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市公园城市建设研究

2020-01-03施悦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扬州

施悦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大中小城市频繁遭遇“生态病”和“城市病”同时发作的难题。本作品运用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政府座谈会等方法,从扬州市建设“公园城市”的实践出发,从重整自然生态、重振经济活力、重建社会良治、重获文化认同、重育空间场所、重塑设施品质六个维度对“城市双修”扬州模式进行总体评估。与此同时,深入分析“城市双修”扬州模式的不足及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扬州;城市双修;公园城市建设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快速提高,201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突破60%。然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同時,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省内大中城市的“生态病”和“城市病”同时发作。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指出“……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城市双修”是统筹解决“生态病”和“城市病”、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住建部展开“城市双修”分批推进、先试点后铺开的工作,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其中扬州“公园城市”建设对生态病和城市病的“治愈”效果成绩突出,本作品的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城市双修”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指导地方政府将公园城市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加速实现美丽宜居城市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

1.国内

国内学者对城市更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董修甲出版了《市政新论》(1924),积极介绍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并亲自负责武汉的城市规划及重建工作(1929)。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吴良镛(1989)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并以此指导北京、济南、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实践。朱文一(1993)建构了一个人类生存空间的逻辑演绎框架,并以此探讨中西方城市空间的特征及演进规律。何红雨(1991)、陈荣(1996)等人研究了旧城更新设计的城市经济学和土地利用等问题。秦鸣(1993)、方可(2000)、张继刚(2000)、万勇(2006)等人分析了旧城更新制度与机制的变革。洪飞翔等人(2018)研究了江阴“城市双修”中的中央公园建设问题,孙景芝(2018)等人研究了“城市双修”理念如何指导城中村改造的问题。但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双修”的研究偏重个案分析,缺少区域比较的研究视角。

2.国外

“城市双修”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国外与之涵义接近的学术概念是“城市更新”。指导“公园城市”建设的理论由主要有“田园城市”规划和城市公园规划理论。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820)提出的“自然环境疏解城市弊病”的想法。在经历了工业化对城市居住环境的毁坏后,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 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规划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结合城市与乡村的优点,即在城市生活的高效便捷中享有乡村的优美风致。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932)发展了霍华德的理论,辐射城市直接来自“花园城市”的概念,他提出了“垂直花园城市”的规划设想,主张在城市规划中采用功能区域划分的原则,城市中有可以应用现代交通工具的整齐的道路网,中心区有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和多层楼房,高楼之间有宽阔的绿地。在美国,19 世纪后半叶奥姆斯特德提出的城市公园系统规划理论,目的在于用自然空间缓解产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拥挤状况。他认为,自然美可以舒缓城市拥堵状况。他设想越过划定的公园用地边界,把公园与城市生活结为一体。但国外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侧重于空间的开发利用,较少考虑将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策略。

扬州市公园城市建设研究

(一)建设现状

扬州的公园体系建设,遵循“以城为主、城乡联动”的原则,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城市公园体系由大型综合中心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构成,大、中、小合理搭配。在大型公园的建设上,扬州秉持在新区规划中“公园先行”的理念,先建大型公园,将大型公园作为新区发展的核心,以大型公园带动和引领新区发展。在社区公园的建设上,布局数量众多的社区公园,位置上尽量靠近居民生活区,以方便周边的居民;功能上力求复合,让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都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在口袋公园的建设上,充分利用城区建筑的边角料地块,加大改造力度,大量增加公园的数量,广泛配置公园基础设施,让小公园发挥大用途。大中小规模公园的合理搭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园体系。各县城和各乡镇,也按照主城区的标准同步推进公园体系建设。

自 2017 年以来,市区累计新建(提升)并对外开放的免费公园133个,其中综合公园9个、社区公园71个、老城区口袋公园53个。初步形成市级、区级、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大、中、小合理搭配、布局均衡、覆盖城乡的公园体系。市民步行10分钟可到社区公园、骑行10分钟可到区级公园、开车10分钟可到市级中心公园的“111公园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目前,扬州正围绕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步伐。根据《扬州市公园体系发展与保护专项规划》明确的近期建设规划,至2025年,扬州中心城区将再建成公园48个(总量达251个),公园总面积将达到近22平方公里。

(二)模型建构

首先,构建一个效能评估模型,包含用户满意度、城市宜居度、公园使用度、规划实现度、政府支持度五个一级指标和市民满意、游客满意、交通智能化、城市绿化率、垃圾清理、水体治理、空气质量、住房保障、治安状况、公园日均客流量、人均每周使用公园次数、游玩设施折旧速度、规划年均修改次数、年度规划完成率、政府年均财政补贴额、政府支持额占比、年均支持政策次数等17个二级指标。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街头随机访谈、政府座谈会等方法,获取效能评估模型所需要的各类数据、资料,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根据模型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城市双修”扬州模式的效能状况,寻找影响效能的关键因子,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整改建议。

