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的“变形”与“变型”
——快乐体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0-01-06张义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变型体育课变形

张义峰

(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江苏海门 226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运动乐趣。这既是对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为体育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快乐体育课堂是改变传统僵化生硬的体育教学方式,通过变换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形式,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快乐体育课堂内涵丰富,对快乐的理解亦是仁者见仁,但快乐的体育课堂一定是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的课堂。体育课堂通过“变形”与“变型”,目的就是提高体育课堂的吸引力,增加学生体育课堂中的愉悦感和获得感。

1 体育课的“变形”

变形是指形状、形式发生的变化,侧重于外在形式上的变化,属于外在量变的范畴[1]37。体育课的“变形”,是指通过改变体育课堂的练习方法或形式,利用学生喜好竞争、游戏的天性,到达快乐学习的目的。

1.1 把机械重复的枯燥的动作练习变为竞技性的比赛方式

竞技性是运动之乐的来源,也是学生的天性之一。在练习的基础上,增加竞技因素,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例如,篮球原地运球的训练变为篮球运球抢球比赛,足球的带球练习变为带球走比赛等。

1.2 把追求极限的目标要求变为学生精确控制身体的能力要求

在体能主导类的一些项目中,学生竭尽所能表现出的成绩,总会有一些差异,成绩好的同学更愿意表现,大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很容易失去练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改变目标要求,例如,立定跳远的教学,我们改跳远为跳准,即在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远度内,设置一个目标,比谁跳的准。标枪的教学,设置空中目标,比谁能击中。实心球的教学中,设置圆形目标,看谁能落在里面。

1.3 把漫无目的的跑动变为带有一定任务或需要思考的智慧跑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某些跑动技能或耐力练习时,单纯的跑动枯燥乏味,学生厌烦,练习效果不佳。我们可以试图改变要求或规则,增加学生练习兴趣。例如,利用排球场练习往返跑时,学生从底线跑到场地中间网前时,可以让学生击掌后往回跑,也可以让两个同学碰触不同的身体部位,或者通过传递运输某种小物品等,增加学生兴趣。练习耐久跑时,可以让学生跑出一个图形或数字等。

1.4 把以单人为主的模仿练习变为多人合作的团队练习

在体育课堂的练习组织形式中,将单人的练习方式变为合作完成的方式,不仅有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借助同伴或团队的力量,消除同学之间的冷漠,体验来自团队支持的幸福感。例如,体育课中的牵拉练习,可以由学生自己做改为两人或三人合作,相互牵拉;快速跑的练习变为四人一组的接力跑等。

2 体育课的“变型”

变型是指内在类型、种属发生变化,侧重于内在的变化[1]38。体育课的“变型”,是指在快乐体育理念的指导下,立足教材内容,通过改变课堂的授课方式、交流方式、练习内容、评价方式等,更好地实现课堂目标。

2.1 把以“教”为主的“填鸭”课变为以“练”为主的“运动”课

研究认为,以“练”为主的课比以“教”为主的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2]。季浏教授构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每一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左右[3]。高密度的体育课不仅能有效增强体能,更能保持运动的连续性,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愉悦感和运动后的获得感。例如,篮球移动步法的教学,教师一味的教授,并让学生模仿,不如设置一些步法移动游戏,学生在动中学,教师在练中教,其结果是教师教会了学生移动步法,学生在游戏中学提高了技能、享受了乐趣。

2.2 把紧张乏味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平等交流、氛围融洽的快乐课堂

交流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不仅是知识,也是情感和心灵的互动[4]。师生的平等交流,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并反馈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迟疑,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期待和要求,师生彼此间产生的一种信赖和融洽的关系,促进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形成。试想,在一个教师铁青着脸教、学生红着脸低效率重复练习的课堂中,学生如何能获得愉悦的体验呢?平等的交流,需要教师放下身段,正视学生普通身体素质与教材高标准动作要求的差距。学生动作做得不到位,教师用温和的语言指导,必要时用肢体语言示范,而不是大声呵斥,甚至挖苦;学生练习中出现了厌倦情绪,教师及时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而不是用惩罚或扣分威胁学生;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2.3 把枯燥单一的体能“训练课”变为内容多样、手段多变的活动课

体育课把学生体能练习列为重要内容,即现在提倡的“课课练”,这对改善学生体能状况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体能的练习却存在项目单一、低效重复等问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直接利用中考项目发展学生体能普遍存在。一种练习让学生重复做,长期做,难免会厌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明确指出:体育课要避免单调单一、枯燥乏味的体能练习,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练习方式进行体能教学[5]。一是内容选择要多样。如发展上肢力量,可采用双人拔河、拉人走、学动物爬行、甩布条等。二是练习手段要多变。可以是多项体能练习组合,如耐久跑的练习可以和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等组合练习;也可以将体能与运动技术练习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足球快速带球走提高耐力,利用篮球的变向跑练习灵敏素质。

2.4 把强调学习结果的单一性评价变为注重学习进步与情感态度的多元评价

过分强调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这也成为多数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由于身体素质的不同而导致的学生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多元化的评价,来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不同的运动水平,教师既要表扬优生,又要鼓励中等生,宽容并关心差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教师教师要表扬认真生,又要警示浮躁生;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鼓励较自卑的学生,夸奖与提醒自信生。

猜你喜欢

变型体育课变形
变型数独7月挑战赛
变型数独3月挑战赛
变形记
谈诗的变形
体育课
简约≠简单
“我”的变形计
会变形的饼
基于邻接矩阵变型的K分网络社团算法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