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锅藏着一千克科学

2020-01-07罗迹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花衣火锅大哥

罗迹

报道火锅风云,寻找火锅英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本期的《火锅风云》。

火锅出场,谁与争锋

寒冬腊月,唯有火锅和秋裤不能辜负。据《中国餐饮报告》显示,2018年,火锅的消费订单量占比达到20.3%,登顶食坛最高峰;2019年,火锅力压食坛黑马——烧烤,依然稳稳占据C位。2020年火锅的业界地位,需要你来添砖加瓦。

根据风味、食材与锅具不同,中国火锅分类多达上百种,即使你再怎么精简火锅名单,你也能吃到至少三十多种火锅。根据地区分布,中国火锅可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南派的川渝火锅、潮汕牛肉火锅,北派的老北京、内蒙古肥羊火锅等都极为出名。除此以外,韩国的泡菜锅、日本的寿喜锅、欧洲的巧克力火锅等,你也不能错过。

火锅才没那么肤浅

吃火锅,中国人向来专业。早在战国时期,人们使用有分隔的铜鼎吃饭。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最爱使用的五熟釜,和现代的“鸳鸯锅”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到了唐朝,还出现过一种“唐三彩火锅”,从外形上看,很像老北京涮羊肉用的铜锅。火锅最辉煌的时候,当属清朝时期,曾出现800桌人同吃火锅的盛景。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火锅风云》还是希望大家少参加类似聚会。

火锅英雄

吃火锅是个大学问。今天,《火锅风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名火锅英雄。只要您爱吃火锅、能吃火锅、会吃火锅,我们将请您吃免费的火锅,地址您选,汤底我们来备。

提示:各位读者朋友,阅读下面的内容前,请自备杯子,接好自己的口水,省得看完后杂志都是湿漉漉的。

大家好,我是特派记者阿仓。作为著名火锅爱好者,今天由我来为大家直播此次活动。今天将由一位花衣大哥来挑战火锅英雄。“一想到火锅,我的眼泪就从嘴角流了下来。”从他的报名宣言就能看出他的信心。

位置要选好

“连火锅都不会吃,怎么配当一个‘吃货?吃火锅第一点:位置要选好。”花衣大哥裹了裹身上的大衣,然后走向一个通风靠窗的座位。

屋外的风儿甚是喧嚣,屋里的火锅热气腾腾,这是冬季吃火锅的理想场景。但在冬季,紧闭的门窗往往会使得室内通风不良。燃气或者碳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导致人中毒。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风。

未知的火锅

如果喜欢涮羊肉,那最好选老北京铜火锅。涮羊肉最重要的是涮,需要能快速升温的锅。而铜的导热性好,比铁锅升温快,能快速达到“涮”的效果。如果喜欢吃辣,且对食材最佳口感有要求,那可以选重庆九宫格火锅。另外,吃火锅时,器具一定要清洁干净。比如铜火锅在停用后,会生一层薄薄的绿色铜锈,这显然是不卫生的。同时,火锅以涮烫为主,食材必须新鲜、干净。花衣大哥会如何抉择,让我们拭目以待。

九宫格火锅最佳下菜指南

中心格:温度高,用来烫,适合易熟的食材,如毛肚、肥牛等。

十字格:温度中等,用来入味,适合下虾滑、肉丸等。

四角格:温度低,适合长时间蒸煮,比如肥肠、鱿鱼等。

汤底必须要健康

花衣大哥果断地选择了骨头汤,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战术。一般来说,清汤锅底、骨头汤是火锅最健康的选择,因为在相同的涮煮时间内,与海鲜锅、酸菜锅相比,清汤和骨头汤产生的亚硝酸盐更少。要知道,一些食材本身就含有亚硝酸盐,煮的时间越长,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进入汤中,浓度会越高。一次摄入亚硝酸盐过多会引起中毒。当然,你也不必惊慌,除非你一次能喝20升(大约是1桶桶装水的量)的汤底。

万物皆可火锅

食材选择千千万,不同地区食客的选择大不同。据某外卖平台统计,在无辣不欢的重庆,人们更偏爱毛肚、苕粉等;东北人民更喜欢莜麦菜、香菜等蔬菜;武汉人民则更具当地特色——在火锅里煮热干面。总的来说,金针菇以绝对优势登上最受欢迎火锅食材的宝座,土豆与娃娃菜紧随其后。花衣大哥选择了蔬菜与肉类齐涮,真是一次完美的搭配。点菜的同时,大哥说了一句话让阿仓印象深刻:“吃火锅菜不在多,吃好了就行。”

味道久不散,饿了闻一闻

一个能独霸餐桌的火锅英雄,不光要会吃火锅,还要懂得如何善后。请想象以下场景:走出火锅店,大哥闻了闻自己的衣服,一股火锅味,那叫一个浓郁芳香。他皱了皱眉头,然后,从容地拿出香水喷了喷。

