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戏剧文本阅读教学

2020-01-04陈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

陈宇

摘要: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戏剧文本是初中英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体裁,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不可或缺的载体。本文结合一堂英语戏剧文本阅读课,重点论述如何在英语戏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和提升戏剧品味能力。

关键词:戏剧文本阅读;思维品质;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84

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的五个品质特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全面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语言学习和思维的形成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素材是思维品质培养的原料养分。

笔者所在学校采用人教版(Go for it!)系列丛书作为初中英语教材。在这套教材中,阅读文章多为记叙手法的文学故事,文学故事语言生动活泼,思想丰富深刻,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学生理想的语言素材。初中学生的“三观”尚未成形,人生体会和社会经验也较少,但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探索欲望很强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尝试角色代入和亲身演绎,希望在自己与作者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故事内容。

而在文学故事中,戏剧文本是初中英语阅读文本中不可多见的文学体裁,不同于其他的英语阅读文本,戏剧主要以戏剧语言呈现,其中包括人物语言(台词actors/actresslines)和舞台说明(stage directions),戏剧冲突是戏剧的核心。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可以从戏剧文本特殊体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思维通过戏剧语言、人物分析和戏剧冲突等去细细品味戏剧文本背后的内涵和人文素养,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笔者拟通过对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九年级的文章“Hansel and Gretel.”戏剧文本的深入分析和理清思维脉络的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体思维、深度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的目的。

一、教学分析

1.指导依据说明和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的整体设计是根据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和本单元戏剧体裁的特殊性决定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目标是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应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本课综合应用启发式、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和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应用多媒体等学习资源,通过思考讨论、小组交流、深入分析、扮演感悟和体验展示等环节完成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英语戏剧和感悟戏剧的能力。本课的设计构想是以“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学会分析戏剧文本”为主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品味戏剧。

2.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案例中的阅读教学语料来自人教版(Gofor it!)初中英语九年级的文章“Hansel and Gretel.”。故事出自格林童话,讲述的是一对可怜的兄妹遭到了继母的抛弃流落荒林,最后来到了一座糖果屋,饥饿难忍的兄妹俩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但是糖果屋的主人是一个吃人的女巫,她把兄妹俩抓了起来,想要把哥哥养得胖胖的,然后吃了哥哥,但兄妹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女巫,并且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冷静,不要慌张,要用自己的机智去战胜困难。人教版的课文中,实际上只截取了戏剧文本的前半部分,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笔者在授课时与学生一起阅读的是整个戏剧文本材料。

(2)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所教授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本节课的阅读文本是他们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英语戏剧剧本。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再加上平时较少阅读英语文学类作品,尤其是戏剧类,所以学生对此类的阅读文本会感到有难度也不太感兴趣,不知从戏剧文本特点和要素入手去了解戏剧情节,更无法进一步地根据戏剧情节发展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及思维情感变化。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当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戏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及交际用语学习理解重难点句,了解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知道该戏剧的情节发展和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读懂了解该戏剧的情节发展,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缜密性,以提高学生阅读戏剧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戏剧里的人物语言actors/actresslines和舞台说明stage directions进行逻辑分析和深入分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配音展示环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作业中改编戏剧的任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了解、学习英语戏剧的兴趣,提升英语文学鉴赏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

4.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揣摩故事情节,激活思维。在本堂阅读课上,笔者先用图片展示两栋房子,一栋破烂的茅草屋和一栋漂亮的糖果屋以及配上故事里的几个关键人物,利用学生的疑惑心理进行思维指导,提问:“这两个小孩与这两栋房子以及这几个人有什么关系?”由该问题引起学生的第一个头脑风暴。当学生给出各种猜测后,笔者再突出了几个表达情绪的关键词:hungry, sad, happy, afraid, happy,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提及“面包屑”将作为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

本环节引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揣测故事情节,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关系,激发其想象力并激活他们的已有认知,使他们认识到故事发展的可能性,实现在戏剧文本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2)拼图阅读,获取故事细节,刺激发散思维。本环节用拼图阅读的方式,利用戏剧故事中暗含的时间线来推进文本的学习,即将整篇故事分为“遇见坏婆婆之前,与坏婆婆相处的过程中,逃离坏婆婆”三个部分,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体设置的问题有①Before meeting the old woman, what happened to Hansel and Gretel?②If you got lost, what would you do?③During their stay with the old woman, what did she say and do to Hansel and Gretel?④And if you were Gretel, what would you do to save Hansel?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获取故事细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在理解文本大意后,借助头饰加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知和感悟,以更好地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感。

