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懿修的“为官双标”

2020-01-03张鸣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标同僚奏折

张鸣

做 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样子,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做官却没有那么千奇百怪,无论远看近观,大体都差不多。对上,是一个嘴脸;对同僚,是一个嘴脸;对待下级,又是一个嘴脸。清代的昭槤是皇家后裔,他写的《啸亭杂录》,涉及道光初年以前清代政治、军事、经济、典章制度、社会习俗和人物遗闻轶事,并略涉前朝兴亡得失之故,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就提到过一个乾嘉时代的官员,名叫王懿修,此人堪称标准官样子。

王懿修立朝四十年,对上司,对皇帝,一直小心翼翼,伺候周到。从来没有跟同僚红过脸,不呛人,不怼人,能说好话,他一定不说一个“坏”字。每次上朝,王懿修过每道门,都要谦让不已,折腾半天,才算过去。对比他官阶高的谦让,对官阶差不多的,也谦让。有时候,性子急的是要跟他急的,因为,他让你先过,你总得再谦让回来,一来一回,很耽误事儿。但是,你急他不急,即使挨了抢白,也不过笑笑。

王懿修后来外放做学政,是个好差事。一方面属于钦差,地方上重视,另一方面负有监督地方的责任,皇帝重视。但有了这个责任,就得经常发奏折,向皇帝汇报当地的情况。每次发奏折,他都要检查再三,反反复复,折腾几天才发出来。有一次,发了奏折之后,他突然想起,好像这本奏折漏了一个字。这下糟了,此公从此茶饭不宁,寝食俱废,天天念叨:这下我完了,命要没了。

这样折腾,搞得自己每日面无人色。直到多少天之后,朝廷回文到了,什么事儿没有,王懿修才算回过神来。也许,根本就没漏字;也许,漏了个把字,皇帝和秘书们也没看出来。

持身谦和、井然有序,应该算是为官者的优点。但王懿修却是典型的“双标”——他对上可谓谨慎小心到极致,对待下属,可是相当的苛刻。下属稍有不慎,就会被他训斥,更严重的,就被参上一本。至于伺候他的仆人,那可更晦气,挨揍是寻常事,没事寻个什么过错,就是一頓暴打。

也许,在入仕之初,王懿修也不是这样的,但在古代官场里泡出来,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如何待上,如何待同僚,如何待下属,有样学样,小小的碰几次壁,就都学乖了。

在古代官场,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有硬的靠山最重要,再者就是不出错,不需要什么创意。如果能做到一点错都不出,文牍的格式,中规中矩,一个错别字没有,一个字不漏,就算是安稳了。所谓“四平八稳”,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熬下去,无灾无害,熬到退休致仕,总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级别,回家吃老米,也光彩些。

至于待下属苛刻,这个不要紧,只要你打听好了,你的下属中,没有来头比较大的人,尽管虐,反正他们熬出了头,还可以对自己的下属虐回来。

这样的官样子,没有人拿出来让新来的人学习,但是,只要进入官场,用不了多少年,就自动变成这个样子。朝代一个一个过去,皇帝也不知换了多少,但是,官场就是官场,标准的“官样子”不会变。当然,我们也会听说一些清官善待同僚、下属的故事,只是这样表里如一的清官在“多面人”群聚的官场混得咋样,似乎历史也给出了不少答案。

猜你喜欢

双标同僚奏折
我的“双标”妈妈
心中的一杆秤
双标等
双标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两手空空更好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自知更可怕
“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