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健康养老的应用

2020-01-05徐志广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区块养老老年人

徐志广

(上海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00)

人口老龄化是21 世纪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寻找出现代化、科学化的养老模式对社会发展与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对智慧健康养老体系的构建进行讨论分析。

1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健康养老的应用背景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表现出了增速明显的发展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截止至2014 年,我国老年居民的人口总量高达2.12 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专家基于此类数据及社会发展现状提出,预计到2030 年,我国老年居民在我国总人口中的占比将高达16.2%,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社会状态。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中央政府于2019 年11 月发布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并明确提出了“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与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具体部署[1]。

在此背景下,“智慧健康养老”这一概念被提出,并受到了政府、企业、学者等多个领域的关注与研究,为区块链技术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条件。通俗地讲,可将“区块链”视为一个分布式、去中心的网络账本或云端数据库,其以计算机编程技术、密码学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技术为基础,完成虚拟货币的网络交易,以及相关数据信息的点对点传输与新区块生成。从本质来看,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智慧健康养老体系的构建当中,是大数据时代下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社会养老资源配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健康养老的应用表现

2.1 区块链技术在养老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在智慧健康养老体系中,老年居民的健康、行为、财产等数据是一切养老服务的实施基础,因此必须要做好养老数据在传输、存储、应用等过程中的管理。具体来讲,区块链技术在养老数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保证养老数据的管理高效性。存储载体的容量与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密切相关。现阶段,受惠于网络技术的不断演进,各类存储设备的数据容量已有较大增长,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存储极限。一旦养老数据在传统数据存储模式下达到相关设备的容量阈值,整体智慧健康养老系统的运行负荷将急剧上升,甚至趋于崩溃。此时,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养老数据的存储管理当中,可有效规避这一隐患问题。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用户的健康、行为等数据都将纳入到分布式的存储和管理区块当中,从而通过调动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闲置存储空间,避免存储极限的形成。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不同区块、节点中的养老信息都是可独立验证、可平行同步的,这进一步保障了智慧健康养老系统的调度效率。此外,在去中心化的技术特点之下,各类智慧养老行为并不需要大量冗余信息、繁琐流程的参与,因此还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整体养老平台的交易成本。

第二,保证养老数据的管理安全性。健康智慧养老涉及到大量老年居民的个人账户、行为动线、健康水平等隐私信息,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数据安全性。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健康智慧养老领域中,可充分满足这一性能需求。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具备高等级、多层次的加密技术支持,可通过身份认证、访问监控、密钥识别等多种方式,实现养老数据的严密保护;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库架构为去中心化,无法被网络窃听或外部侵袭,有效地避免了养老数据被盗取、篡改、破坏的风险。例如,阿里巴巴与江苏省常州市政府于2017 年8 月合作开展了名为“医联体+区块链”的智慧型医疗项目,正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医疗领域下用户信息的隐私保护,这为健康智慧养老的数据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基础[2]。

2.2 区块链技术在养老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通常来讲,当居民处于“养老”这一阶段时,其金融行为的重心并非积累财富或创造财富,而是将现有财富转化为可用资源,以此满足老年生活的各类需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受到我国文化传承的影响,多数老年人不仅要实现现有财富的价值最大化,还想要为后辈留出一定量的财富。由此可见,与养老观念相对独立的西方国家比起来,我国的养老金融行为往往更加复杂。但与这一复杂情况相冲突的是,老年人在金融领域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力与广阔的投资视野,故而存在一定的行为风险。此时,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养老金融领域当中,为老年人财富的精细化管理创造了可能。

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下,健康智慧养老系统会结合所处区域、既往消费行为、当前财富积累量等多种大数据信息,对老年用户的投资预期、财富理念、养老方式作出分析,并据此生成精细化的投资建议与支出规划。同时,随着医养结合、候鸟式养老、旅行式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的兴起,健康智慧养老系统还可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出多元化、交互化的移动养老金融平台,从而在提高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老年人现有财富的价值最大化。

2.3 区块链技术在养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当人步入老年后,其脏器功能、记忆能力、身体素质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使得其居家生活、户外旅行中的健康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如何实现养老安全等级的提升,也是健康智慧养老系统在建立初期就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户外服务与行为管理中,可较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例如,可将搭载有高精度卫星定位系统的终端设备与区块链数据库结合起来,对老年人的户外行动轨迹、实时位置变化进行精准掌控。当老年人陷入危险境地,或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情况时,可触发终端设备的SOS 警报系统,以此作为健康智慧养老平台相关服务人员的行为依据。

再如,可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对老人的居家环境进行全面监测。一旦健康智慧养老系统通过区块链数据感知到居家环境存在水、气、电、外来人员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时,便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服务人员对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保障[3]。

2.4 区块链技术在公共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在目前,我国政府提倡并推行“9064”的现代养老模式,即做到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并享受社会化、公共化的养老服务;6%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服务实现养老,获取到充足的有偿养老资源;4%的老年人进入到养老院、老年医养中心等专业机构当中,得到集中式、规模式的养老服务。但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养老方式,都需要公共资源、社会服务的有效参与和协助支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接受程度弱、设施配置尚未完善以及老年人缺乏主观消费意愿等多种因素,严重影响着公共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面对上述局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健康智慧养老当中,可基于大数据的海量化分析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达成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的有机平衡。例如,政府可通过区块链的数据信息,对老龄办、街道办、卫生局等相关机构的工作落实情况做出全面了解,并明确相关养老资金的具体流向,以此保证公共服务资源有的放矢、“到户到人”。同时,还可通过发放“养老币”这一虚拟货币的方式,吸引志愿者、公益组织等其他资源主体加入到公共养老服务当中,从而有效缓解养老资源的供给压力,为老年居民及其照料者的实际需求提供充足支持。

综上所诉,区块链技术在健康智慧养老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应用特点下,养老信息的存储、传输与使用都将更为安全。同时,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技术类型相结合,可大幅提升养老服务的综合水平,充分保障老年居民的养老安全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区块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