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兴奋剂教育基地建设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2020-01-06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兴奋剂服用

杨 明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

目前,我国各地相继建成和完善了多个反兴奋剂教育基地,也有许多省份正在筹建和完备当中。天津、辽宁、河北三省已完成了反兴奋剂教育基地的揭牌仪式,山东、陕西、山西、贵州、江苏等省市教育基地正在筹划中,举重国家队反兴奋剂教育基地已于2018年建成[1],可见我国对反兴奋剂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反兴奋剂工作协调大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国家高度重视比赛当中的公平、公正问题,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参赛,为了使拿干净金牌的理念得到落实,采取了赛前检查、赛会期间检查、省市委托自查等多管齐下的方法防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参赛,对运动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模范作用。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兴奋剂

兴奋剂又称为中枢神经兴奋剂、中枢神经刺激剂(英文名称:stimulant、psycho-stimulant),是一系列精神药物的统称,其中包括可以增加活动力的药物、会令人感到愉快和振奋的药物,以及有交感兴奋作用的药物。

1.2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是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以一定的目标、组织、系统等为基本构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下,由国家财政支持生产或创造具有公益性、福利性公共产品的组织单位的集合。体育事业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它是一切有关体育活动领域的高度概括。

2 兴奋剂的相关分类

1968年开始实施反兴奋剂运动,当时查处的兴奋剂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少,只有四种。当今,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参赛的事件也越来越多,以奥林匹克运动为首的世界各类大型运动会逐渐被异化,运动会成了兴奋剂和反兴奋剂的一场追逐赛,反兴奋剂的手段很多情况下落后于兴奋剂的研发。目前发现的兴奋剂种类已经达七大类之多,虽然在分类表述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些物质的药理作用来进行相关分类的。

2.1 刺激剂

刺激剂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一类兴奋剂,也是最早被禁止使用的一类兴奋剂药物,属于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在20世纪70年代前使用的兴奋剂主要属于该类型的兴奋剂。刺激剂兴奋剂按化学结构和物质的药理性又可分为精神刺激药、杂类中枢神经刺激物质、拟交感神经胺类药物、咖啡因四类,这四类又分别有许许多多的具体兴奋剂药物所构成。

2.2 麻醉止痛剂

麻醉止痛剂按化学结构和药理学特定,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阿片生物碱类,主要包括: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狄奥宁等;另一类是哌替啶类,主要包括:安诺丁、杜冷丁、二苯哌己酮和美散痛以及他们的盐类跟衍生物,对人体起到麻醉和止痛的功能作用。

2.3 合成类固醇类

合成类固醇作为兴奋剂的一类,其种类繁多,多为雄性激素的衍生物,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和最多的一类兴奋剂,是反兴奋剂中心主要检查的对象之一。当前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的种类还在不断的扩增,对该药物的防御范围也在逐渐的加大。

2.4 利尿剂

利尿剂作为兴奋剂的一种,其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对人体肾脏的影响,以此来增加人体尿量的生成,通过尿量的快速生成和排泄,来达到减轻人体体重和减少其他兴奋剂对自身的副作用。还可以使某些兴奋剂药物伴随尿液不断排除,使其在检查时,呈现出暂时的阴性结果,以此来逃脱服用兴奋剂的罪责,在对体重有要求的项目中使用者相对较多。

2.5 β-阻断剂

β-阻断剂是国际奥委会于1988年追加的一种兴奋剂类别,该类兴奋剂的主要功能是抑制功能,在运动比赛中运用较少。在临床中经常被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疾病。

2.6 内源性肽类激素

内源性肽类激素作为兴奋剂的一种,在人体里主要以激素的形式存在,每种激素都有其相应的功能,主要有人体生长激素、红细胞生成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等,激素不同,发挥的功能也不同。

2.7 血液兴奋剂

血液兴奋剂又称血液红细胞回输技术,起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血液兴奋剂采用的是异体输血,以达到运动员身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快速增加,从而达到运动员血氧能力的增强,多有用耐力型的比赛项目中。进入20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的输血方式是自身血液回输,先把自己的血抽出来,然后再回输回去,以此来增强血液的载氧能力和相关功能。具相关报道,这种血液功能的提高可延续数月之久,后来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被国际奥委会所禁用。

3 兴奋剂的危害

研究证明,服用兴奋剂不仅违背了体育运动比赛的公平和公正问题,还对服用者自身产生极大的危害。兴奋剂种类较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大小主要跟服用的种类和剂量有关,主要体现在生理跟心理两个方面。

3.1 生理危害

服用兴奋剂对人体的生理危害主要有:出现人的性格变化、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导致人体生理器官和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使人免疫力下降,容易产生过敏性反应、成年女性男性化等等。有些危害潜伏期长,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

3.2 心理危害

服用兴奋剂参加比赛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体育运动公平竞争的原则。长期服用兴奋剂还会使人对兴奋剂药物产生依赖性,停用兴奋剂后,会使人产生戒断综合征,具体表现为精神恍惚、失眠多梦、心境郁闷、疲劳,严重损害人体的心理健康,容易引发人体的心理疾病问题。

4 反兴奋剂教育基地建设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1 榜样示范作用

反兴奋剂教育基地所展示的人物、文物、海报、壁画、影视、文字等都具有积极向上的榜样示范作用。基地作为一个反兴奋剂教育文化空间,对运动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能激起运动员们积极的向榜样靠齐,进而达到运动员们自觉抵制使用兴奋剂的目的。

4.2 弘扬民族体育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民族精神的大国,在中国五千多年的进程中,形成了永不言弃、拼搏进取、团结合作、公平公正、坚持到底等一系列的体育精神文明。这些体育精神在反兴奋剂教育基地中得到了充分的集中展示,对弘扬我国民族体育精神起着积极的作用。

4.3 落实“拿干净金牌”理念

我国建立反兴奋剂教育基地的最大目的就是想通过对教育基地的建设达到运动员在比赛中杜绝使用兴奋剂,从而达到“拿干净金牌”的目的。反兴奋剂教育基地的建设对落实运动员“拿干净金牌”起着榜样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兴奋剂服用
我国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之评价研究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广西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良书每月一副,按编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