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家庭中教育模式对高职学生影响的探讨

2020-01-03陈烜华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专制

陈烜华

摘要:原生家庭是每个人人生成长的起点,家庭的教育模式对个体的影响也非常大。本文主要列举中国传统教育下典型的专制型斥责型家庭和溺爱型家庭的两个个案,探讨原生家庭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并提出处置的方案。

关键词:专制;斥责;溺爱;自私

不同的原生家庭对高职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对小孩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同时又充满着专制和斥责,培养出学生自私却又充满依赖的性格,无法独立面对问题,甚至逃避问题。下文通过真实案例,主要探讨我国最典型的专制斥责型家庭和溺爱放任型家庭,对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同时对家长的部分错误行为进行矫正和探讨。

一、专制斥责型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专制型的原生家庭中对子女教养持支配和拒绝态度。这种教育模式的特征为:父母在理性控制方面较差,强制性较多;对孩子的慈爱、温暖较少;不鼓励孩子与父母有不同看法,过多干涉和禁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态度简单、粗暴、不通情理、不民主;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孩子的爱好、兴趣,限制过多。

本案例中的学生A学习认真,成绩优秀,愿意和班级同学交流,但交际能力严重欠缺,自信心不足,行为偏执,教师眼中的好学生,听话乖巧,同学中的怪人,家长中的逆子。

本人原以为学生A家庭和谐,但实际学生A和家长的矛盾却比火山更加激烈。最大的冲突点表面上在于学生A希望复读,考一个自己理想的学校,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生家长则认为家庭条件所限,先工作后可以读夜大,但深层次的问题是交流和沟通的缺乏。现摘录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基本评价和学生对家长的看法,以学生和其家长的原话来陈述,更加客观体会家长和学生A在原生家庭中的状态。

“我家孩子让我伤透了脑筋,真是恨铁不成钢。我说家庭比较困难,我身体也不好,办了病退,她妈妈也退休了,为了家庭又去找工作。孩子有什么要求我们都答应,他生病,我們就让他看医生,医生要动手术我们也同意,但最后我们都替他搞定了,又出尔反尔不想动手术了,花了这些钱都打水漂了。我自己现在一身病,不敢看,看了就要住院,可是家庭条件不允许我住院。我们家儿子能力不行,动手能力差,自己不会处理问题,有一次我给他钱买东西,钱丢了,他看到了捡钱的人,让人家还给他,可是人家就是不给,最后哭着回家,我说你自己都处理不了这些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太差了。到了家里,东西都乱放,吃饭也不准时,我们吃饭,他就要睡觉,我们吃完,他就来吃饭,平时我们两个人吃饭节约点,随便吃点就可以了,可是给小孩总要做两个菜,但是他挑食,所以我们晚上吃饭都不知道哪个菜该吃,哪个不该吃,都不知道要吃什么,而且吃饭就吃一点点,太挑了,外面食品不卫生不干净,但是他就是说家里的饭菜不好吃,晚上还要点外卖,浪费钱。他就晚上故意不吃饱,然后晚上可以点外卖。晚上吃了也不整理,把我们收拾好的房间弄的乱七八糟,我真是受不了我的小孩了,这小孩是我前世欠他的。作息和我们也不一样,我们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他却晚上很晚都不睡。我们不是有钱家庭,他一个月要花一千多,怎么可以和有钱人家比,真是的。他这个人能力不行,几斤几两我知道,想要专升本,想要高复重新高考,能考的上吗,当初公办高中差几分,读了民办高中。其他老师和你一样说他蛮好,其实他在家里和在外面就是两个人。说要打工减轻家庭负担,可是打几天工就不打了,做事情没有任何耐心,现在可以做家教,但他做的长吗,就他这个能力什么事情能够坚持。你们老师说他好,也就读书稍微好一点点,其他的根本不行,我真是伤透脑筋了。老师你一定要说服孩子不要高复,他不懂事,不体谅我们,我们只有让你劝我们儿子啦。”

