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来临,任何想象都不为过

2020-01-05初志伟

商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资费运营商流量

初志伟

5G还需要一点时间

没有人会怀疑新技术将带来的变革,但我们对它到底有什么用,将颠覆哪些行业还充满疑问。

2019年4月,中国联通发布了“1+4+X”智慧家庭业务战略。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贾志强透露,其中的“4”代表着中国联通重点核心应用——沃家电视,沃家组网,沃家固话,沃家神眼。这不免有些让人“失望”,这些应用只是在已有业务和硬件基础上的优化提升。

5G具有低时延、大带宽、海量物联三大优势,设计之初考虑的应用方向是物联网,绝不仅限于移动互联网。其最终应用,一定不会局限在消费领域,而是会踏入广阔的工业生产,在工业、医疗、安全、物联网领域创造更多“效率红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9 年12 月发布的《2020 中国5G 经济报告》中指出,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出发,同时,寻找其中处于市场特殊地位的参与者,更容易找到5G 的刚需应用。

现在,通信运营商还没有找到对5G有刚需的应用场景。目前,通信运营商主要在制造业围绕工业生产进行5G推广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发现哪个业务场景离开5G是不行的。一些行业,尤其是非精密制造的行业,目前对5G的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认为等到5G成熟完善并普及开来以后再进行尝试也未尝不可。

5G在民用领域,当下只有一部分人能够享受。

现在,很多用户还在购买4G手机,一是5G手机本身价格昂贵,同款手机的5G版本要额外贵出五六百块钱。二是应用、网络尚不完善,三年后换机再享受5G也来得及。但是,只要手机价格下降,无论现在5G是否覆盖,应用是否成熟,处于换机周期的消费者一定会首选5G手机的。通信运营商也在推出一些补贴措施,以便加速手机更新换代。

不过,哪怕第一批勇于尝鲜5G的人往往是电子科技爱好者,对5G手机价格不敏感,但对流量资费却吃不消。目前,三大运营商的资费比较统一,起步统一是较低的30GB/128元/月,但是不够用。这还是在5G信号没有完全覆盖,4G仍占主力的情况下,如果5G火力全开,上百GB的流量消耗将是常态。

2019年,中国电信的DOU(客户月均流量消费)达8GB/户月,中国移动的DOU达6.7GB/户月。如果换成5G,DOU大概会提高100倍。

目前来说,限制我们的,不是手机价格,而是流量资费。

按照每个byte(字节)来看,5G比4G 更便宜,实际上是因为应用场景丰富了,流量用得更多了。

在套餐资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升级换代流量都会有几十倍的“扩容”。未来,伴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资费肯定会下降,用户与运营商会在相互牵引中走向共赢。

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预测,大概到2022年,会有一半用户使用5G手机。中国未来将会是世界最大的5G 市场,到2025年中国5G用户将达到8.16亿。

3G、4G 来临前

2009年8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做了一期“3G来了”的专题节目,主要谈3G来了以后的视频通话功能,甚至忧虑因为视频通话可能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但是直到现在,被3G 视为典型应用的视频通话服务,仍然没有培养出用户的使用习惯。

如果进行一场“互联网考古”,看看当时人们对新技术普及的看法,就会发现既有一些超前的预期,比如3G 手机具备了上网、照相、浏览新闻、看电视等功能,可以不需要电脑、照相机、报纸、电视机等设备。也有一些“3G已经够用,4G 没有必要”“据说4G 流量很坑爹,什么开一个晚上就没了一套房”的悲观论调。

4G还是来了。

2013年12月4日,三大运营商一起拿到了4G牌照。10个月后,3G用户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当月减少85万;2G用户甚至减少了970万。而与此同时,4G用户净增突破1450万。

这也不怪消费者。随着设备普及、资费下调、应用增多,当周围的人都在发微信、刷抖音,一定会培养出用户的使用动力。

回顾历史能够看见未来。

15年前,腾讯还要依靠“移动梦网”回血。10年前,中国移动还喊“不排除有机会收购腾讯”。2011年,腾讯在3G时代第一个转身,推出微信,让腾讯获得了第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而且还是头等舱。今天,腾讯市值达3.66万亿港元,中国移动市值达1.16万亿港元,只有前者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在竞争中产生的应用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通信行业本身创造的价值。

在4G的发展过程中,应用已经显现的优势,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出门可以只带手机。外卖、打车、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短视频……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在全球遥遥领先。

4G时代,字节跳动发展势头迅猛,成为4G时代的独角兽。老牌如百度等固守PC端,后知后觉,慢慢掉队,2019年一季度出现了上市15年来的首次亏损。

不同企业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5G将带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变革,奠定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催生全球从移动互联网迈进产业互联网。谁能脱颖而出,谁又将掉队。一切都充满了想象空间。

梦想照进现实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从1G到4G的演进主要以连接速率的不断提高为特征,通过连接速率的提高,带动相关业务的提升。3G可以上网,改变了手机的功能。4G改变的是个人的购物、出行、学习、娱乐、社交方式。5G不再以单一业务能力或技术指标升级为目标,而是推动工业、交通、医疗、家居、服务等多行业、多技术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助力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是一场可能会彻底改变生活各个方面的通信革命。

5G的价值体现在应用服务上。按照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估计,5G技术5%的价值体现在网络上,95%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

要使我们的5G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完整的应用生态系统。

目前业界普遍共识,5G应用最大的革新就是物联网,即万物互联。

张云勇对此表示赞同,“5G 的优势绝不仅仅在于速度,而是将此前的人人通信、人物通信发展成为了泛在的人、机、物的全面通信,也就是说,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了。”

那5G具体会带来什么改变呢?答案依然是不知道。

5年前,一档新闻节目展望2020:早晨起来,厨房里的电器自动做好了适合口味的早餐,呆萌的家庭机器人屏幕上出现今天的日程安排、气温、空气指数和路况等信息。出门后,无人驾驶的电动汽车自动规划出最快的路线送到想去的任何地方,路上的交通信号灯完全根据车流情况自动变化,堵车成为小概率事件……

5年后的今天,虽然没有完全實现,但方向在不断逼近。

联通、移动、电信的5G口号分别是“让未来生长”“未来无限可能”“赋能未来”。然而,人对未来的预测,始终跳不出当下技术和思维的限制。通信行业让人感觉想象力有限,这也是它的迷人之处。

我们今天回头再看4G 催生出的那些全新的产业和服务,我们就会知道,当时我们的想象,终究还是太局限了。

通信行业一贯有“使用一代、研究一代、储备一代”的传统。2019年11月3日,在5G牌照下发5个月后,科技部领头召开了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在此之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科研院校、企业布局6G。“5G主要是为工业4.0做前期基础建设,而6G的具体应用方向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朱洪波说。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这是一个考验想象力的时代,面对一个即将全面到来的5G时代,任何想象都不为过。

猜你喜欢

资费运营商流量
冰墩墩背后的流量密码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德国公布5G资费:每月无限量套餐658元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五位一体流量平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