(三)结论与建议

1.使用层面

本作品选取扬州城市公园中生态修复方面效益显著的公园,先后对明月湖公园、“花都汇”生态公园、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三湾公园四个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采取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扬州公园中的游客、公园工作人员、商户进行调查。其中问卷调查法采用了封闭式问卷和李克特量表问卷调查,封闭问卷包括被调查者基本特征(性别、年龄、来源地)、距离公园远近、游览时间段、休憩时间、进行的活动等,李克特量表包括园内绿化、公园设施、历史文化要素、卫生状况等 主要调查公园使用者对公园各要素的满意度。

1.1随机访谈发现的问题

在“花都汇”生态公园与园内商户的访谈发现,与水族馆相连的古玩商户客流量少,商户生意不景气、收入较少,园内缺乏宣传等问题。此外,卖花的商户反映与其相连的宠物市场卫生环境较差、噪音大影响到正常的经营的活动。

在“花都汇”生态公园与公园使用者的访谈了解到,大部分人都对花都汇环境、休息设施、功能区比较满意,也对政府将垃圾场改造成公园的做法表示认可。但部分使用者反映园内餐饮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此外访谈的一位扬州68岁的奶奶说,花都汇建在高台上,进入公园要爬一段楼梯,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会感到不方便,还有一些坐轮椅的人,公园不允许进入,管理不人性化;公园没有小卖部,只有自动售水机,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

在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与公园的保安访谈发现,每天来游玩的人数很多,由于人流量大,对公园的管理提出了一定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团队准备进园发放问卷时,保安严格检查,并表明在园内发传单的行为屡禁不止。

1.2问卷调查发现的不足

本作品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即将问卷直接发放给被调查者,并在一旁指导作答,以获得最直接的游客在使用公园过程中认为的不足数据。本作品在四个公园各发放60份问卷,共计240份。团队对四个公园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见表1

上述研究表明,当前扬州城市公园在使用层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公园文化宣传较少

2.园区配套设施不齐全

3.无障碍设施和功能急需完缮

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下优化措施:

1.增强并突出扬州城市公园的历史文化宣传功能。如增设介绍扬州历史、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料牌,开设园区纪念品店传播扬州文化。

2.完善园区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广大使用者基本需求。

3.完善公园无障碍设施和功能。城市公园作为面向全体公众的公共场所,需要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类人群的需求,包括坐轮椅的特殊人群、老年人、婴幼儿等。在扬州一些公园缺乏斜坡设计,或者禁止坐轮椅的人群入园,致使特殊人群不能到达,缺乏设计考量和人性化管理,亟待改建。

2.政府层面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城市的“黄金地块”建设开放式管理公园,形成了覆盖城乡、层次多元的公园体系,为市民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享受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公共空间,赢得了广泛赞誉。2017年,扬州继续深入推进公园体系建设,根据官方统计,2017年全市共新建改造8个综合公园、81个社区公园、29个口袋公园,三湾公园、蜀冈文化公园建成开放,明月湖公园提档升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扬州全市计划再建65个城市公园,以完善具有扬州特色的现代城市公园体系。

然而,在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前,政府面临的是巨大的财政压力,资金来源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如何更好利用这些民间资本,让其参与到扬州基础设施建设中,为扬州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用PPP模式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建设中来,就成为了解决资金不足这道瓶颈的突破口。

团队在对扬州市住建局公园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陈军访谈时得知扬州已经采取PPP模式参与到公园城市建设中来,陈处说,“我们在公园建设的时候,不仅仅由政府进行投资,我们就是通过联盟合作建设一个公园,假如我们投资是100的话,可能我们政府补贴20~30,一小部分作为补贴,然后大部分就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进行投资,这样的话,一个是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对整个小区它的这种商业配套有一个比较好的提升。是政府和民间企业一个共赢的举措,当然还包括市民,他们三方都得利。”

然而,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各级政府的PPP实践经验尚浅,所以在扬州政府在公园城市建设领域推广运行的PPP模式过程中已经或即将面临一些问题:

1.法律法规尚待健全

2.缺乏成熟的城市公园建设PPP项目投资方

3.缺乏城市公园建设领域PPP项目专家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从规则制度上给予更为明确的规范

2.加强对扬州公园城市建设PPP项目的评估和监督。在扬州规划局等部门成立专门牵头机构,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城市公园建设PPP项目。

3.加强扬州城市公园建设PPP项目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层必须加强学习和培训,确保掌握经济、工程、园林、管理、法律、文化等多领域知识,培育公园城市建设领域PPP项目专家库。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美]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修订版).黄富厢,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美]特蘭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扬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充分发挥扬州评话在方言保护中的独特作用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FINANCIAL TEXTS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FINANCIAL TEXTS
扬州慢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遣怀
扬州历史上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