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朝射艺的价值研究

2020-01-06郑雁飞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满族传统体育

郑雁飞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宁 273165)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 经济的繁荣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中华传统文化, 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要复兴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射艺是中国的一项具有源远历史的艺术文化,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礼仪活动,更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射艺文化中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亟待挖掘,顺应时代的需要,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射艺又渐入人们的视野。射艺活动在古代宗教祭祀、军事训练、人才选拔、民俗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深受古代帝王的重视,成为各个朝代维护政权的重要法宝。文章以清朝具有代表性的射艺活动为主线,揭示清代射艺的价值表现以及对现代的意义,并得到相应的启示。

1 清朝射艺的历史背景

清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继元朝后唯一一个由少数名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清朝统治者自诩:“以骑射得天下”,在清朝政权的统治下,崇尚骑射的传统并没有废除,而是处在不断强化、不断兴盛的状态,但清朝的射艺活动演变历程亦是传统射艺文化由盛转衰的代表。清朝是以“以骑射立国”,一向尚武,使满族传统的军事体育活动得到了发展,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二月初三下旨内阁:“骑射乃我国加振兴要务”。清朝统治者认为他们的统治方式是是“以弧矢定天下”的,不论武将文臣均须能骑善射,在官学中都配有专门的骑射教官教授骑射之技。满清是凭借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崛起的,以骑射为主体的武艺,成为八旗军的主要战斗力。清代前期,大力提倡“国俗”体育,如骑射,并且有了新的发展,但乾隆之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学校骑射也走上了下坡路。清代后期,官学逐渐改为新式学堂,兵操课取代骑射课,骑射课被替代,这也体现出了骑射技艺逐渐不受到重视。这些均反映出作为传统的民族体育习俗,骑射活动在明清时期都得到了持续发展,但由于统治者的统治问题和政治腐败,在军事上也在不重视骑射等问题,射艺在各方面都走上了下坡路。

2 清朝射艺的表现形式

2.1 政治价值表现

和明代一样,清朝除强调军中练习骑射外,也十分注重对八旗子弟的骑射教育,从小就教育射艺文化和思想,领会射艺带来的政治价值,何况满洲有着“夙重骑射”的习俗,所以骑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清文献通考·选举考》记载:“士子应试,必先试其骑射,合式方准入闱”,因为应试考试的要求,文人子弟也需要学习骑射,这就使骑马射箭在文人士大夫中也广泛流行传开来,射艺文化也得到了重视。射艺不仅传达了朝代国君领导人“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政治理想和“大一统”的宏伟政治话语, 而且也体现了以体育的形式来对人和军队施行规训和管理的独特政治智慧,这在清朝的表现也极为突出。

2.2 军事价值表现

在军事上,清朝统治者一再强调“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注重骑射技艺,并且划分等级。军事上,清朝八旗军以骑射训练为主,会射艺者为优等,充分体现清朝统治者对军队射艺活动的重视。清朝的学校体育活动也是军事体育活动,在学校中就培养军事人才,而且清朝在满族学校如宗学、觉罗学中规定八旗子弟必须习骑射,从而使得骑射在学校体育有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推动了清朝军事上射艺的发展,但清代后期,学校体育日渐没落,使得射艺活动也随之衰落。但清朝也出现一些射艺活动的崇尚和推崇者,如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就善于技击和射击,《清史稿·黄宗羲传》中写到他为了学习梨州技击,苦不阶进,可见他为学习射艺所费的苦心及对射艺的痴迷程度。射艺这一项艺术作为中国古代军事作战的基本手段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风尚,历来深受重视,可谓长盛不衰,是中国传统体育习俗的主要内容。尤其在明、清两朝,射艺这一习俗仍很兴盛。

2.3 教育、选材制度价值表现

2.3.1 清朝皇室家族的射艺活动及表现

清朝皇室家族射箭教育兴盛,注重射艺文化,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为了普及射箭教育,提高对射艺文化的重视,在皇室家族内通过师长相授、长辈训导以及言传身教家族内部传授等传承方式,对皇室和八旗子弟进行射箭教育,传承射艺文化。在皇室射箭教育的过程中,清朝历代统治者身体力行,对皇室子孙进行骑射教导。比如皇太极就把骑射技能的高低程度作为清朝制胜的法宝,在位期间曾三令五申的告诫八旗子弟必须勤于骑射、善于骑射,每年春秋冬三季率领王子贝勒外出围猎,以保持满族传统射箭文化,提高射箭技术。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满族子弟的骑射培养,重视骑射尚武精神和射艺文化,而且为了更好地培养满族子弟,清朝便在北京开设宗学。在宗室子弟学校不仅要求学习满汉文化知识,而且面向满族内部,训练宗室子弟的骑射技能,以文武兼备为指导思想,培养宗室文武双全的骑射人才,从而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2.3.2 清朝普通满族家庭的射艺活动及表现

