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信仰的转变

2020-01-03李佳冉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祈福庙会信仰

摘要: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是地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以民俗文化中的庙宇为基础,共同构成一个地方的文化生态。文章从艺术学与民俗学的视角探讨了以黑爷庙为中心的地方文化信仰的转变。

关键词:地域文化;信仰;黑爷庙;南冯昌村

明朝初期,从山西洪桐迁徙下来的村民在南冯昌落户在此繁衍生息。它南接王里店村,西邻大同村,南冯昌村大多数是旱地,地下水资源不丰富,其种植业较为依赖气候变化。主要农产品为玉米、小麦等。由于水资源紧缺,村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建立了黑爷庙,以保佑人们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一、南冯昌村黑爷庙文化信仰的形成

(一)黑爷的传说

传说,黑爷神通广大,能按季收割,五谷丰登。吃饱不受饿是旧社会人民的最大愿望。旱年,人们会在黑爷庙祈求降雨,让黑爷保佑风调雨顺,不受饥荒之苦。有一年,天气干旱,久不下雨,当时村民把黑爷抬到后场,正当午时,只见黑爷头上冒汗,好像真的在体验着天旱的痛苦。黑爷看到了农民的不易,大发慈悲,当晚就下了一场透雨,农民因此获得了大丰收。

(二)黑爷庙的建立

雷王保,又名盖国大地黑池龙王,即黑爷,是汉族民间遵奉的护国保民,润泽万物的神明。

少年时期的雷王宝聪慧过人,对医学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他将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为穷苦人家治病时分文不收,在富贵家庭施药医病时也仅仅只收成本费。医德高尚加之技艺超群,使雷王宝迅速在人民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称赞为神医。

(三)黑爷庙会祭祀活动

(1)烧香许愿。

按村里的习俗,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有祭祀活动。尤其是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最为隆重。善男信女会在这期间打扫寺庙,摆供品、烧香。人们将自制的年货摆放在供桌前,日夜灯火通明,香火不断。

(2)求雨

求雨即为祈雨,是农耕社会背景下村民在生产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种巫术行为。通过求雨,祈求上苍来保佑明年麦穗两歧,国泰民安。

1)洞中取水

遇到干旱求雨时,每家会派一人跪上一柱香的功夫轮流祈祷,并派人去峰峰黑龙洞取水。到洞后,求雨者跪下烧香许愿,地上放一陶瓷瓶,待石洞水滴入瓶中,求雨者再将瓶顶到头顶返回,在返回路上会有人接应,人歇瓶不歇。

2)设坛祭祀

返回庙后,将瓶供奉在供桌上,供桌上摆满各种祭祀品。村中男女老少全部燃香跪拜,跪拜期间在心中默默祷告,许愿。结束后把香烛插在香炉中,香炉中的香火不可以中断,需要有专门的人负责照看香火。降雨后,村民会为黑爷庙请社戏还愿,他们将椅子放在台下中间的位置,在座椅正前方烧上三柱香,三乡五里村民赶来看戏,共庆丰年。

二、以黑爷庙为中心的地方民间文化信仰

民俗庙宇是中国乡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空间以黑爷庙为中心轴,再由民族文化,民间艺术表演以及民众商业活动等众多元素共同组成,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

在黑爷庙这片土地上多是以信仰和文化的交融为主。黑爷的本质功能是祈雨,而烧香许愿、祈福则是源于地域文化信仰的民间祈福活动。这些祈福活动诉求着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离不开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以黑爷庙为中心的地方文化信仰的转变

(一)由“祈雨”到“祈福”-黑爷信仰功能的泛化

黑爷庙原本只是人们进行求雨的场所。过去人们希望风调雨顺,年年是个丰收年,当这一愿望得到满足后,人们又有了新的期望。在乡民的生活中,黑爷庙的职能由“司雨”这一单调功能转化为“施财运、保平安、求吉祥”等多重功能。黑爷由单一的祈雨日益转化成一种给人希望,为民祈福的对象。这种转变在乡土文化中对乡民形成了一个心理庇护的作用。黑爷的功能由一变多,实现了泛化。

(二)黑爷庙文化信仰转变的成因

(1)文化信仰转变的内因需要在当地居民身上一探究竟

从前,在比较偏僻的传统村落中,人们根据各自的信仰来举办一些日常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艺术只是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依附着仪式而存在。在现代生活中,艺术往往是一种以娱神之名而娱乐人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民间信仰艺术中融入现代流行因素,从而使得娱乐信仰的形式更加流行。当地村民的文化信仰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转变。

(2)文化信仰得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对当地寺庙的影响。经济决定文化,但反过来文化又是对经济的一种反映。当前社会,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的思想更加独立多样,地方文化信仰也日益世俗化和民族化。

(三)黑爷庙文化信仰转变的结果

明朝初期,在农耕生产生活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庙会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多的是依靠科技的进步。寄希望于神明不再成为村民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而只是村民的一种心理安慰。村民的信仰也從“求雨”发展成为现在的“祈福”,物资交流会也在时代的变革中发展为庙会主要的形式之一,促进了村落经济的发展。

四、黑爷庙文化信仰转变的意义

民间庙会的出现与传统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村落由封闭迈向开放,传统庙会的地方环境和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庙会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开展进行,从而满足新一代人的文化需求。在此过程中,既要注重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又要加入现代流行元素,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绽放新的璀璨光芒。

参考文献

[1]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文化研究,2004(2).

[2]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民间信仰与传统乡村社会.史学理论研究,2010(1).

[3]方李莉: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江西大学学报,2011(3).

作者简介:李佳冉(1996—),女,汉族,河北邯郸,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国画。

猜你喜欢

祈福庙会信仰
信仰
新年智慧庙会
漫画
元宵节,逛庙会
庙会经济
拍马祈福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为飞行祈福
闹中取“景”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