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丫髻山庙会京东娘娘庙的传统盛会

2020-01-06余正樱桃姜小澞

旅游 2020年11期
关键词:花会庙会京津冀

余正樱桃 姜小澞

在北京,逛廟会已经成为民俗节日里必备的娱乐活动。北京旧时城外有“五顶”“两山”之说。“五顶”,指旧京的五座泰山神庙,亦称碧霞元君庙,民间称为“娘娘庙”,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东顶在东直门外华都饭店附近,西顶在京西蓝靛厂,南顶和中顶在丰台,北顶在水立方南侧。西顶、中顶、北顶还有遗存,其中北顶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缘故,名气最大。“两山”即京东丫髻山和京西妙峰山。除一般年俗外,庙会为老北京旧时过年的主要习俗。城内以厂甸为盛,城外以两山为最,其中两山庙会的影响可达京津冀地区。

庙会形成与发展和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日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在祭祀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系列活动。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

汉代初年,祭祀黄老的活动已初具规模。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天时地利人和生庙会

北京市平谷于公元前195年置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是京畿地区最古老的古地名之一,据说也是唯一始终没有变更过的古地名。2002年4月,平谷撤县建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洳河从北部入境,曲折而南”。此地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谷地,日照充足,以农业生产为主,盛产蟠桃,有“中国蟠桃第一镇”的美称。

丫髻山,位于平谷区刘家店镇西北部,洳河西侧,属燕山余脉,海拔361米。背靠燕山,面向平原,平地拔起,因双峰高矗,状若古代少女发髻而得名。据《玉皇阁碑》记载:“京东百余里有山曰丫髻,隶怀柔县,两峰高耸,望之如髻,故得是名。”当地民间有个传说:王母娘娘大摆蟠桃宴会,命仙童献酒,仙童不慎弄翻了玉壶,琼浆洒落人间,成了山下的错河。王母大怒,将仙童赶下凡间,化做丫髻山峰。丫髻山坐西北朝东南,山前有四十八盘台阶直通山顶,山后为悬崖绝壁,挺拔险峻,满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丫髻山庙会是以千年道教胜地丫髻山为依托和载体,以碧霞元君信仰为核心和引导的传统民俗活动,自明代至今香火鼎盛、传承有序,有近500年的历史。四方百姓又称丫髻山为“东大山”,故丫髻山庙会又称东大山庙会。丫髻山,素有“近畿福地”之称,“北方泰岱”之誉,现为国家AAAA景区。

相传唐代即有道士在山上结庐修炼,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清朝康熙、乾隆、道光等皇帝多次在此题字赋诗。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座庙宇形成巍峨的建筑群,成为“京都名胜大观”。自元代起,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庙会的习俗。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明嘉靖时即有此庙会,以农历四月十八为进香正日,会期5天。清初,庙会改为农历四月初一至二十,会期20天,沿袭至今。每至庙会期间,更是车马喧闹、人如潮涌。山上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一通石碑,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情景一直持续到1946年。1987年,丫髻山庙会重新恢复。

平谷区原政协副主席韩牧平的《丫髻忆旧》文中,曾这样描述1931年的东大山庙会:“自松棚至丫髻山村,长有五公里,上庙的男女老少,提篮挑担,十分拥挤。”至今,庙会期间因人多车多而仍然实施交通管制。数百年来,四方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相沿不绝。一条老香道自然形成,向西继续延伸至顺义、昌平、海淀,直至门头沟妙峰山,“香道”之名保留至今。丫髻山庙会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京东最大的庙会。1994年,丫髻山庙会被载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道教大辞典》,民间口碑称“东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共同拱卫京师重地。

有年“五一”,呼朋唤友,牵儿携女,朝拜京东名山丫髻山。当天适逢庙会开幕式,车堵得一塌糊涂,只好在保安引导下,停在几公里外的村子里。随人潮一路簇拥前行,半个多小时的脚程始到山前,因孩子疲乏哭闹只得悻悻而返。远观山顶,细细的台阶蜿蜒攀升,直通云天之际,令人叹为观止。

丫髻山庙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文脉延绵,香会活动以及口头文学至今传承可见。

庙会传承多元化

丫髻山庙宇始建于唐,鼎盛于元、明、清三朝,清朝多位皇帝多次驾幸丫髻山,御封为“金顶”“畿东泰岱”“近畿福地”“灵应宫”。丫髻山景区除每年农历4月举办东大山庙会外,还于每年9月12至10月2日举办“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节”活动,声名远播、盛况空前,形成了民众积极参与,政府引领保障,经济搭台唱戏的生动局面。如今,丫髻山已成为京东理想的避暑郊游、农业观光和宗教活动场所。文化需要薪火相传,才能保持底色,镀上鲜明的时代印记。丫髻山庙会在数百年时光的沉淀下,开辟出了一条一脉相承又多面发扬的道路。

