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荀子的“性”与“伪”

2020-01-03周皓康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礼义荀子圣人

在儒家的人性论中,荀子的人性论观点显得格外的不同,与孟子主张“人性善”相对,荀子主张“人性恶”。但是荀子主张的“人性恶”似乎又与通常认知中的性恶论有诸多相异之处。那么荀子主张的“人性恶”是什么?要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荀子·性恶》文本中的一个词“顺是”说起。

一、“顺是”以为恶

荀子在《性恶》中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这段话可以这么理解,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嫉恶”、“好声色”。这一点从“生而有”中可以看出。“生而有”就是生而具有,而“好利”、“嫉恶”、“好声色”虽然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但是在最初的人性中只处于潜在地位,并不过于外显。之所以能够使“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以及“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在于“顺是”。

“顺是”可以理解为放任这样下去的意思,放任人性,就会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等,这是荀子对人性的基本判断,也是性恶论的基本内容。在荀子看来,潜存的人性本身并不是恶而是一种生理欲望,人之欲望“欲多而不欲寡”(《正论》),而现实中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富国》),在这种情况下,“顺是”而不加以节制,就会导致恶的发生。因此,可以说荀子的“性本恶”并不是所谓的人性恶,而是性的表现超出了礼义的规定和限度才是恶。那么在荀子的观念中,有什么可以“打断”人们的这种“顺是”的恶,教人为善的呢?在这一点上,荀子提出的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伪”与“化性起伪”

在理解“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之前,首先需要理解荀子对于“伪”的界定。

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恶》)“伪”指的是人们后天的实践和修养,且只能是后天形成的那部分,“伪”是制约人性的礼义。而“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在说,当人之性恶成为了前提,那么“偽”就是善。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起伪化为善,是因为这种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所以说,性不能创造,但是可以化,可以改变。人性中的生理欲望的不受约束是恶的来源,想要建立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只有人为地用圣人教化和礼乐之道引导,使人重归于善。那么“伪”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对于“伪”是如何产生的,荀子认为“积虑”为伪。他说“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性恶》)、“故圣也者,人之所积也。”(《儒效》),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积”和“虑”来达到“伪”,“积虑”也就是“化”。荀子说“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恶》)、“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固生于人之性也。”(《性恶》)因此,人们通过“积”从而对于性的“化”才有了圣人的存在,是后天的存在。当没有“伪”这个概念时,由于“人性恶”的缘故,善和礼义似乎无从谈起。但当“伪”出现,使人们可以起伪化为善时,善似乎成了可能。“伪”是圣人与众人不同的原因,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所在。

那么荀子又是如何处理并不是人人都是圣人这个问题的呢?对于这个问题,荀子说“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则未必然也。”(《性恶》)他认为化性起伪确是人人可为,但人性中的生理欲望使得一些人并不能约束自己努力修善,这么一来便不能成为圣人。所以“伪”就是道德礼义对人性的改造,人们通过道德约束自己的“性”,不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通过后天的善的修行,使得自身“积虑”成圣。

三、“化性起伪”如何实现

“化性起伪”是荀子性恶论的核心。人性本恶,“顺是”使得“悖乱”产生,“化性起伪”就成了修养人性,治理国家的必要过程。“性”与“伪”之间也存在着分合两种关系。

(一)性伪之分

《荀子·性恶》说:“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批判孟子不知性伪之分也,孟子认为人本性善,在后天的教习中将善不断扩大,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荀子却说人的天性中是不存在礼义仁善的,这是后天的“伪”形成的,人的礼义善德是后天教习的结果。性伪之分其实就是将天生与后天完全区别开来。

(二)性伪合一

性伪合一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说人在后天的教习中完全摒弃了天性,成为一个圣人。“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礼论》)由这一段话可以看出,“伪”是对“性”的改造,没有“性”,“伪”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当性伪合一,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人突破了天性中的物质欲望,在社会生活中以合乎礼义道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求。而所谓的“合”也就是指的“化性起伪”。

(三)如何化性起伪

一是礼义规范。

荀子对“礼”十分重视,且荀子所讲的“礼”往往与“义”结合起来,谓之“礼义”。“礼”是一个总名称,核心内容就是“义”,在先后顺序上,荀子认为义在礼先,先有仁义再谈礼。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修身》)对荀子而言,人性如果顺其发展,天生有变恶的倾向,而礼义就是为了改造人的本性,消除不符合礼的言行的工具。正是礼的规范,人们才能成善致知,社会才能正理平治。荀子的以礼化性,正是此意。

二是博学笃行。

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学习,他认为人性天生有恶的趋向,如果不依靠后天努力学习,礼义便无从谈起,唯有学习才能使人们实现成为圣人或者君子的终极目标。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儒效》)。因此,社会才出现了士、君子、圣人等层级差距。

当然荀子所认为的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一点在荀子的《劝学》中表达得尤为彻底:“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这也同样符合荀子“积”的理念。他认为只有这种长时间的“积伪”才能达到“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境界。

四、“顺是”假设下“化性起伪”的局限性

在上文中,荀子为了打断人性的“顺是”而提出了“伪”的概念,并且对“性”与“伪”的关系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了“化性起伪”的结论。但是,早在荀子之前,孟子就在《孟子·滕文公上》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恒产”即长期恒久占有的财产。“恒心”,指有坚定的仁义之心。孟子的意思是,普通老百姓给他能够长期占有的财产,他们就能够安下心,讲仁义。否则就会觉得朝不保夕,只图眼前利益,从而无所不为。这与荀子的“顺是”假设并不一致。荀子从“顺是”假设论证出“性恶”,面对的是人类社会的“最坏情况”。孟子曾用经验论证的方法试图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比如“孺子将入于井”,虽然并不能得出所有人都有恻隐之心的结论,但哪怕只有一部分人,也足以驳倒荀子认为的人的善全部来自于后天之“伪”的观点。

事实上,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样,其论证都是不充分的,片面的,因为人性的善恶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不能依靠单一理论来解释。但这并不能掩盖荀子在文化上礼崩乐坏、政治上诸侯蜂起、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大动荡时代,用“性恶论”为儒学创立了一种新的思路,也通过“化性起伪”的理论提醒统治者看到礼法的作用,看到社会道德的逐渐弱化和丧失,要求统治者在治国时既要注重法度的约束作用,也要注重礼义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作用,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秩序的稳固作出了巨大贡献。

參考文献

[1]孟子.《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荀子.《荀子》/张觉校注[M]. 湖南:岳麓书社,2006

[3]荀子性恶论的内在理路和思想意义[J]. 张欣.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荀子论德性如何向善[J]. 陈光连,黄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5]以善说性抑或以性说善——孟子性善说新解[J]. 廖晓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3)

[6]荀子的善恶观[J]. 龚彦萍. 华夏文化. 2014(01).

作者简介:周皓康(1996),男,汉族,江苏阜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礼义荀子圣人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非暴力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麟溪水长流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