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健康管理对正常高值血压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0-01-07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值学说体质

彭 霞 黄 琛

正常高值血压是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有学者[1]统计,如果不正确实施干预措施,大约有52.6%的正常高值血压会最终发展为高血压。因此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实施早期干预,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阻止其向高血压方向发展十分必要。根据中国及欧美最新指南,目前正常高值血压的干预更倾向于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如生活方式调节、饮食调节等[2-4]。遵循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体质学说,通过体质辨识制定适合个体体质特点的健康教育管理方案,是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5]。本文对正常高值血压及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健康管理在正常高值血压中的应用予以综述,现报告如下。

1 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最早来自于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该委员会首次提出将血压120~139/80~89 mmHg (1 kPa=7.5 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6]。随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将血压120~139/80~89 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等同于美国指南的高血压前期。《2018年欧洲动脉血压管理指南》将血压120~129/80~84 mmHg定义为正常血压,血压130~139/85~89 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7]。由此可见各国学者对于正常高值血压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概念。但是对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意义,学术界却基本一致认为在平衡医疗费用支出、社会成本、临床效果的前提下,应当对正常高值血压予以适当干预,以阻止其向高血压发展的趋势,减少正常高值血压者脑卒中发病风险、冠心病风险及总心血管病风险[8-9]。

2 正常高值血压的药物与非药物干预

对正常高值血压干预的临床意义在于降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10]。目前主要措施有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但学术界对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必要性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临床实践中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的强度和疗程缺乏统一标准,还会增加社会成本和医疗保险费用。因此,在中外学术指南中药物干预并没有被作为必须推荐措施[11]。尽管如此,近年来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启用降压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12]。Sipahi等[13]认为给予坎地沙坦的观察组2年后和4年后的高血压患病率均较对照组降低。2008年开始我国实施正常高值血压研究预试验(CHINOM),其目的在于评估小剂量降压药物治疗对合并危险因素的正常高值血压者未来新发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以及评估不同治疗策略对正常高值血压者发生心血管联合事件的影响,研究结果倾向于联合用药控制血压[11]。

目前学术界对于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观点一致,原则是根据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高风险因素,如高血脂、肥胖、高血糖等,实施个性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14]。具体实施方法包括:①减轻体质量,使体质量指数控制在18.5~23.9 kg/m2; ②减少钠盐的摄入量,每日少于6 g,并合理增加钾的摄入;③戒烟、限酒,酒精摄入量低于25 g/d;④坚持体能锻炼(每天至少30 min体能锻炼、每周至少1次有氧锻炼);⑤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15]。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中最著名的是1997年美国高血压防治计划的低脂肪、低饱和脂肪酸、低盐饮食计划(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该研究结果显示,DASH饮食计划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16]。近年来,国内中医界在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方面成绩显著,最为突出的是遵循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结合中医体质学说,通过体质辨识制定适合个体体质特点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如中医饮食调整、针灸、推拿、艾灸、敷贴等[17-18],以达到控制血压,减少正常高值血压者发生心血管联合事件的目的。

3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策略和谐统一

《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孙思邈进一步提出,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 “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在“未病”阶段干预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19]。由此开始,后世中医逐渐总结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现代“治未病”理论,即首先防病于未然,其次控制疾病发展和演变,最后防止疾病复发,并治疗后遗症[20]。正常高值血压为高血压前期,属于亚临床状态,完全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策略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两者呈现高度和谐统一。比如在饮食调节方面, DASH饮食计划强调低脂肪和低盐饮食,而中医则认为正常高值血压诱因与机体六郁,即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有关,因此强调饮食调节是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基础,由此衍生出各种食疗配方[21]。又比如在健康管理方面,西方学术界强调有效控制各种高风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人体作为有机整体,如果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则高血压难以预防,在这一点上两者殊途同归。但中医更强调根据个人体质来个性化设定非药物干预措施[22]。中医中所说的体质是指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特质[23]。该理论认为每个人体质各异,因为体质的差异,所以对于各种疾病存在易感人群。如果能够纠正易感人群的偏颇体质,就有可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健康管理在非药物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中的应用

我国已将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健康管理方法有效应用于糖尿病、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神经官能症、胃食管反流、脑卒中等疾病[24-25]。正常高值血压在形成过程中有不同诱因,包括肥胖、精神紧张、脂质代谢失调、吸烟、饮酒及缺乏运动等[2]。学者们针对上述不同诱因结合中医体质学说,将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体质区分为阴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从而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及干预措施,临床疗效明显[26]。袁尚华等[27]认为中医综合经络调理如捏脊、罐疗可明显改善偏颇体质和降低血压。宋润娣等[28]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辨体施膳指导、中医保健干预相结合的中医健康管理应用于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预防保健的自我效能,有效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可见,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以中医体质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合中医健康管理方法,采用合理的调养措施改善和纠正患者的偏颇体质,能有效控制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健康状态和健康程度。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社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监测,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可减少进展成为高血压的机会,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29]。

猜你喜欢

高值学说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