明清以来的各种史料和地方文献对庙会皆有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怀柔县志》记载:“四方之人,于每岁四月十八日大会五日致祈云。”清康熙御笔《丫髻山玉皇阁碑记》称:“四方之民会此祈祷者,骈肩叠迹,不可胜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诚意会碑记》记载,人们“闻风而至于此,不惮千里之远。”来自京津冀以及内蒙、辽宁等地的信众络绎不绝,庙会期间更是盛况空前。丫髻山西顶下各种香会碑汇集,涵盖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光绪,直至民国年间。老百姓俗称“碑场子”“碑林”,民间流传着“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数不清”之说。这些数量众多的历史碑刻,生动详实地记载了数百年来庙会的各种香会盛况及发展传承轨迹。

清《诚意会碑记》称,“赛禳有会,鱼龙百戏……终是月无虚日。”来山助兴的花会成为庙会最实质性、最活态化的传承群体。京津冀花会邀请赛、丫髻山祈福典礼等庙会活动成为传统花会队伍成长壮大的载体。庙会组织者孟庆林回顾,“庙会来花会八九十拨,遍及遵化、宝坻、香河、大厂等周围二十几个县,最大的一拨花会来车四十多辆,吃住在前、北吉山等几个村。”其中,万庄子花会、北店龙灯老会等在知名度较高的花会皆有百年以上历史,依托庙会这一载体传承至今,部分百年老会已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许多花会队伍自成立之初到成长壮大,均以到丫髻山庙会表演助兴为目标和荣耀。至今朝阳区孙河乡、海淀区西北旺村等市内多支花会队伍,每逢丫髻山盛会仍来行香走会。

庙会传说故事流传广泛,也是丫髻山庙会的一大传统特色。从清朝、民国文人的笔下记述,到民间大众口耳相传,有文字为凭,有口述可传。目前,周友林、张久成、柴福善、周彩伶、张晓强等典型传承人能讲述《贤孝女》《狮子跳山涧》《乾隆赏钱》等传说故事90余则。讲述者周友林一脉四辈相传,可追溯百年以上。

引领传统新风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丫髻山山上有碧霞元君祠、玉皇阁、回香亭、东岳庙、万寿亭、御碑亭等十几座大小庙宇,以及几十通碑刻。丫髻山庙会现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庙会核心区域涉及刘家店镇的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北店等十余个村。镇政府以向善向上的朝山进香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传统道德精神,把生态、旅游、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着力打造“绿色创新生态有机示范镇”和“文化休闲旅游特色镇”,构建生态和谐宜游的特色小镇。

丫髻山庙会影响辐射区域和主体人群涉及很广,作为道教宫观建筑群,在京津冀地区以及辽宁、内蒙古等北方部分地区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罗哲文先生在《畿东泰岱——丫髻山》序中指出“京、津、冀、蒙、辽等地的民众远道前来朝山进香”。庙会影响之远,达方圆数百公里。

庙会直接带动了传统的民间花会艺术的蓬勃发展,以万庄子花会等为代表,区内现有传统花会100余档。庙会传说故事数量可观、口耳相传,并结集出版。信众群体辐射京津冀及华北部分地区,在活态传承中凸显了民众的主体地位。

今年4月,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平谷区刘家店镇举办主题为“云游丫髻山·网上逛庙会”的云直播活动。广大市民通过人民网、北京时间、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线上游览丫髻美景。著名平谷文史专家柴福善等民俗专家全程参与直播,介绍丫髻山历史文化,向网民展现丫髻山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直播中,滚动播放丫髻山传统庙會民俗精彩片段,介绍周边特色农家美食和土特产。直播期间,市民争相在网上进行祈福活动。

如今,作为传统的京东盛事,丫髻山庙会已经成为地域性的大型特色民俗活动。庙会每年由平谷区政府主办,做到了稳定有序活态传承,已经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有效的文化传承载体。

TIPS

地点: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丫髻山

时间:农历四月

猜你喜欢

花会庙会京津冀
北京花会与年味儿
那些人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延庆花会闹元宵
庙会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月的花会带来什么呢?
闹中取“景”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