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研究

2020-01-07雷1

种子 2019年12期
关键词:百果宁洱子粒

郑 雷1,, 李 云, 李 玛, 邱 斌

(1.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2.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昆明 650111)

种子是植物器官的延存和繁殖体,是植物繁衍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植物产量和质量[1-2]。果实性状与种子质量不仅与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等关系密切,更受遗传因素控制。种质是影响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最为稳定和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遗传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育种的关键,种质资源越丰富,培育出优良新品种的可能性越大。

七叶莲(Scheffleravenulosa)为五加科(Araliaceae)鹅掌柴属(Schefflera)植物密脉鹅掌柴,收载于2005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3],具有止痛散瘀、活血消肿、舒经活络的功效,为痛舒胶囊、肿痛气雾剂、七叶莲片及复方风湿宁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七叶莲药效的不断发掘,七叶莲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七叶莲药材基本来源于野生资源,为保障市场需求及保护野生资源,亟需进行七叶莲的人工栽培。七叶莲可依靠种子进行繁殖,种子质量优劣显著影响其生长。对七叶莲资源的调查发现,七叶莲种质资源丰富,尤其在果实生长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关于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研究却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不同七叶莲种质的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七叶莲的品种选育和优质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七叶莲种质资源采自普洱市,经鉴定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七叶莲。不同七叶莲种质于种子成熟时采样测定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每一种质资源随机取样5株。

1.2 测定方法及指标[4]

实地采集并统计每果种子粒数,用卡尺测量果实长度、宽度、高度、种子长度及宽度,称取百果重、百果种子重及种子千粒重,并筛选分级。随机选取种子100粒,用蒸馏水浸泡 24 h后进行纵切观察,凡有胚的种子计为饱满种子。随机取50粒种子,置于蒸馏水中浸泡24 h后纵切,取一半用0.05% TTC溶液,在25 ℃恒温培养箱中染色48 h后观察并统计染色情况,检测其种子生活力。种子经表面消毒后,随机取50粒均匀置于已消毒的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 d后统计种子萌发数,测定种子的萌发率。每个实验重复3次。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软件和DPS 7.0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七叶莲种质基本信息

七叶莲主产于云南,在云南省普洱市及周边野生资源丰富。七叶莲种质采集地点分别为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澜沧县竹塘乡、江城县国庆乡及宁洱县宁洱镇。不同七叶莲种质特征表现在果实大小及在果枝上果实着生密集程度不同,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七叶莲种质的采集基本情况

种质编号经度纬度海拔/m采集地点特征Ⅰ100°42′36″E22°36′19″N1230思茅区六顺镇果实大,着生较稀疏Ⅱ99°40′58″E22°45′43″N1910澜沧县竹塘乡果实大,着生密集Ⅲ101°52′24″E22°38′45″N1210江城县国庆乡果实小,着生较稀疏Ⅳ101°2′59″E22°59′55″N1420宁洱县宁洱镇果实小,着生密集

2.2 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分析

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表2)。果实长度、宽度及百果重均为种质Ⅱ>种质Ⅰ>种质Ⅲ>种质Ⅳ。种质Ⅱ果实长度、宽度及百果重最大为6.03 mm、5.81 mm和9.0 g,较最低的种质Ⅳ分别高39.3%、37.7%和125.0%(p<0.05)。果实高为种质Ⅰ>种质Ⅱ>种质Ⅲ>种质Ⅳ,种质Ⅰ果实高为5.08 mm,较种质Ⅳ增加29.3%(p<0.05)。

表2 不同七叶莲种质的果实性状分析

种质编号果长/mm果宽/mm果高/mm百果重/gⅠ5.46b5.26b5.08a8.8aⅡ6.03a5.81a4.78b9.0aⅢ4.99c4.82c4.61b6.8bⅣ4.33d4.22d3.93c4.0c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

