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020-01-06朱永振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质改革体育

朱永振

(南京大学 金陵学院,江苏南京 21008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步,教学模式也有所创新,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等思维的影响,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综合发展的视角去审视,目前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和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需思考解决。

1 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

1.1 是积极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实际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长期注重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肥胖率已达10.1%,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使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难度大为增加。这些数据和形势折射出要加强我国体育教育的迫切需求,启发我们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学这一重要的环节,为培养数量充足、紧贴国家各项建设需求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和优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要求的实际举措,对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是增加高素质大学生人才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高素质综合人才有效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非常突出,巨大的在校生的人口基数与综合人才相对短缺形成鲜明对比。具体表现在数量层面和结构层面。在数量层面,我国每年培养的各类专业的学生比较丰富,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良好的综合人才总数上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在结构层面,复合型的、高层次身心素质优良的人才还不够多。进入新时代,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教学科目的改革创新。传统体育教学科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已经满足不了广大师生发展体质健康对体育教学的需求。要使我国的在校学生的数量优势转化为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综合人才和体育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需要从源头上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和优化体育教学的实践教学能力,做实做好教学各个环节,以充分挖掘和改进体育教育有效供给的潜力。

1.3 是完善高素质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的迫切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其核心是转变观念、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发展趋势,实现专业教育与通知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优化改革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思想。从本质上看,制约体育专业教学的瓶颈问题仍然是体制机制不合理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层面、特别是组织领导体制建设作为解决体育教学各类矛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对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优化的总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环境中,做到全面发展,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觉悟,要通过体育教学积极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要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将来乃至终生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优化和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成为关系到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工作之一[1]。

2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1 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近年来,地方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围绕核心素养要求,在体育教育的课程与专业、理念与模式、产学研结合等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但是还要清醒的看到,很多地方院校在对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目标定位上比较模糊,对学生体质健康不够重视,重视技能教授而忽略了大学生长远的体质健康基础培养。

2.2 课程统筹规划不够明确

体育各类课程教师在制定课程规划和内容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都各自追求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有的盲目追求高大全,创新和凝练不够,对培养学生的体质健康还没有形成合力。教学管理机构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整体性规划和指导,各教师满足于完成了各自教学任务,管理分散、机构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形成互相联通、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主要是高校对学生体质健康培育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整体统筹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的使用没有纳入院校的统一管理使用。

2.3 对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

有的高校体育教学盲目追求实用性,放松了对德育和心理培训的要求,在调研中发现,高校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体育锻炼缺乏主动性,有的习惯了夜猫子生活,晚上打游戏,白天睡懒觉。有的在家里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不注重体质健康的锻炼,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4 课程设置比较封闭,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一些高校体育教学缺乏活力和灵性,教材和课程设计比较老化,对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的不准,有的课程设置闭门造车,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氛围比较呆板。在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和课程开设过于理论化,对学生实际身体健康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应用性[2]。

3 着眼增强体质健康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确保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高校要从长远考虑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出发点,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完成的信心,组织相关教师到先进院校参观培训,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创新发展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的思维。在体育教学中要及时穿插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以德树人,坚定他们打牢身心素质,毕业后为国家发展积极贡献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靠素质立身做人的信心。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确保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确保体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3.2 立足本院实际,积极优化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着眼培养学生体质健康,加强课程改革和实践,首先要着眼于优势互补,整合和提升传统课程内容。要立足现有实际,节约成本,用好用足原有课程的良好基础。在发扬传统课程优势的同时,应面向学生体质健康需求,加快传统课程转型发展,突破课程和专业壁垒,开展跨课程、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把高校体育课程打造成为应用型课程和创新型课程。

3.3 统筹协调强化配合,确保保障体系高效有力

结构决定功能,组织的结构样式决定了目标能否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在顶层设计上要明确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学院应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能够对各部门和体育专业进行统一指导,保障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规划设计,立足当前学校师资力量和软硬件实际,紧盯学生体质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保障合力和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当前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困境的思考和相关问题的解决,确保高校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体质改革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