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答策略探析

2020-01-07卢作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选择题选项图像

卢作坚

近年来,广东省中考数学科目的选择题都是10道题,每题的分值是3分,这样一来选择题的30分就占了总分的25%,所以在中考数学科目中,做好选择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考数学科目,选择题注重考查的是基础知识,也会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的是一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力求深度的一种能力考查导向。我们都知道选择题是没有中间分的,只要一步出错,就会造成错选,导致整题没分,所以在中考中做数学选择题的时候审题一定要仔细,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加以正确推演,才能防止疏漏。初选后应认真检验,确保准确。做数学选择题时能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解答,是为做后面题目争取时间,取得高分的先决条件。

在中考中,有一部分考生可能会因为适应不了这种能力型的考试,导致做题超时而失分,這也是造成数学科拿不了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解答选择题时做到既迅速又准确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一定要熟练的掌握;2.中考数学科目的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这是不要求书写过程的,所以在做题时应该灵活地运用直接法、特例法、排除法、代入法、图解法等选择题常用的解法与技巧;3.挖掘题目的个性,寻求一些简便的解法。下面笔者以各地中考试题为实例,探讨一下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

一、直接法

直接法就是以题目给出的条件为出发点,综合地运用相关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通过直接计算和推理论证,再对照题目给出的选项来得到题目答案的做题方法。

例1(广西柳州中考题)九(3)班的50名同学进行物理、化学两种实验测试,经最后统计知:物理实验做对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对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

A.17人           B.21人

C.25人 D.37人

分析: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假设两种实验都做对的人数为x人,那么只做对化学实验的就有(31-x)人,只做对物理实验的就是(40-x)人,而全班50名同学是由只做对物理实验的人数、只做对化学实验的人数、两种实验都做对的人数和两种实验都做错的人数组成的,所以可以得到(40﹣x)+(31﹣x)+x+4=50,解得x=25,所以都做对的有25人,故选C,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人数为等量关系,构造方程直接求解。

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时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遇到难度较低的选择题时用这个方法就能做到快速求解,但是我们在快速求解的同时也要提高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进而才能准确把握此类题目的特征,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当然用简便的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条件下的,否则会快中出错。

二、特例法

用一些特殊的数值或例子来代替题目当中假设普遍成立的条件,进而得到特的殊结论,然后对题目给出的每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得到题目答案的方法叫特例法。

如果题目在设定条件时,假定了普遍条件的情况下结论都能成立的话,我们就可以在该条件下用特殊的数值或例子对题目进行求解,这样就能既清晰又快速地得到正确的答案。通过特殊例子来判断研究一般规律的情况,是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策略中最佳的一个,这个方法通常可以用来解决不等式类和规律类的题目。

三、排除法

以题目设定的条件为出发点,充分运用数学定理、性质、公式进行推演,然后再根据从四个选项里选一个的指令,一步步地去剔除不正确的选项,从而得到该题目正确答案的方法叫排除法或筛选法。

例3(广东佛山中考题)某人匀速跑步到公园,在公园里某处停留了一段时间,再沿原路匀速步行回家,此人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 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分析:根据题意,图像应该是分成三段的,即从家匀速跑步到公园、在公园停留一段时间、从公园匀速步行回家,因此,我们首先就排除了D选项,因为D选项只有两段;而y轴表示的是此人离家的距离,所以从公园到家里这一段距离应该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最后为0,所以我们就排除了A选项;再看B和C,从家到公园是跑步,而从公园回家这一段是步行,在距离一样的情况下,跑步用的时间要少,也就是从家到公园这一段图像的倾斜度比从公园到家里这一段图像的倾斜度要大一点,所以我们又可以排除C,故得出此题答案为B。

排除法一般会用在一些定性型或不适合用直接法进行求解的选择题,它与特例法、图解法等结合使用是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在遇到对题目答案选项把握不太大的时候,若能有效结合这几个方法,通常会取到良好效果。

四、代入法

把题目给出的每一个选项逐一代入到题目设定的条件中进行检验,从而得出正确选项的方法叫代入法。

分析:解决这类题目,当然可以用直接法,运用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后,看解集中有没有公共部份来进行求解,但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解不等式和取解集时出现的错误,我们可以用代入法兼用排除法进行求解,把四个选项中包括的一些数值特例分别代入原不等式组中,这个题我们可以通过代入2,-2和0,通过计算我们就排除了A、B、C,从而得到答案为 D。对于平时计算比较粗心的同学来讲,采用这个方法解决此类题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分析:这是一道解分式方程的题目,一般的解法是先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求解,最后还要验根,而根据选择题选项中必有一个答案正确的思路,我们把四个选项中的数字代入原方程,很容易就得出答案为A,这样既省了时间,也避免了运算化简过程中因粗心而造成的错误。

代入法适用于方程与不等式求解类、参数确定类和题设复杂结论简单类的选择题,如果能做到根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就更能提高解题的速度。

五、图解法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按照数型结合的原理,画出所要研究问题的图像或有关图形,再根据图形的特征,直观的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叫做图解法或图形法。

根据图像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要使该函数与y=k成立的x值只有三个,就是要使这个函数的图像与直线y=k恰好只有三个交点,那么该直线就应该是过这个函数两段图像交汇处的点A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而两段图像的分界点在x=3处,当x-3时代入解析式得y=3,所以直线y=3与此函数恰好有三个交点,即k=3,故答案选D;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把解方程的问题转化为根据函数图像找交点的问题。

图解法用的其实就是数形结合的原理,先画出相关图像,再通过观察图象特征作出正确选择的方法,适用于函数与方程类较复杂,且不能直观得出结论的题目,中考中应该灵活运用。

总之,在中考数学科中解决选择题,准确是先决条件。此外,还要善于仔细审题、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相结合快速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保证解答后面的题目有充足的时间,为在全卷拿高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耿梁燕.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探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郑文平.浅析高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J].新校园(下旬刊),2009(8).

[3]周房安.数学选择题解答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6(4).

[4]崔萍.中考选择题“快速通过”策略[J].初中生世界,2018(Z6).

猜你喜欢

选择题选项图像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A、B两点漂流记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