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20-01-06

商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全球化疫情经济

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要远高于0.4个百分点,有可能比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至少低1.5个百分点或更低。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可对冲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疫情属于外在冲击,外在因素一结束,经济就会回到原来的轨迹。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全年占比最低的一季度,二季度可能是修复期,下半年大概率可以恢复正常。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

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各主要国家可能会设法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这可能会成为一种大范围共识。所以,这一次疫情带来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全球化格局可能会调整,去全球化、脱钩的势头会加强。这对中国经济带来挑战。

——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如果2020年前两季度,中国GDP增速同比降至2%、3%的低位,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政府及时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支持将发挥一定作用,中国经济下半年将出现企稳向好态势。然而,很可能下半年經济增长不足以把全年GDP增长拉回到保6目标。此次疫情后,中国经济不会出现2003年的“V”形反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

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

第二波冲击大概率大于且长于第一波冲击。预计海外疫情对中国进出口影响加大,将会成为对中国经济的第二波冲击。有关研究推测,中国进出口全年将会出现15%-20%的下滑,其中服务贸易降幅更大。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后续的经济政策空间,我认为有一点比非典时期有利,就是我们现在对外的经济依赖度大大下降了,中国经济相对自成体系,比如当前我国出口占总产值15%左右,而非典时很高,那时能占到20%-25%,甚至更高。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中,服务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中大量是不可贸易的,不跟国外发生直接关系,所以这是一个有利空间。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企业不要夭折,能够安全地复工,很多消费能够进行下去,这就行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

中国经济的好转,可能要到年底了。本来我们觉得本土疫情结束之后,随着复工复产,经济能够恢复正常,但是几十年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我们都绑在一起,任何形式的孤立主义都于事无补。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

从理论的可行性上来看,按照未来大概率情况下,可以将20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在5%-5.5%。这种目标的设定要求的缺口填补和刺激救助的资金需求依然在可承受的区间。可以考虑计划的预算财政赤字从2019年的2.8%提升到3.5%,将实际财政赤字率从2019年的3.9%提升到6%,发行疫情特别国债2万亿,扩大地方专项债规模,从2019年的2.15万亿元扩展到3.35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从中长期来看,美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下降,而人民币资产因为中国基本面向好、中外利差等因素可能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优质”资产,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的,应该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以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即通过改革继续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连平

猜你喜欢

全球化疫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