“老师,我其实没有乱花钱,我的生活费是加上交通饮食手机和同学交际后所有的费用,我很少或者几乎不买贵重的东西,穿的用的都是便宜的。我能体谅父母,所以我去打工,但是我不想去服装店和肯德基之类的打工,这样的打工我觉得收入不高而且没有技术含量。我努力通过了家教的面试,但是做家教的一般至少是本科,我都是大专,所以我要考本科,我想尝试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氛围。我高中的同学,高考没有我分数高,可是复读后直接考了一本,所以我觉得我也可以考的上的。我想学语言类的专业,可是全日制的专升本,必须专业对口,但是对口专业的课程我也没有学过,我觉得我高复更有机会。家里的饭菜我是吃的,我是挑食的,家里的饭菜做的真的不好吃,可是晚上我点外卖确实是因为饿了,我才会去点。 我觉得毕业后本科找的工作或者升迁一定会比大专好,所以我倾向于高考,人生能有几次拼搏呢。我觉得我读书还可以,但是我能力不行,不可能像学生C一样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我只有学历高一点,读书读的好一点。我的意见他们(父母)一定听不进去的,我爸爸还好点,我妈妈我还没有开口就把我的意见否决掉了。”

以上就是典型的专制斥责型原生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学生,根据满满负能量的父亲评述和学生不成熟的自我评价,现分析原生家庭出现的问题和比较好的处置方式。

1.爱的表达出现问题。本案例中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满满爱,但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这种爱中家长高高在上,都是以家长观点作为结论来评判,爱中只有斥责,只有不满,只有看不惯,没有相互的尊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保持昂扬的斗志实属不易。减少斥责,增加信任,放低姿态,多多鼓励,才是爱的正常表达模式。

2.父母教育模式没有随学生的成长而做有效的调整。在这个冲突中,学生A是在成长,学生A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管成熟还是不成熟,敢于表达自己,只有在原生家庭上的反思和抗争中,孩子才能慢慢长大,才能成为真正意思上的自己,而且学生A的反抗和逆反期是在正常逆反期没有爆发后的延迟。但该父母都用一贯的专制斥责教育模式进行压抑,没有跟随学生A的成长进行灵活变通,导致家庭矛盾的升级和对抗。

3.只看到小孩的缺点,没有去好好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父母的眼中学生A就是一个逆子形象出现,其实孩子也很省吃俭用,也知道打工来分担家庭的困难,同时利用自己学习的优势,通过了很多大专同学不能通过的家教应聘,但是父母拿以前服装店打工的失败来讽刺学生,并预言学生A家教失败的必然性。该父母合理的处置方式应该把现在学生家教的打工,看成对他的人生历练,应该鼓励,即使学生A失败,家应该作为港湾,去包容,去一起总结,而不是最后一句“你看我说的对吧,你就是没有毅力”,来显示自己的伟大和先见之名,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孩子更自卑,更缺乏信心和斗志,同时更加的逆反和对立。

4.要把小孩的失败作为成长的历练,而不是斥责的舞台。如果小孩走路,不小心踢到了桌角,学生A父亲的表现一定是斥责为什么不长眼睛,踢到了桌角,虽然这让他认为是对孩子的爱,通过斥责让孩子记住。但是小孩现在是踢到了疼,需要的是被关心,学生A家长的做法应该是先询问伤到哪,有多疼,和小孩感同身受,然后在情绪感受到爱的关怀后,去询问刚才发生了什么,这时候学生会很自然的承认自己走路不小心,以后要注意,在自我察觉的同时感受的到的是正面的满满的爱,这样才是有效的沟通,才不至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成了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同样在该案例中学生A丢钱被他人捡起,他人就是不还,孩子都在哭泣和无助的情况下,首先应该感同身受,了解小孩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在情绪的安抚和平稳后,再商讨如果以后遇到怎么办?这时候孩子就会有反思,就会有成长。而只会一味斥责学生没用,只会让学生A加强对自我的不认同,自我自卑感的增强,同时缺乏了自我反思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5.只要和父母理念不符的问题都是小孩的问题。随着学生A的成长,当生活习惯和父母有冲突的情况下,都是学生A的问题,家里的东西乱放和不做家务都是学生A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形成现在的习惯。在大学前的时光就是读书,什么不用管,但现在却要一下子建成罗马。作息时间上,也必须和父母一致,在强行压制下,学生A的逆反情绪升至高点。学生A在成长,而父母用同一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待。对孩子的晚上点餐的问题,也只有斥责,只认为浪费,只站在父母自身的思维面上,完全忽略学生A的感受,越是斥责,越是强化学生A的观念。