“一般,火锅中含有香辛料,它们的气味容易被水蒸气带到空气中,附着在衣服上,油滴中的香味分子不易挥发,则可造成气味挥之不去。通常,火锅气味最留恋羽绒服、毛衣等蓬松多孔的衣服。”阿仓解说道。

除了喷香水,花衣大哥还介绍了其他两种方法:

1.火锅残留味儿,从来不是事儿,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晾晾就完事儿。此方法天然且方便,除味效果主要与风速和通风时长有关。

2.“自制柠檬水”去除法:将几滴柠檬汁与水倒入喷壶中,摇匀后喷在衣服上,通风晾干,效果奇佳。

一个能独霸餐桌的火锅英雄,不光要会吃火锅,还要懂得如何善后。请想象以下场景:走出火锅店,大哥闻了闻自己的衣服,一股火锅味,那叫一个浓郁芳香。他皱了皱眉头,然后,从容地拿出香水喷了喷。

“一般,火锅中含有香辛料,它们的气味容易被水蒸气带到空气中,附着在衣服上,油滴中的香味分子不易挥发,则可造成气味挥之不去。通常,火锅气味最留恋羽绒服、毛衣等蓬松多孔的衣服。”阿仓解说道。

除了喷香水,花衣大哥还介绍了其他两种方法:

1.火锅残留味儿,从来不是事儿,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晾晾就完事儿。此方法天然且方便,除味效果主要与风速和通风时长有关。

2.“自制柠檬水”去除法:将几滴柠檬汁与水倒入喷壶中,摇匀后喷在衣服上,通风晾干,效果奇佳。

“没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但火锅也不要天天吃,吃完胖两斤,上火、口疮、冒痘……这些都是火锅的标配。因此,吃火锅的频率最好一周不要超过一次。”花衣大哥在下菜的间隙说道。随后的整个过程中,花衣大哥专心吃了起来。

大部分人喜欢边吃边聊,吃的时间一长,不知不觉加大了食物摄入量,容易长肉也伤胃。因此,建议大家吃火锅时长最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

花衣大哥捞出了煮熟的金针菇、油豆泡和蔬菜,他先将蔬菜和豆泡晾在碗里,然后用金针菇蘸了点调料,慢慢送入口中。果然是老将,完全掌握了吃火锅的节奏。

刚从火锅里捞出的食材往往很烫,而人体口腔、食道等一般只能耐受50~60℃左右的温度。如果总是受到高温伤害,再加上辣椒的刺激,非常容易引发炎症、溃疡。

好!非常果断!大哥拿起了另一双筷子,夹起生肉片,下到锅里。

涮火锅时,如果用刚夹生肉的筷子再吃饭,容易将生食的细菌带入口中。最好使用两双筷子分开夹生、熟食物,防止交叉污染。

此刻,场外观众发来疑问:为什么先涮菜后涮肉?

先下入豆制品和菌类可提升汤底鲜味,而先吃青菜可减少肉类的摄入量。还记得前面说的嘌呤吗?如果先下肉,肉中的嘌呤会煮进汤中,下蔬菜的时候,菜叶会吸附很多嘌呤,随后进入你的身体。长期如此,痛风必定不請自来。

哎哟,场上出现一点儿意外,在捞苕粉时,汤底不小心溅到了花衣大哥的袖子上。老将不慌不忙,放下筷子,随手就是一个拿纸的动作。只见他非常从容、非常完美地——擦了一下嘴!

吃火锅弄脏衣服是常事,唯一的办法是:吃完回家洗!

火锅再次沸腾起来,花衣大哥夹出一片肉。啊,可惜,肉还带有一丝鲜红,他迅速将其放回锅中,没有丝毫沮丧,反而夹起了更加保守一点的毛肚。这体现了他超高的心理素质,嘴馋也不能忘记健康安全。

一般,生肉容易被微生物及寄生虫感染,而且肉越大块越难煮熟,所以必须在锅里待的时间足够长才可以吃。

低头,搅拌,打捞……他的体力略有下降,动作也慢了下来——竟然是假动作!原来是没菜了!只见他放下了筷子,端起一个果盘,作为这顿火锅的收尾——水果可帮助他补充维生素C。然后他向店员示意,擦了擦嘴,收拾好随身物品,器宇轩昂地走出了火锅店。时间、食材都控制得非常好。

是的,花衣大哥用行动向我们展示了:珍惜粮食,适量点餐。

以上是记者阿仓现场发回的报道。

猜你喜欢

花衣火锅大哥
花衣魔笛手背后的残酷真相
美丽的花衣
火锅
济公传
愁眉苦脸的狗大哥
五花八门的火锅
火锅飘香
她也很爱穿花衣
穿花衣 唱民歌
大哥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