满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男女皆善骑射,在普通满族家庭中也十分重视子孙后代的骑射技艺的培养,骑射与满族子孙的生存密切相关,骑射文化将伴随他们的一生,融入他们的思想和品性中,并且无论在哪一方面,射艺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都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2.3.3 清朝满族学校的射艺活动及表现

清袭明制,在满族学校中也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主要以射艺文化教育为主,而且清朝统治者颁发的这些规定和措施,对普及射艺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射艺文化的兴衰成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价值,也标志着在历史的长河中, 射艺文化具有更多的应用性价值,为现代射艺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考证和历史借鉴,而且也为丰富射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历史经验。总体上说,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射艺文化走向多样化,射箭技术和方式趋于多样化, 这也是体育化的必然结果。总之, 大一统的清朝为各民族射法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虽然射艺文化在清朝逐渐衰落,但流传千载的中国射箭的技术与理论体系, 在清朝完成了它最后的整合与定型。

2.3.4 清朝科举考试的射艺活动及表现

清朝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主要依靠科举考试,在对军事上主要依靠武举制度,清朝在科举时经常出现文生参加武举、武生参加文举的现象,也正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学校中的骑射在“文武兼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清朝科举考试强调“以骑射为本,右武左文”,骑射作为满族军队的优势项目,在武举考试中处于首要地位,重视射艺文化。清朝武举考试中不仅仅是只重视骑射技艺的高超程度,而且对射艺文化也相当重视,内外场兼顾,两者并重,极大地促进了射艺文化和骑射技艺的发展。随着清朝社会的发展,武举制度中对射艺方面的考试内容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清朝对军事人才的选拔标准,充分彰显出骑射技能在军事、社会中的地位,反映了清王朝对射艺文化的重视程度。

2.4 清朝社会娱乐的射艺活动及表现

当然,射艺并非单纯的军事武艺,平时也常用以交游娱乐,而且射艺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记载:“士大夫家居,亦以习射为娱,家有射圆,良朋三五,约期为会”。其娱乐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基如射鸽子、射花篮,以及射绸、射香火等。满洲传统习俗中的射艺内容也被当做清朝的社会娱乐活动来举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休闲娱乐时光,而且在这些射艺活动中要求射者的技术和视力都要有很高的水平。

3 结论

3.1 射艺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而且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射艺作为一项娱乐性很强的大众性民族体育活动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开展都非常广泛,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民众都非常喜欢这项运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运动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中国射艺文化的产生和融合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流的产物, 具有在教育、体育、游艺、交流、娱乐、竞技,观赏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现在所保留和存在的大量相关文学艺术创作等, 构成缤纷多彩、多元一体的射艺文化体系。古往今来,射艺文化为我们现代弘扬射艺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而且射艺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在高校中尤其是体育院校中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3.2 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射艺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也对社会的道德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传统射艺运动作为一种具有体育和德育双重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 对人们也起到强健体魄, 提高修养道德的作用。一方面在新时期的教育要以德为根本, 在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以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再次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学生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以学生为本,在这种情况下,射艺的发展正好符合新时期教育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对射艺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社会道德教育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对人和社会也具有双重的道德教化作用。

3.3 体育强国的实现,离不开射艺这一体育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体育的论述,是对体育战线发出的动员令、吹响的冲锋号,我们应该紧跟体育的脚步和时代的潮流,加快发展体育事业。而且“体育强国”的提出,把体育推到了时代的最前端,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的就是应把射艺文化发展到近于极致。射艺文化结合现代文化赋予了当代体育文化新内涵, 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载体, 对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提高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力推进全民健康,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射艺项目对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道德素质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3.4 充分挖掘射艺文化,为“中国体育竞赛”贡献一份力量

深入发掘和有效发挥射艺文化和技艺在体育竞赛中的人文价值内涵和体育价值追求,把射艺文化融入现代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中国体育竞赛”中的射艺文化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这也是我们今后探索的重点和难点。

猜你喜欢

满族传统体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