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设计

2020-01-07

治淮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故道牙根水土保持

刘 凡 许 生 袁 鹏

一、工程概况

黄河故道贯穿江苏省宿迁市,是其境内一条重要的排涝、灌溉河道。黄河故道宿迁段总长114.3km,流经宿城区、市湖滨新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洋河新区和泗阳县。

宿迁市黄河故道后续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黄河故道洪水出路,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同时解决河道沿线水资源缺乏,提高向高亢地区补水的能力,充分发挥黄河故道防洪除涝、水资源供给等功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工程主要包括以下3 个部分:(1)五河分洪道工程:新开河道1.9km(含跌水),疏浚河道13.15km,加固堤防4.85km,河道护砌5.8km,改建宗墩控制闸,新建、拆(改)建建筑物38 座,护砌(加固)14 处,新建管理执法码头1 座等。(2)水源工程:疏浚西条堆河12.12km,护砌8.46km,拆建水源泵站2 座等。(3)管理工程:建设防汛道路204.04km,其中黄河故道沿线184.40km,五河分洪道沿线19.64km;顺堤交通桥5 座;配套管理设施、设备等。

二、区域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和水土流失特征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宿迁市土壤侵蚀类型一级区为水力侵蚀,二级区为北方土石山区,其水土流失主要以面蚀、沟蚀为主。该工程为黄河故道后续工程,工程位于平原沙土区,该区系黄河泛滥后泥沙堆积而成,土质为沙土,土壤抗侵蚀性较差,尤其汛期降雨量多,降雨强度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尤以河道、堤坡坡面为甚。生产建设项目会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土壤结构,在强降雨情况下表层土壤容易受冲刷,在非降雨情况下沙土容易被吹扬,造成河道淤积和环境污染。

三、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项目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降雨、台风、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包括开挖、回填、临时堆置表土等。各单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占用、工程开挖、表土临时堆放、施工临时用地等对工程范围内的植被、土壤和地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根据项目的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弄清开挖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植物的程度和面积、工程土石方的数量,客观而准确地对建设工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原因、程度、危害和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对于制定水土流失方案以及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做好防治范围内的原有水土流失治理外,还要预防、减少和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土石方开挖、回填、施工场地平整,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大面积的裸露,形成边坡,引发水土流失。表土的临时堆置,将改变地形地貌,占压植被和土壤,对周围的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等,也会产生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单项工程的土地占用、场平、工程开挖、土方临时堆放等均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各单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详见表1。

从表1分析可知,施工期主体工程开挖填筑、施工及安装场地、临时堆土场设置等施工环节均存在损坏或压埋原有植被现象,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可能降低其水土保持功能,导致冲刷、垮塌现象,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工程建成后,主体工程区所占用的土地经固化处理或绿化,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绿化或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其功能,工程建设过程的水土流失影响将逐步消失,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

四、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

1.水土保持防治分区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根据项目工程类型、施工特点,采取实地调查勘测、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合理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可分为7 个防治区域:弃土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建筑物工程区、河道整治工程区、五河堤防加固及防汛道路区、黄河故道干河防汛道路区,面积为208.22hm²。防治分区主要施工特点、面积及水土流失特征等详细情况见表2。

表1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表

2.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主要根据防治分区进行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三种类型。

(1)弃土区

工程措施:弃土区主要采用表土剥离和土地整治,弃土区弃土过程从工程开工起一直持续到完工,占地面积较大,地表植被也一次性全部破坏,而且堆置时间相对较长。对于表土资源的保护,采取预先全部剥离的方案,堆放场地。施工结束后对堆土区裸露地表覆土防护,进行土地整治,恢复土地的使用功能。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弃土区背水侧边坡及以上水平段5m 范围内种植狗牙根、马尼拉、三叶草等进行防护。

临时措施:各弃土区设置沉砂池1 座,合计15 座,沉砂池长2.5m,宽2m,深1.2m。为减少水土流失,临时弃土区采用防尘网防护。由于五河和西条堆河沿线弃土区较多,占用地方现有的排水设施,沿弃土区背水侧开挖排水沟,与现有沟系沟通,解决排水问题。开挖排水沟总长25km,底宽0.5m,坡比1 ∶1.5,沟深0.5m。弃土四周采取草袋装土拦挡,土源即利用自身堆土,草包顶宽0.5m,高0.5m,边坡1 ∶1。

(2)施工生产生活区

河道沿线施工生产生活区总占地面积9.81hm²,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平整总体应按挖、填土方量基本平衡的原则,挖高填低,就地取土,进行平整。

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压盖范围进行表土剥离,厚度30cm;施工结束后,场内空地回覆表土,进行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时建筑设施,清理场地,土地整治,撒播狗牙根草籽防护。

临时措施:每个生产生活区场地四周开挖临时排水沟,断面尺寸0.3m×0.4m(底宽×深),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1 座。

(3)施工临时道路区

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压盖范围进行表土剥离,厚度30cm;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工程施工结束后在临时道路区撒播狗牙根草籽。

临时措施:道路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断面尺寸0.3m×0.4m(底宽×深)。

(4)建筑物工程区

表2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

表3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表

工程措施:施工前对建筑物工程区进行表土剥离,厚度30cm;施工结束后对涵闸、泵站裸露面及施工临时占地进行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建筑物周边5m 范围及边坡范围内撒播狗牙根、马尼拉和三叶草草籽;场地内种植垂柳、香樟、黄杨、女贞等乔灌木,株距按5m 控制,乔木、灌木混合搭配。

临时措施:场地四周开挖临时排水沟,断面尺寸0.3m×0.4m(底宽×深);建筑物工程区内临时弃土采用防尘网防护。

(5)河道整治工程区

对所有开挖回填的裸露地表进行防护,考虑工程特点,对五河临水侧堤坡、滩面和西条堆河河道边坡采取植物防护措施,撒播狗牙根、马尼拉和三叶草草籽。结合景观设计,靠近集镇河段铺设狗牙根草皮。

(6)五河堤防加固及防汛道路区

五河河道堤顶及防汛道路区采取种植防护林进行防护,种植2 排防护林,株距5m。结合景观设计,靠近集镇段种植垂柳和香樟,其余河段种植杨树。

(7)黄河故道干河防汛道路区

黄河故道干河防汛道路区采取种植防护林进行防护,种植2 排防护林,株距5m。结合景观设计,靠近集镇段种植垂柳和香樟,其余河段种植杨树。沿线弃土表面撒播狗牙根草籽。

五、结语

水土流失目前仍是黄河故道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做好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章以宿迁市黄河故道后续工程为例,分析了水土流失类型、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布局、特点,提出了黄河故道水利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为同类地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故道牙根水土保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维纳斯黄金苹果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秋风吹彻(组诗)
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