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精准扶贫结硕果

2020-01-03欧金昌黎显赫

广西教育·D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同乐资助农村

欧金昌 黎显赫

“迁建中小学校两所,增加学位5 000个;提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目标;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新增教师420多人,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这份教育发展“成绩单”,对于经济发达的县份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百色乐业这样一个国定贫困县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乐业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发展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性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县实际,认真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县城建起大校园

乐业县城坐落在海拔900多米的群山中,是广西海拔最高的县城。在这个不算大的县城北面,一所依山而建的现代化校园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该县迁建并投入使用不久的乐业县同乐镇中心小学。

“学校占地超过4.5万平方米,其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就有1.7万平方米。”同乐镇中心小学校长田仲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走近校园,只见几栋高大漂亮的校舍依山而建,整个校园掩映在青山之下,铁栅栏围墙内隐约可见在宽阔的操场上嬉戏的学生。

“与原来的老校区相比,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校教师黄滟感慨道,“老校区地方小,学生开展室外活动得分班级进行,现在的室外活动想怎样开展都行!”

“这里投入使用后,县城原有两所小学的招生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陪同记者采访的乐业县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9年秋季学期,该校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原来县城小学的“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目前,同乐镇中心小学在校生2 044人,除了高年级几个班级的班额在50人左右,低年级、中年级的班额均控制在45人以内。

该校的主要生源是本县异地扶贫移民搬迁户子女、附近村屯群众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这么好的条件,我有信心把学校管理好,让贫困群众子女享受更优质的教育。”田仲说。

据乐业县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近年来,该县共计投入2.8亿多元,迁建小学、初中各1所,增加学位5 000个,另外还投入9 345.8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投入9 515.26万元用于购置图书、教学仪器、教育信息化设备等。

在距离乐业县城12公里处的一个村庄旁,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同样引人注目,这就是乐业县同乐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同乐初中)。据校长兰胜云介绍,该校占地面积9.13万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地面积近2.9万平方米,学校按照国家标准化要求建设,各类运动场地、功能室配备齐全,目前共有在校学生2 986人。

“我们实行寄宿制管理,尽管老师们工作压力大一些,但家长们放心。”兰胜云说。目前学校的各项建设基本竣工,各种场馆、运动场、功能室都可以使用,给学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在校园里学得好、生活得好,辍学率也随之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乐业县在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学前教育发展也稳步推进。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4 940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投入1 700万元),实施学前教育工程项目10个,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公办幼儿园10所,实现了每一个乡镇都有公办幼儿园的目标,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入好园。

从“双线四包”到“三线六包”

“我县控辍保学的一大亮点,就是将原来的‘双线四包工作责任制升级为‘三线六包。”乐业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杨秀立告诉记者。该县在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过程中,在原来政府线、教育线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法线,并在原有“四包”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法线领导包乡镇”“政法干警包人”。

“政法系统人员参与控辍保学工作,能解决很多现实问题。”乐业县政法委副书记李榕桂告诉记者。该县政法委充分调动公安、检查、法院、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控辍保学,能充分发挥政法工作人员在普法宣传、法制教育、现场执法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解决学生辍学的深层问题。

“比如我们的公安干警穿着制服到网吧或娱乐场所劝返辍学的学生,或者到群众家里开展控辍工作,能够形成一种威慑和警示,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李榕桂说。

通过充分发挥“三线六包”工作责任制的作用,乐业县控辍保学工作进展顺利,绝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被成功劝返并安心上學。

同乐初中学生姚茂康因家境贫困而一度意志消沉,在七年级下学期时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曾有两个多月混迹于县城的网吧、游戏厅,家人怎么劝都无效。随后,乐业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会同镇政府、学校的有关人员一道,组成工作队前往姚茂康家中进行劝返。

“我怎么都忘不了那一天,司法局的梁伯伯带着好多叔叔阿姨来到我家,跟我讲了很多道理,还跟我的父母谈了好久。”姚茂康告诉记者。经过这次谈心,他深刻认识到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不能太早走向社会,“没有知识、没有学历,只能一辈子打工”。

“现在,姚茂康的情绪很稳定,尽管学习基础差一些,但至少愿意留在学校读书,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姚茂康的班主任明幸玮告诉记者。针对姚茂康的情况,平时明幸玮与科任老师们会给他“开开小灶补补课”,并引导他多参与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更好融入班集体。