2.3 不同七叶莲种质每果种子粒数分析

七叶莲果实中通常含有1~6粒种子,对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中所含种子粒数进行统计表明,每果种子粒数在七叶莲种质间差异显著(表3)。果实中含1~2粒种子所占比例为种质Ⅳ>种质Ⅲ>种质Ⅱ>种质Ⅰ,其中种质Ⅳ果实中含1~2粒种子所占比例高达26.7%。果实中含5~6粒种子所占比例为种质Ⅰ>种质Ⅱ>种质Ⅲ>种质Ⅳ,其中种质Ⅰ果实中含5~6粒种子所占比例为68.9%,较最低的种质Ⅳ高43.4%。通过对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中所含种子粒数所占比例分析,表明种质Ⅰ和种质Ⅱ果实所含种子数量显著优于其它种质。

表3 不同七叶莲种质每果种子的粒数分析

种质编号每果种子粒数比例1~2粒3~4粒5~6粒Ⅰ0.031.168.9Ⅱ6.750.043.3Ⅲ 21.150.028.9Ⅳ 26.747.825.5

2.4 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性状分析

不同七叶莲种质间种子性状差异明显(表4)。种子长度和宽度均为种质Ⅱ>种质Ⅰ>种质Ⅲ>种质Ⅳ,其中种质Ⅱ种子长度和宽度为3.56 mm和1.90 mm,较最小的种质Ⅳ种子长39.1%和宽28.4%(p<0.05)。百果种子重为种质Ⅰ>种质Ⅱ>种质Ⅲ>种质Ⅳ,种质Ⅰ百果种子重为1.870 0 g,较种质Ⅳ百果种子重高199.3%(p<0.05)。

表4 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的性状分析

种质编号种子长度/mm种子宽度/mm百果种子重/gⅠ3.21b1.73b 1.8700aⅡ3.56a 1.90a 1.1606bⅢ2.82c1.57c 0.6860cⅣ2.56d1.48c0.6248c

2.5 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粒径分析

种子粒径可反映种子的发育程度,为评判种子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粒径分析表明,种子粒径在不同七叶莲种质间差异明显(表5)。种子粒径小于20目所占比例为种质Ⅳ>种质Ⅲ>种质Ⅰ>种质Ⅱ,其中种质Ⅳ种子小于20目所占比例最高,为32.9%,较最低的种质Ⅱ高32.4%。种子粒径大于16目所占比例为种质Ⅱ>种质Ⅰ>种质Ⅲ>种质Ⅳ,其中种质Ⅱ种子大于16目所占比例最高,为94.1%,较种质Ⅳ高89.3%。

表5 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的粒径分析

种质编号种子粒径<20目16~20目>16目Ⅰ3.238.958.0Ⅱ0.55.494.1Ⅲ15.464.919.8Ⅳ32.962.34.8

2.6 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质量性状分析

种子净度、千粒重、饱满度、生活力和萌发率为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质量性状差异显著(表6)。种子净度以种质Ⅰ最高,为96.3%,种质Ⅱ最低,为90.7%(p<0.05)。种子千粒重为种质Ⅰ>种质Ⅱ>种质Ⅲ>种质Ⅳ,其中种质Ⅰ种子千粒重最大为2.373 5 g,较最低的种质Ⅳ高77.4%(p<0.05)。种子饱满度为种质Ⅰ>种质Ⅱ>种质Ⅳ>种质Ⅲ,种质Ⅰ种子饱满度最大,为90.4%,较最低的种质Ⅲ高10.4%(p<0.05)。种子生活力和萌发率均为种

表6 不同七叶莲种质种子的质量性状分析

种质编号种子净度/%种子千粒重/g种子饱满度/%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率/%Ⅰ96.3a2.3735a90.4a77.0b68.7bⅡ90.7c2.3232a89.5a84.3a82.0aⅢ91.2c1.3557b80.0b67.3c60.3cⅣ92.8b1.3380b88.3a66.3c57.7c

猜你喜欢

百果宁洱子粒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赞地摊经济
普洱:春茶开采
黄淮海区域7 个玉米品种的子粒脱水特性分析
宁洱县总工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A Letter to Mum and Her Mince Pies
卜算子·无花果
家乡美
论施肥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玉米选种留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