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以载道:手工艺发展的新态势

2020-01-03陈敏

人物画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手工艺礼物

摘 要:文章以文献阅读和社会调查为研究方法,手工刺绣材料包为研究案例,分析传统手工艺在当代文化转型中以手工礼物继续活跃的原因,是由于手工艺品的物质化向非物质化转移。这种非物质化以“器以载道”的方式表现在人情、消费和文化之中。因此本文从“人情之道”、“消费之道”和“文化之道”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新态势下手工艺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手工艺;器以载道;礼物;非物质

一、手工艺发展的新态势

近年来,振兴传统手工艺成了备受热议的话题。在传承人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传统手工艺也被开发为各种文创产品。这类文创产品并不具有多大实用性,消费者更多购买的是其文化附加值,或作为馈赠的礼品。手工艺在当前形势下正处于重要的文化转型期[1]。这场文化转型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式的文艺复兴,通过将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礼俗文化相结合,建立中国人的礼物馈赠方式。这种方式使手工艺不再单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多是对非物质文化的追求。因此以手工自制礼物的传统手工艺又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如近几年流行的手工刺绣材料包,它以护身符、挂饰、香包、零钱包等小巧的配饰产品出现,如图1。商家会根據顾客挑好的图案配备相应的材料,并附赠图文说明和制作方法的视频教程,如图2。该类产品简单易学,消费者只需将印制好的图案底稿按照步骤完成刺绣缝合工作即可制成成品,于是这成为许多对手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作为赠礼或陶冶情操的选择。

二、手工艺发展新态势的原因

手工艺是造物的文化,是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具的物质产品。然而近几年,人们对手工艺的喜爱,更多着眼于它的非物质层面。当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时,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手工艺所独具一格的差异性,使人们在自我劳动中注入真实情感,于是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所具有的独一性就成了最诚挚地心意表达。这种非物质层面的追求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具体又表现在人情往来、消费和文化之中。

(一)人情之道

“物以致用”是传统造物思想遵循的设计原则。然而,这在当代产品发展中并不明显,人们不会过分地追求一物多用,反而凭借内心喜好购买所需要的物品,这一非功用性也表现在礼物赠送中。手工刺绣材料包大部分是作为好友、家人和情侣之间传达心意的表征,通过亲自动手,将礼物的质地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原真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手工制作的礼物似乎包裹着更多地心意和情感,它需要人们花费更多地时间精力,因此也更能体现赠礼者对收礼者的重视。当代手工艺产品并不完全满足物尽其用的功能,它更多以器物载道的方式,承载着人文之道、情义之道。

(二)消费之道

其次,手工自制的礼物蕴含了一种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礼物,是用来传达心意的物件,是人类最朴质情感的表达。然而,在一段时间内,礼物的意义发生了价值观上的扭曲。一方面,礼物的选择以社会地位、亲疏关系等作为价值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礼物成为一种炫耀攀比式消费。这些偏颇的价值观念,通过手工自制礼物的形式发生了良好的价值转移,赠礼者会花更多的心思在礼物选择和制作上。其承载的情意早已超过成本,送礼又回归为最真挚的表达。因此,该类手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又完成了社会治疗的作用。

(三)文化之道

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保持者,又以手工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形态自立于以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2]。作为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其本质上具有一定陈旧性,这种陈旧性使某些产品在形式、风格和趣味等方面不能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代手工艺正是凭借着创新将传统手工艺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相结合,使这一历史文化脉络得以继续延伸。手工刺绣材料包不仅让传统手工艺通过经济性生产保护得以流传,同时也将其蕴含的文化精神、知识经验和生活情趣一并传承下去。

三、新态势下手工艺发展的新思路

事实证明,传统手工艺在作为手工自制礼物的过程中,其非物质性在逐渐增强。这种非物质性依靠经济手段成为产品实现其延续性发展。但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又会使手工艺发展步入误区,即过分追求技术升级、产能升级和规模化生产,从而蒙蔽了手工艺本身具有的独一性特点。那么如何处理高度商业化所带来的文化缺失以及产品的同一化就成了重要问题。手工刺绣材料包的制作规模小,不依赖于高昂投资,也不依赖于高新技术。因此,它的准入门槛很低。经调查发现,该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并且质量也极为参差不齐。

首先,手工刺绣材料包需要形成品牌化意识。作为个体经营者来说,品牌化意识能有效形成品牌特色,发挥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开发更多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的现代化手工产品。同时品牌化也是秉持着对自我产品负责的态度,有效规避市场同类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手工刺绣材料包在生产规模小的经营状况下,应给商品赋予较高的文化附加值,针对不同材质的配饰,做相应的产品定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该类手工制品的需求。

其次,联名设计。联名设计是某一品牌与另一品牌之间形成合作关系从而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通过联名,可以扩大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影响力,使之成为老百姓日常陶冶情操、聊表心意的方式。手工刺绣材料包除了以独立工作室进行创新设计以外,文创产品的开发商也可投入其中,通过自身品牌效应,与其他品牌商、旅游文化产业进行联名合作。甚至可以与传统手艺人合作,研发更多简化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让民众自行体验,进而打造全民手工热潮。

最后,文化与经济产业相接轨。传统手工艺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它占据地经济生产总值并不太高。从某一方面来看,作为礼物馈赠的手工艺产品似乎回到了原点,人们像古人一样,以亲自动手来表明心意,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终归又与过去大为不同。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手工艺的经济价值,也要挖掘背后的文化价值;既要将传统手工艺看作经济产业,更要看做文化产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手工艺发展的新态势,让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精美的工艺品摆件,它也可以以新的方式和我们生活相接轨。即使它已不完全是满足日用之道,但它所承载的观念意义,将会在这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中绽放光芒,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当工业文明遭遇瓶颈时,当工业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已是冷漠单一时,手工艺所具有的人情味、独一性将再次占据我们的生活,以新的生活样式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温热。所以,高科技是可以不断创新而高歌猛进的,但文化却常常要回到其原点去重新思考未来的路标[3]。

参考文献:

[1] 邱春林.手工艺发展的当前形势与未来形势[J].中华手工,2019(1):122.

[2] 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文艺研究,2006(12):109.

[3] 方李莉.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生态中国之路[J].民俗研究,2017(6):10.

[4] 吕品田.以手工造就人本身[J].中华手工,2008(Z1).

[5] 萧放.“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作者简介:

陈敏(1997-),女,汉族,湖南省株洲市,硕士研究生,学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手工艺礼物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昂贵的手工艺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留住手艺》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