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01-03何雪惠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论实践初中数学

何雪惠

摘要:生态课堂是一个学生充满学习欲望,主动求知并积极学习的课堂,以学生为主角,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与过去那种被教师“霸占”的课堂完全不同。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生的体验性更强,参与度更高。本文将围绕构建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的理论和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理论;实践

引言: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了,才能将知识内化,变为自己的财富和积累,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只能掌握浅显的理论。然而这样的问题却是在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构建体验式的生态课堂需要扎实的理论依据为基础,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实践。

1.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的理论构建

目前对于生态课堂的构建理论,教师们有两个层面的理解。首先是从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的,认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和交流,达到自主学习状态。另外一种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只有在符合自身学习规律的状态下才能自主学习,这是构建生态课堂的一个要素。我认为,成功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教师既需要从经验出发,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规律,率先打下生态课堂构建的理论支撑。

1.1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的体验要素

学生是生态课堂上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判断生态课堂是否已经成功构建,需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最终收获。如今我们对传统灌输式的教育进行否定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否定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如果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说明课堂已经具备了“生态”的特征,如果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获得快乐和满足,甚至期待下堂课的到来,那么基本可以说是成功构建了生态课堂。在生态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定是丰富的,学习热情一定是高涨的,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些都是生态课堂构建的基本要素。

1.2以学生体验驱动生态课堂的发展

体验式的生态课堂构建, 意味着体验对于生态课堂而言是一个有效的驱动因素, 这是一目了然的关系。有研究者指出, 只有当体验真正发生时,学生才会将自己的本体与学习对象这一客体有效联系起来。譬如说学习“梯形”这一相对特殊的四边形,学生会下意识地到自己的经验体验中,或者说到生活中(实际上也是自身的经验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加工)寻找“梯形实物”,然后通过“数学抽象”以形成数学意义上的“梯形”, 只有这一体验过程真正得以发生时,梯形的数学定义才有可能真正为学生所把握。因此, 体验之于生态课堂来说,就是一个最为必要的条件[1]。

2.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的实践探究

在笔者的实践中,曾在多个课堂或某一个教学环节中尝试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情境, 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态化。这里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首先要说明的是, 选择这样的一个内容作为范例进行分析是有挑战性的,因为从内容角度来看,有许多更加容易设计数学活动的内容可以举例,但在笔者看来,这一实例可能更能够体现体验式生态课堂构建的技术含量。这是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生成来认识其性质的教学内容,因此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生成就是本课体验的一个重点[2]。

从传统角度来看,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可以让学生运用在正比例函数图像中学过的描点法来获得;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如果此环节中教师的指导过于明确,学生的学习有可能陷入根据教师指令被动操作的境地,那就谈不上生态。因此本环节设计的主要思想是:让学生主动寻找反比例函数图像生成的办法,并在自己选择了方法之后通过对自主努力所得图像的分析中,获得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认识[3]。

首先,直接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反比例函数,本课我们想获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认识其性质。大家先自主思考一下,如何获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呢?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的思维过程 (实际上就是“体验”中的“以心悟之”) 就展开了:他们首先要回忆曾经学过的函数图像,如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从而认识到函数图像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根据函数画出来的线。这个时候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而言,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象可能会自动出现,而相应的作图方法也会逐步清晰;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或学困生而言,可能更多地在图像这一概念本身上重复加工。因此, 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合作的主要着力点就是——此前学过的哪个函数的图像是怎样作出来的?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他们能够自发地互通有无,同小组的一个学生提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怎样作出来的” 这一问题时, 就立即有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示。有了对学过的知识的自主回忆,有了后面合作过程中的自然交流,学生的学习就处于高度生态的状态,此时教师的作用只是适时点拨与提醒,没有刻意地讲授与引导,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生态体验的过程。更有价值的是,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绝大多数小组自发地过渡到了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探究中。不少小组的学生自发地选择了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如y=2/x等, 尝试在直角坐标系上通过刚才自主合作过程中获得的方法去作图。更可喜的是,不少小组选择让基础中等或较弱的学生去作图,因为在部分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构建出了作图的方法,他们要做的是让组内其他学生形成这一能力。而在图像被成功作出之后,再去认识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过程,与刚才探究得出作图方法的体验过程是基本相同的。这样,学生就在真正的体验过程中,完成了对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的构建,课堂的生态也体现得非常充分。

3.结语

构建初中数学体验型生态课堂是切实可行的,拥有充足的理论依据。打造出这样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渴望的一种新型学习体验,教师必须致力于达成这个目标,并围绕理论和实践展开充分的摸索。现如今,我们距离这个目标的距离不断被拉进,只需再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定能够完成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洪超.构建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17,000(032):30-31.

[2]李春蓉,黃双辉.构建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理论与实践探讨[J].明日,2019(21):0139-0139.

[3]董霞.初中数学"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4(4):36-36.

猜你喜欢

理论实践初中数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