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定位,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20-01-06

科学咨询 2020年1期
关键词:广度预设语文

钟 美

(新疆布尔津县布尔津镇神仙湾路小学 新疆 836600)

一句无心的话、一个忽略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一种习惯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之处,都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出教师的教学风格。笔者听完乌市姜锋老师的几堂精彩展示课后,感触颇深,进行了教学反思。

一、语文课堂是教语文还是教教材

照本宣科,照教学设计走程序,这似乎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固定模式。我们每次备课,总觉得没有顾及全面,忙碌中总是无法把知识点杂糅在一起……当听完姜锋老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后,我恍然顿悟:教师不能只为教教材而教,而应当为教语文而教,要让语文绽放出它的生机与活力。

姜锋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我们在林林总总的教案中所找不到的。他是用自己厚重的文化积淀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在欣赏美文朱自清的《春》时,姜教师在开课时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朗读激起了多少听课师生从心底里对他的钦佩之情。随着课堂的深入,姜老师有坡度地设计了教学环节,从找有趣——到发现写作奥秘——找出写作特点——表达共同的情感:对《猫》的喜爱之情。他以一文带三文,教学设计大胆、独特,对大作家丰子恺、季羡林、柏杨笔下的文章了如指掌,对这些作家的写作特点如数家珍。他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以文熏陶学生。他传递给学生的是:同样的事物却能展示出不同的文风;同样的喜爱却能叙述得如此迥异。这就是语文!他没有分段,没有支离破碎地解析,却让学生体会到大师笔下猫的可爱。姜老师让一堂课充满着活力,散发着文学气息。这是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堂。

二、课堂预设决定课堂的温度、深度和广度

姜老师在讲《猫》的时候,第一次预设是先让学生说出作者写出了猫的什么特点,接着问道:你写小动物时写过它的性格、动作、叫声吗?学生齐声答:有。姜老师话锋一转,同样是写这几点,为什么人家的文章就是经典之作呢?它有什么奥秘吗?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恰当的设问激起了学生主动思考:写作方法的不同,表达特点的不同……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实现课堂由已获取的“温度”向尚未获取的“深度”转换。当学生找出老舍先生表达爱猫的方式是明贬实褒时,姜老师又推荐了作家柏杨、季羡林、丰子恺写猫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第二次预设是紧承着第一次预设后的探究而进行的。课堂教学由“深度”向“广度”推进,让学生眼界大开。学生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决定了他们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教师的精心预设,大量材料的补充和完善,也就成为了课堂走向广度和深度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匠心中的快乐教学

语文教师怎样教学生,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语文,才能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呢?姜老师在教《吹牛大王历险记》这课时,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激趣、一气呵成。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被激发出了强烈的读书愿望。在一步步出示书中怪诞的故事情节后,教师每每设计一问:你们信吗?学生皆曰:不信。于是,姜老师引导学生大声喊出:明希豪森,你吹牛了!但随着教师精心挑选的故事片段的出现,学生口中说的“明希豪森,你又吹牛了!”变成了“明希豪森,我们喜欢你!”学生读书的欲望就这样被教师一点一点地激发出来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时隔多日,精彩之课仍然萦绕在我心头!这就如姜老师所说:我们在教学生涯中,给自己上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给自己的教学生涯留一点值得记忆的东西。

猜你喜欢

广度预设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构建以问题启迪思维的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浅析预设的应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