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雕细琢 百炼成钢

2020-01-03王超

人物画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戏好人

王超

摘 要:由无锡市惠山区文体局组织创排的大型现代锡剧《好人俞亦斌》,是以“中国好人”、惠山区堰桥中学退休教师俞斌为原型创作的锡剧现代戏。该剧以戏剧的形式展现了俞斌20多年如一日,默默资助700多名全国各地濒临辍学的孤儿和贫困学生的感人事迹,自2016年搬上舞台以来,已演出近百场,先后参加了国内众多重大艺术活动的展演。这是一部典型的好人戏,本文重点探讨英雄模范戏的创作经验和交流观剧感受。

关键词:好人;锡剧;现代戏;俞亦斌

当前戏剧作品中有不少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或故事创作的现代戏,这些作品在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会有另一种情况,即大家在阅读这些人物事跡的报告文学或听他们的报告时,非常受感动,而看戏剧演出时却觉得还不如事迹本身那样感人。锡剧现代戏《好人俞亦斌》让好人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更加真切感人。自2016年搬上舞台以来,该剧已演出80多场,先后参加了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展演以及“流淌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地方戏晋京展演等多项重大演出。在北京东苑戏楼演出时,该剧首次以中英双语字幕呈现,其感人的事迹经过演员们的动人演绎,博得了在场的首都艺术界人士、外国使节以及戏迷朋友的阵阵掌声,该剧还荣获了无锡市“五个一工程”奖和首届无锡市“文华奖”。

现代锡剧《好人俞亦斌》一剧的成功,我认为首先是作品抓住了人性中最深刻、最带普遍性的东西,那就是人性中的向善。剧中俞亦斌的急公好义古道热肠、马奶奶收养孤儿又临终托孤、马苹苹知恩图报没齿不忘,都体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大善。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这种大善化作舞台上的戏剧行动,形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内在动力,展示了剧中人物的生命轨迹,让观众跟随着他们的心路历程,一路或歌或泣。

第二,作品体现了主创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个性的表达。《好人俞亦斌》改编自惠山区作协主席符志刚撰写的报告文学《用爱托起希望的太阳》。由于戏曲与报告文学两者体裁不同、表达方式迥异,戏曲要在两个小时左右让人物形象立在舞台上,必须“立主脑、剪头绪”,发现人物的价值核心,剪去多余枝蔓,完成以歌舞讲故事的个性表达。报告文学中大致是这样描述俞斌俞老师的:他百上大别山、十赴陕川、三赴西藏,先后200多次自费前往边远的山区、农村,资助贫困学生650多名,个人捐资累计超过30万元,自己和妻子却节衣缩食。以上这些生活中的众多真实事件,作为剧目创作的素材,应该怎样去组织取舍,把生活真实化为艺术真实,来突出人物的典型性和个性化,我相信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最大难题。作品选取俞老师的一个助学对象马苹苹,剧情由此而起,起承转合以点带面,展示俞老师爱心马拉松的艰辛历程和那种根本停不下来的乐善行动,这种表达方式是非常巧妙而又富有成效的。

第三,作品发挥了锡剧剧种的特点和演现代戏的长处。锡剧是由说唱艺术发展而成的比较年轻的地方剧种,善于表现群众的日常生活。与京昆等剧种相比,锡剧所受的传统程式化束缚较少,理应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代戏创作。剧中俞亦斌多处精彩唱段词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很有锡剧韵味,尤其是“那年秋风过家门”一段唱,更是词曲铿锵、掷地有声,成为本剧中的核心唱段之一。饰演俞亦斌的优秀锡剧演员钱伟,是锡剧三大生角流派创始人王汉清的高足,他嗓音甜糯,喷口有力,他的唱腔声情并茂、刚柔相济。著名央视主持人白燕升曾说:“我是听了钱伟的唱、才爱上锡剧的”。钱伟凭借数十年的舞台演出经验和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圆满完成了俞亦斌这个角色的人物塑造。

第四,精雕细琢,树牢精品意识,不断打磨完善。在充分戏曲专家观众意见的基础上,该剧不断修改,推出了新的版本。在故事情节、矛盾冲突、人物设计、唱段唱句、乐曲配器、布景灯光、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艺术质量。导演各种艺术手段的应用,都围绕着一个“真”字,来塑造一个真实可信的俞亦斌。俞亦斌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正确面对一个个矛盾,切实做好帮困助学的一件件实事。他低调做人,最后说出他捐资助学的起因,是小时候家境贫困,得到不露姓名的好心人的帮助而免予辍学,至今常怀感恩之心的真情,使观众感到俞亦斌这个人物真实可信,他是一个普普通通、堂堂正正、踏踏实实的教师。

锡剧《好人俞亦斌》的成功,是依靠编导智慧,以及台前幕后全体演职员的辛苦付出而形成的合力。在创作中,该剧汇聚优秀人才,凝聚众人心血,按照“打造文化精品、培育文化名片、展示文化底蕴”的目标,精心修改,力求精益求精,终于百炼成钢,成为一部深受好评的优秀作品。锡剧《好人俞亦斌》为我们不断创作推出紧贴时代,反映鲜活生活的新品佳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现代戏好人
[坏蛋联盟][The Bad Guys]好人唔易做
精灵当家 好人有好报
西游新记
好人
寻找齐白石的艺术之魂
戏曲化妆造型漫谈
开展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6届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