幼儿是在模仿中不断学习的,因此,本文重在探索适合各幼儿年龄特点的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采用文本范式做成讲述图谱让幼儿模仿,最终研讨出小班实物講述、中班情景表演讲述、大班议论性讲述的组织与实施策略,从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小班实物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选择实物讲述教学。借助凭借物的直观具体,可以让幼儿直接通过感官去摸、闻、用、尝,用这种亲身直接体验的方式去说出各种实物的特征和用途,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妙运用图片、箭头、图表等标识提醒幼儿,教师为小班幼儿的语言组织搭建合理的支架,引导幼儿去构思语言与组织语言表达,让幼儿有理有据地去表达。在学会了实物讲述的句式后,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顺利过渡到说明性讲述《我会冲调》。下图为实物讲述图标和步骤图:

(实物讲述句式:我的柠檬看起来是…摸起来是…闻起来是…尝起来是…)

(我会冲调讲述句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利用这种清晰直观的步骤图让幼儿们的讲述兴趣日益浓厚。

二、中班情景表演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景,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情境表演讲述的目标是让幼儿充分感知情境后用语言表述对情境的理解,如,作品情节、人物内心的情绪情感、人物对话等。与其他讲述活动相比,情境表演讲述注重情境创设对幼儿表达的铺垫,因而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做好先期语言训练、情境创设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一)通过先期的语言训练让幼儿熟悉讲述技巧

在情境表演讲述活动中,幼儿需要在观看完表演后立刻把内容讲述出来,不仅要记住人物和情节,还要记住人物的对话、动作、事件的发展过程。开展情景讲述前可以利用谈话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讲述的基本要素——人物(动作、对话和内心感受)、地点、事件(开始、过程、结束)、结果,分析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要多讲;哪些是次要内容,可以略讲或少讲。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在情境表演讲述活动中,情境创设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真人表演情境、木偶表演情境、真人与木偶共同表演的情境或者是录像或电脑展示的情境等。首先,确定讲述的主题,向幼儿交代清楚角色,并理清角色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人物关系之间的转换,这样才不会让看上去热闹的表演变得杂乱无章。其次,情境创设要通过一定的物品和装饰烘托主题的气氛与内容,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最后,创设好情境后,教师可以把幼儿要观察、理解的重点和中心告诉他们,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有重点、有目的地观看。如情境讲述“生病的时候”中,教师创设生活场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水果、一盘冷包子、一瓶冷开水、水杯等物品,并请一个幼儿表演冬冬因为不讲究卫生习惯,用脏手抓水果吃,又吃冷包子,导致生病的一出“戏”。在表演开始前,教师向幼儿提出:冬冬怎么啦、他生了什么病、他为什么会生病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情境表演所传达的信息,从而避免幼儿无话可讲,或不知从何而讲。

(三)经验积累让幼儿拓展讲述形式

当幼儿在情境表演讲述活动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可以拓展情景讲述的形式,利用情景的设置发展幼儿从讲到演的兴趣。例如,看图讲述《猴子过河》为案例进行剖析:巧妙把看图讲述转化为情景讲述和情景表演的形式:A组看图讲述——A组情景表演——B组观看情景表演——B组情景讲述——B组情景表演。这个过程中,幼儿有观察、发现、讲述、表演等方面的学习,也有思维的参与,实现了在动手、动脑、动口等经验的积累。创设的情境只是幼儿讲述的助手,是幼儿讲述的背景和依托。

(四)设计中班情境讲述图谱,提升幼儿情境讲述能力

三、大班议论性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议论性讲述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语言活动,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讲述活动,议论性讲述活动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满足幼儿围绕一个相互对立的话题进行解释说明、论证反驳的需要。其中辩论在议论性讲述中表现最为明显,其核心经验有三点:第一,解释并坚持自己观点的经验;第二,运用恰当方法辩论的经验;第三,运用不同方式说服别人的经验。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辩论活动,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其自由发挥,积极投入其中,在开展辩论活动,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选择幼儿有兴趣的合适辩题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萌发对周围环境、事物关注的敏感性,他们喜欢在“新闻角”尽情地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讨论“开放二孩、为什么有雾霾、机器人和人谁厉害”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幼儿感兴趣的新闻契机作为辩题,或者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解释自己的观点,引发他们的争辩。幼儿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辩论中,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好辩。

(二)用恰当方式引出辩论话题。辩论需要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为了引出辩论论点,在新闻“开放二胎”这个话题中,幼儿们也在讨论自己爸妈生还是不生。教师抓住这个话题,创设了“小记者,看世界”的一角,让小记者去采访同伴、教师、社区,把开放二孩通过小记者的采访去了解每个人对开放二孩的看法,开展辩论赛的辩论话题就有理可辩。

(三)帮助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辩论

幼儿的辩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强。幼儿们辩着辩着都不知道自己辩到哪里,就是幼兒们说的“叛徒”。这就取决于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认识能力和对现场问题的梳理能力的判断了。选择一个话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对幼儿已有的认识,先预测幼儿可能从哪些角度进行辩论。比如,在“冬天好还是夏天好”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围绕相关话题辩论,教师先让幼儿讨论喜欢夏天还是冬天,接着讨论不喜欢冬天或夏天的理由。然后,又让幼儿想方法弥补冬天和夏天的不足。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环环紧扣,逻辑性强,在围绕话题辩论的同时,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意保持辩论各方面话语均衡

辩论有时会出现双方实力过于悬殊的情况,辩论难于进行下去。教师要尽量保持中立,学会“见风使舵”,适时地“煽风点火”,及时地 “稳定军心”。

(五)有效修补可能中断的辩论过程

辩论活动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处理不当,辩论无法进行。特别是选择观点时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一是观点受已有经验的影响;二是从众心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提出三个办法解决:第一,请人少的一方邀请对方的朋友参加。第二,奖励,愿意挑战难度一边的可以加分或得到奖励。第三,完全一边倒,教师可以作为对方辩手。

(六)组织循序渐进的辩论学习活动

辩论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辨析倾听、大胆表达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逐步递进的形式——先组织讨论会再组织辩论会。

(七)设计辩论赛观点表达图谱

幼儿园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形成多元课堂创新策略,探索出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激活活动氛围 ,提升幼儿学习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有效促进全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小班幼儿喜欢说,愿意说;中班幼儿理解、倾听、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大班幼儿能说会道,表达清晰流畅。讲述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应用,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1201574419)之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张模香.幼儿看图讲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幼儿教育,2013.

[3]张明红.正确区分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