综上所述,专制斥责型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对爱的表达就是斥责,就是自己意识形态的强加,就是当自己观点和学生A观点和习惯不一致时候,学生A必须完全屈从于父母的观念,孩子必须是父母的自己臆想的那个影子。学生A在原生家庭影响下,自卑情绪的蔓延,自我不认同的观点在父母的不断斥责中强化,学生A在自己身心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只有用强烈的方式进行抗争,来展示自己的成长。

二、溺爱放纵型家庭模式对学生的影响

溺爱放纵型原生家庭中父母把儿女永远看成长不大的孩子,尽量为小孩做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同时当小孩犯错的时候,一味的妥协退让,包庇纵容。

本案例学生B,学习较差,自制力不强,迟到旷课,性格中偏执且自负,自私自利。学生的小霸王,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学生B可以说是问题学生,旷课迟到考试作弊,学校处分已经累加至留校查看,甚至完全可以开除。因此,和学生B父母沟通交流几乎到了每月一次,因此对学生B的家庭和学生以具体事例呈现。

1、家庭环境中父爱缺失,母爱溺爱,过分包办。学生B的家庭中,在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母亲,父亲在家庭教育角色中缺失。因此沟通只能以母亲为主。在学生B母亲眼中,学生B一无是处,说不出一个优点,最多最频繁的话就是他很幼稚,什么都不懂,希望老师帮帮他。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小孩存在依赖和自卑的性格,同时对自我认知不足。

2.自尊心極强,忽视他人感受。学生B交付学生医保,在其他学生都已经上交,班长的天天催促声中,仍然天天忘记。最后只有本人亲自出马,叫到办公室后,学生马上情绪化的反映老师我不交了,在陈诉下利弊后,学生B表述也香蕉但要明天,因此本人替学生先交了,该生口口声声说老师我明天还你。但是这一等就是一个月,然后催促一次又一次,学生又信誓旦旦的表示明天一定还,在半年的艰苦斗争后终于收到了学生B的欠款。

开学第一天的报道,学生没有到来,确认学生情况,因此给学生B电话。学生B回音,本人在打工,在提到需要以旷课处理后,开始大吼,然后直接挂掉电话。在和该生的微信交流中不小心打错的该生名字,直接通过微信表示出强烈的抗议,自尊感其强,受不得任何委屈。在住宿的生活中自己的东西很少和同学分享,但吃用其他同学的物品感觉天经地义,对宿舍产生的电费等费用置之不理,从而造成宿舍关系紧张。通过以上行为习惯可以分析,该生自私自大,忽略他人感受,但自尊心极强。

3.母亲过分的溺爱和保护,对该生的错误采取包庇和纵容。学生B为改掉旷课的习惯,选择住宿做为解决方案。在办理完系部所有住宿程序后,却没有向宿管办报备,第一学期家长给的住宿费也自己花掉,没有交往财务,第二学期宿管办电话给本人催款和办理手续,在经过本人多次催促后,却欺骗敷衍本人已经交清住宿相关钱款。但宿管办仍然电话催促,最后只能和母亲交流,东窗事发,发现第一学期住宿费也花掉,刚开始学生B母亲感到愤怒,然后接下来的日子尽然反转,说真可能自己忘了,想替小孩隐瞒相关的事实。最后,来本人办公室帮助催促小孩办理相关事务,并在办公室没人情况下,信封中夹带现金希望老师帮忙善后。学生B家长的溺爱纵容和包庇行为,是小孩形成的骄纵的个性的推手。