(3)拓展环节,提高思维缜密度、广度和深度。本环节安排两个开放性的问题,旨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延续故事的时间线,猜想“When Hansel and Gretel came back home, what happened?What would Father say or do? What would stepmother say or do? What would Hansel and Gretel say or do?”然后,引导学生谈论“What do you think of Hansel and Gretel/Father/ Stepmother?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让学生有感而发,交流心得,借机进行情感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读后思考,角色扮演,续写延伸,提升思维的深刻性。读后安排学生制作一个reading card,梳理整个故事脉络,对故事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从问题的诱因、人物的不同反应、人物关系的提炼、人物的内心活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为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笔者设计了如下表格提供“支架”,为了完成表格内容,学生需要在思维运行的过程中提取不同人物的言行,创设与角色相匹配的场景,并对设想的画面进行关键信息的提炼和概括,这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之后笔者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扮演的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试着揣摩人物的情感,自创增添剧本语言,在体验中感悟劇本的魅力。不同人物特征所匹配的不同的言语需求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对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也是一种考验。

片段节选:

旁白:The stepmother insisted do that.Next meorning,when father was away,she brought the children to the deep woods and gave each one of them a piece of bread.Poor father knew nothing of this.

后妈:Dont waste this bread,because this is your the last supper.(阴险地)

女儿:Why is the last supper,mom?(疑惑地)

旁白:The stepmother didnt answer the question of ellen.She just walked in silence.While they were walking,smart tony was leaving trail of breadcrumbs in order to find their way back home.However,a hungry pauper picked the breadcrumbs up as food.So they cant find the way back home.

拾荒人跟随后妈、女儿和儿子,拾起儿子丢在路上的面包渣,并当作食物吃了下去,露出得意的神情。

拾荒人:Oh,delicious!(得意地)

后妈内心开始不安,并四处张望。突然停下,结结巴巴地说话。

后妈:Oh,children!Standing and waiting for me.Ill be back soon.(结巴地)

儿子、女儿:OK,mom.(活泼地)

后妈匆匆离场。

(5)课例反思。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体验去领悟语言的本质。本节课的亮点是本堂阅读课的最后笔者做的几个处理。①延伸剧本,讨论故事结局。笔者安排学生讨论孩子们最后是否回到了家?并且引导他们对爸爸这个角色做人物心理分析,讨论为什么爸爸又来找他们?②笔者就当前戏剧文本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讨论,反思对于当家庭面临困难时,家庭成员的态度和关系处理,讨论正确的家庭观。通过这两个亮点,笔者引导学生将该故事的深刻内涵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在英语戏剧文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文本体裁的特殊性

根据英语课程内容六个要素之一的主题语境划分,本篇文本属于人与社会文学艺术中的戏剧类。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畴,而且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因此,在解读该篇文本时以“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为依托,语篇体裁类型以戏剧体裁为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戏剧语言及戏剧要素特点,为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英语戏剧文本体裁的学习打好基础。在阅读语料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难度和对主题的把控。鉴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对文本进行差异化处理,实施分层教学。例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其梳理语言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将更多时间投入剧本创作。

2.注重思维的循序渐进

教学活动的设计从思维的发散到集中,从表层到深层,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每个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又环环相扣。基于本课的戏剧体裁及该剧本的主题内容,教师从热身环节部分开始激活思维,然后抛出一个引发发散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在指导学生享受剧本戏剧情节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剧本人物对白和舞台说明及剧情发展客观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差异,并发现产生差异的各种原因,从中推断出它们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人物分析环节教师通过一个批判性问题,结合表格支架的分析把学生的思维从表层带入深层,从具体到抽象。整节戏剧文本教学始终贯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逐步从低阶走向高阶。

总之,阅读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任。在戏剧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语料特征、学情等,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多维度、多层级并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酌情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帮助其发展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婧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的现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2]薛蓉.基于人文素養培养的高中英语戏剧教学[J].福建教育,2015(23):47-48.

[3]徐枫.高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361000)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