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素描与中国画之我见

2020-01-03周帅帅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国画创新发展

周帅帅

摘要: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给我国的国画创作带来了不一样的创新,尤其是国画对素描的引入,其影响深远。针对国画对素描的引入,有些学者认为西方素描是中国画的基础;相反,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恰恰是由于素描的引入而使中国画的发展陷入桎梏,着重强调中国画不同于西方艺术,坚持“去素描化”。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针对中国画所面临的桎梏,中西结合的艺术不失为创新发展的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中国画;西方素描;创新;发展

一、中国画与西方素描辨析:

素描是西方绘画艺术风格中重要的一种,对于西方绘画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无论是西方油画,还是中国画,它都是提倡以自然为师,观察自然,主张从大自然中来获取灵感,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解读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中西绘画都是将大自然中的客观物象的外形来作为灵感的源泉,通过由表及里的深入的分析对象,进而把握对象,掌握对象的内在规律。因此,对于形的把握,不仅是我们学习艺术的基础技能之一,也是我们学习艺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中西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中国画而言,许多画家将笔墨作为学习的基础,通过对传统画家的笔墨的一些程式化的练习来把握其中的造型并且将这作为对大自然中的客观物象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的体现,这种模式无疑会暴露出一些弊端,学生只能够麻木的画出对象的特点,缺少画面应有的生气,活力,气韵等特点,正如前面所讲,客观物象它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被画家描绘在画面中,而是经过画家的主观构思,加工,取舍之后所呈现的一个带有画家情感,风格的物象,因此,通过对传统笔墨的程式化的学习,并不是非常精确的对客观物象的客观描写,也不是带有个人情感的宣泄,这必然导致不可能精确的表达物象的外形,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形,只不过是达到一种程式化表现的程度。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素描依靠透视,解剖这些具有普遍性,公理性的造型规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能体系表现自然万物,对于中国画理解,表现自然所需求的基础能力而言,素描是能够承担这个重任的。

针对中西方绘画之间的差异,我并不反对在中国画中融入素描,但是,我认为,相对于西方式的光影素描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造型特征而言,将光影素描转化为线性素描是非常有必要的。线性素描作为一种新兴的中西融合的绘画语言,吸收了西方的造型观,舍弃了光影等表象,兼具了中西绘画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对客观物象进行主观表达的造型方法,线性素描要求画家在写生的过程中主体要感受对象的精神状态,即使是面对同一个物象,不同的塑造方式是会产生不同的形象,运用线描的疏密,粗细,虚实来表现物象的结构;线性素描也要求学生对于客观物象进行大胆的概括处理,能够抓住对象的形象特征,注意线条的疏密,长短,粗细,虚实等对比,以此达到顾恺之所谓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的“传神”效果。其次,通过线性素描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意到,笔不敢到”的境界,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很好的理解中国画的造型规律,通过线条的节奏感和形式感来抓住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从而表现出对象的内在气韵;最后,我也认为在中国画中融入线性素描也有利于加强我们对于书法的学习,在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中,赵孟頫就曾提出了“书画同源”这一说法,书法线条与中国文人画在运笔方式以及表现形式上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其中也蕴含着画家的情绪,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意境。

二、中国画中融入素描的意义

首先,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经历了激烈的分化与变革,因循守旧,恪守古法的画风虽然仍在延续,但是已经失去了活力,我国艺术家纷纷借鉴西方绘画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技巧进行创作,旨在突破现有的绘画形式,尝试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来更深层次的挖掘和表现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例如将西方的透视融入到中国画的造型创作中,这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改革和超越。东西方艺术各有其特点,而且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吴冠中先生一直致力于寻找西方绘画的优点来融入到中国画中,他所追求的并不是完全西化,而是希望能够调和中西方艺术来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艺术来改变当下中国画发展所形成的固定的僵化的技法程式。

其次,将素描引入中国画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中国画教学方法和完善中国画的教学体系。中国画以意象表达为主,意象性的传统程式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但是是有局限性的,也是比较随意的;但是西方绘画教学则更系统,全面和科学,尤其是在透视,素描和色彩方面更是如此,西方的这些绘画理论体系早已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在中国画中引入素描能够强化对对象的精神面貌与特征的表达,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语言。

最后,中国画是不断发展的艺术,艺术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艺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清代石涛就曾经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如果只是一味的固守中国画的传统方法,即使可以达到和古人那样的绘画,但也是貌合神离的赝品,这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其次,中国画是不断发展的艺术,那么评判中国画的标准理应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新的内容,以古人的标准来衡量现代人的艺术,这岂不是违背了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岂不荒谬?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固守传统,不肯吸收优秀的文化艺术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那么,终将会落到一个被动,落后的境地,被世界所淘汰。其实,任何一种艺术,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学会吸收外来文明,例如,中国文化就受到佛教文化很大的影响,并且两种文化不断的交流碰撞,融合,最后获得共同繁荣发展;林风眠,吴冠中,徐悲鸿等都接受过素描训练,才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发展了中国画。

三、总结:

其实,反对中国画引入素描的一些学者,着重强调中国画与西方艺术的不同,完全将中国画与西方艺术割裂开来,只是看到中西艺术的差异性,而忽略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他们认为传统的笔墨是中国画的主体,是中国画的根本所在,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古人的传统的笔墨才能够传达出中国画的精神内涵。我认为,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应该在承认中国画自身特点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着重积极思考现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问题呢?我们不否认,中国画的傳统笔墨有其独特的精神指向与审美意义,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今的社会环境与古代的社会环境相比较而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停留在原处,不肯接受先进的文化,一味的学习古人传统的技法模式的话,那么,必将导致中国画的发展走向死胡同,与时代脱节,最终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只有学会审时度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打破旧有僵化的传统模式,并且能够宽容,积极主动的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这样才能够创造出与现代文化环境相和谐的文化艺术,才能使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展现出中国画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瞿大明.《谈中国画造型基础训练中素描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4.

[2]何晨虹.《探究线性素描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大观.2020.

猜你喜欢

中国画创新发展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