4.对小孩的妥协和退让,形成学生自大、自私和刚愎自用的性格。在和学生B的母亲的交流中,B学生母亲对于小孩的问题感到痛苦、郁闷和彷徨,但提到要求母亲和学生B交谈时,母亲总是带着恐慌的情绪,最多的一句,等小孩子心情好了我和他谈一谈,这样他可能还能听的进去。还对于我提出和父亲的交流,母亲的第一反映总是不想我电话给B父亲,B父亲对这些问题直接就打,孩子现在长大了,则变成了打架。学生B打工的钱从来没有给过家庭,而且生活费是一直照给,对于学生B钱花去哪里,也说不清楚。母亲的一味妥协和退让,让小孩毫无顾忌,并逐步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综合以上信息,学生B刚愎自用,自负,自尊心极强,同时忽视他人的感受,较自私自利,自制力较弱。从以上交往的实例中可以明显看出,原生家庭B母亲对学生B照顾的无微不至,事事都替学生B做好,认为学生B不懂事,单纯,骨子却里充满了对学生B的不信任感和强烈的教育挫败感。学生B的性格形成完全是在过分的溺爱中,过分的包办,母亲过分软弱,同时又不敢直面学生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B变的有恃无恐,越来越蹬鼻子上眼,最终慢慢的形成了霸道自私的个性。

在放纵型溺爱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是仍然保持着依赖,自卑,任性的三种最典型的个性。首先依赖,在亲密关系中,无法独立,通过与他人的共生,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从一开始依赖家长,到慢慢依赖配偶,到最后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只关注自己,只对自己的依赖对象提出要求,让依赖对象关注自己,但却依赖对象的感受视而不见。其次是自卑,一旦离开依赖的对象,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但对于自私自大的他们无法接受这种个性,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最后就是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的个性,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学会,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这也导致他们容易沉溺于电子游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在电子游戏的世界里,他们的愿望才能立即得到满足。

三、原生家庭教育模式的探讨

在本文中,学生A处在增加话语权,开始独立自我的过程中,学生B已经在家里称王称霸,不同的家庭下形成了两个完全不一样性格的学生。反思我们原生家庭的教育,做如下的探讨。

1.教育的互相尊重。学生A家长高高在上,认为学生A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和家长想法做法一致,学生B家长认为小孩子幼稚,不懂事。两个原生家庭的家长都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有基本的尊重。记得带女儿去日本的时候,在名古屋水族馆,日本的妈妈们和孩子聊海洋生物的时候,都是蹲下来和孩子一般高的情况下,慢慢的细讲,那种平等和尊重让人记忆犹新。在环球影城由于下暴雨,游玩的项目必须等待,工作人员蹲下来和我女儿互动了半小时,在游戏重新开始时,才起身离开,那种发自骨子里的尊重和平等,除了让人感动,更让人反思。

2.教育模式的合理使用。学生A家庭属于专制式家庭,学生A的所有行为习惯和人生规划都必须在父母的掌控中,初高中的逆反期延后至了大学开始火山般爆发,在没有鼓励只有斥责的环境中,自卑情绪滋生蔓延;学生B家庭属于溺爱型的典型,对于学生B出现的问题,都置若罔闻,妥协退让,让学生B越来越骄横跋扈,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针对不同成長期的小孩,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是多么的重要。

3.教育目的的探索。不论是学生A还是学生B自理能力都非常的差,生活习惯也不是很好,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家长的教育只围绕着考试的分值,只为着能找份好工作。报刊上某位神童17岁就上了研究生,但最后的人生呢?因为上研究生后,离开父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既然连考试时间和毕业论文都忘记,最后被学校勒令退学。我们是需要好的大学,是需要好的教育资源,但是教育不只是成绩,还有人的人文素养,处理事情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等,但这些在我们的教育中都被延后,被包办,在畸形的追求下,让教育的本质越走越远。

4.原生家庭父母性格对小孩的影响。学生A家庭父母都比较偏执,学生A在家庭环境下,思维习惯也表现的越来越偏执,学生B家庭母亲懦弱,父亲粗暴,学生B的性格越来越趋向去原生家庭当中父亲的形象。虽然性格带有很多天生的色彩,但是原生家庭的父母却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二次成长,这是对自己和孩子的福音。

本文是对高职学生原生家庭的思考和反思,目的是探讨原生家庭影响下家长和学生的困惑、痛苦和挣扎,希望这篇小小的论文能够让学生或者家长有一定的启发和感悟,希望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 邓秋, 唐雪. 原生家庭对学生成长心理健康的影响[J]. 教育现代化,2017(42):171.

[2] 李海春. 原生家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联系[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98-102.

猜你喜欢

专制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的知识分子归途
《雷雨》中的角色两面性
重塑现代之路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专制”与“民主”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1789年的法国社会危机及革命的成熟性
论专制
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