“我以后想读职校,学厨师专业,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姚茂康说。

目前,乐业县控辍保学工作已经形成长效机制,全县各中小学校、乡镇、教育局按照“一生一案”工作要求,针对每一个辍学学生制定劝返方案,并在工作过程中填写“一生一案”登记表、收集相关工作图片,分类造册建档,逐级汇总并完善工作台账,每天对数据进行更新上报,确保劝返工作的实效性。

截至10月18日,乐业县已累计从本地、广东、浙江等地成功劝返辍学学生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学生19人已全部劝返,提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学生动态“清零”目标。

给家庭贫困学子

送上温暖

最近,同乐初中八年级学生毛海慧感到很开心,因为有一笔资助款打到了她的银行卡上,她可以用这些钱到县城买些学习和生活用品了。

“600多块钱对于我来说,也能用上一阵子了。关键是自己有了一点零花钱,不用总跟家里要。”毛海慧告诉记者。她来自农村,家庭收入靠父母在家务农或外出打零工,现在能获得政府的资助,心里感到很温暖。

毛海慧所说的这笔资助,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截至2020年秋季学期,乐业县共计发放该项资助7 312.657万元,惠及在校学生133 775人次。

“现在孩子在学校吃午餐不花钱,加上还有生活补助,我们真是赶上好政策了。”同乐初中学生家长岑氏望高兴地说。她与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午每餐4元免费、每个学期获得625元补助,一学年下来就省了近2 500元。“这对于像我这样只能靠丈夫一人打零工挣钱的家庭来说,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级试点县,乐业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实施该项计划,先后投入326.84万元改善学校的供餐条件,加快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确保该项计划顺利实施。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该县8个乡镇共7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现“营养午餐”由学校食堂供餐,惠及学生138 600人次,共计投入资金5 115.46万元。

目前,乐业县各学段學生资助项目均按照上级要求顺利实施,各类资助金额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上。根据该县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秋季学期,该县共计资助家庭贫困学生167 73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72 049人次,发放资助金达16 185.89万元。

除了及时落实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乐业还不断拓宽学生资助项目来源,实施了百色市教育基金会“两特”项目、北京城市学院资助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等教育资助项目,共计资助家庭贫困学生11 041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5 106人次,发放资助金额272.8万元,帮助一大批家庭贫困学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我们每年都会及时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同时不断优化学生资助工作流程,推进信息化管理,力求做到应补尽补,不漏一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乐业县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任人说。

打造一支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

梁凤月今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公招的方式,进入乐业县新化镇谐里村小学任教。入职后,学校给她安排了周转宿舍,还安排了一个“师傅”指导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对我们这些新入职的老师很好,想的也很周到,我们很快就安下心来工作了。”梁凤月说。

乡村振兴、教育扶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都绕不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乐业县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6年以来,该县通过公开招考、定向培养、招聘特岗教师等方式新增教师412人,全部安排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逐步解决了偏远乡村学校教师不足问题。

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乐业县近年来认真落实各项惠师政策: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按偏远程度每人每月可获350—650元,今年投入金额1 986.92万元,惠及教师6 208人;发放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按偏远程度每人每月可获350—650元,今年投入金额2 104.14万元,惠及教师5 286人;从2019年起,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设置班主任工作补贴,按幼儿园小学每生每月6元、初中每生每月10元、高中每生每月10元进行补助,目前投入经费100.03万元,惠及班主任教师788人。

“如今农村教师能享受各种补贴,据说工资全部加起来比县城的老师还高,再加上在农村学校工作氛围很好,我很愿意留在这里。”梁凤月说。

在乐业县的农村学校采访,总能碰上不少从城里学校交流来的教师。逻沙乡中心小学现任英语教师余桂梅,就来自乐业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中英语和小学英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英语基础相对差一些,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余桂梅说。现在她已与这里的学生建立了信任,她有信心把所任教的英语学科成绩提高一个档次。

推进教师交流机制,让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2016年以来,乐业县共计交流教师667人、校长79人,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余桂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她把在县城学校实施的‘361课堂教学模式带到了我们学校,带动了我校教师进一步认识和参与课改。”逻沙乡中心小学校长李照福说。

乐业县把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16年来,该县组织教师共开办或参与各种培训班108期,培训教师11 671人次。“现在农村学校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还是挺多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上去了,我更有信心把农村教育办好。”李照福说。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同乐资助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运河非遗正青春——2021“同乐江苏”大运河非遗分享荟在宁举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欧阳德宪:构建同乐村的“同乐路”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老少同乐
同欢同乐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