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0-01-03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构化康复训练量表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儿童孤独症属于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种类型[1],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动作等一系列行为障碍综合征。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还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预后较差[2,3],对患儿开展早期特殊教育训练是目前世界各地首选的干预治疗方法,其中结构化教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残障儿童治疗的教育训练方式[4]。在我国有关孤独症的研究发展较缓慢,以结构化教育并联合家庭训练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接受治疗的13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给予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旨在探讨其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32例孤独症患儿,2016年3月~2017年3月就诊患儿纳入对照组(63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就诊患儿纳入联合治疗组(71例),联合治疗组中男45名,女26名,年龄在3~7岁,平均(4.32±1.38)岁;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8例,高中31例,初中及以下12例;家庭月收入:≥8 000元22例,≥5 000元37例,<5 000元12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在3~7岁,平均(4.21±1.47)岁;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1例,高中31例,初中及以下11例;家庭月收入:≥8 000元25例,≥5 000元29例,<5 000元9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第 3版) 中孤独症的诊断标准[5];之前未接受过其他形式的训练和治疗;家长自愿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Rett 综合征(RTT);埃斯博格综合症;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其他言语发育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结构化教育,具体内容如下:结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为每位患儿制合定个体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训练、手眼协调、模仿训练、粗细运动、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及社会技能训练、感知、情绪情感等方面。利用视觉提示的作用,结合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将训练步骤记录下来,让患儿更好地理解训练内容的要求。还要根据训练内容的不同合理地安排场地和教具,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完成特定的内容。在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表、标签、文字、身体姿势等方式帮助患儿更好地掌握训练内容;因为孤独症患儿存在理解和认知上的缺陷,要注意保证孤独症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规律;采用结构化教学对患儿进行为期10个月的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周4 d,5 h/d。

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康复训练,a)训练过程中对患儿父母要加强家庭康复训练的健康教育,提高父母对儿童孤独症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结构化训练的指导;b)要注意培养患儿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患儿父母对有关行为障碍的应对能力;c)由专业人员对患儿父母进行评估,对达到规范要求的家长发放家庭康复训练资料,指导家长在家中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未达标的父母继续训练,直至达标为止;每隔2个月返回医院评估一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接下来的训练安排,直至训练完成;患儿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为每天5 h,每周6 d,共10个月;训练过程中家长有问题可以随时与康复人员沟通反馈,由康复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更正,每次训练完毕都要进行记录。另外康复中心每月安排一次家访,并检查家长的训练记录,对于不能按照要求完成的家长进行督促,保证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训练时间也为每周4 d,每天5 h,为期10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采用以下量表进行评估。ABC量表和ATEC量表可以由家长在本院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完成,C-PEP量表由未参与研究对象训练指导的高年资医师完成。a)0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6]:该量表包括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自理能力这5个维度,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b)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7]:包括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这四个方面,分值为0~179 分,症状严重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c)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功能发展评定量表C-PEP[8]:内容包括模仿、感知觉、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手眼协调、认知表现、口语认知这7个维度,病情严重程度与分值呈负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ABC评分(见表 1)

2.2 训练前后ATEC评分(见表 2)

2.3 训练前后C-PEP评分(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 ABC 量表评估分值的比较 分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 ATEC评分的比较 分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 C-PEP评分的比较 分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孤独症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造成的伤害巨大,而且其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训练是常见的首要治疗手段。结构化教育旨在加强孤独症儿童或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或社会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沟通,是一种在残障儿童中使用非常广泛的教育训练方法。其对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用,但同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在机构进行康复训练需要患儿家庭大量的经济投入,而相关研究表明机构治疗费用太高也是一些患儿无法坚持完成康复训练的主要阻碍因素[9]。家庭康复训练是指患儿家长在接受专业医生的培训和指导后在家庭中制定康复计划,对患儿进行各种功能训练,以达到患儿全面康复的目的[10]。由于孤独症患儿临床症状的差异化,需要对其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但机构资源有限,且需长期坚持训练,家庭是患儿最主要的生活场所,父母是患儿最主要的照顾者,将家庭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不仅能降低治疗费用,而且父母可全程陪同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康复训练的完整性。

本研究对联合治疗组患儿给予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在训练前两组患儿ABC量表、ATEC量表及C-PEP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训练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但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的疗效优于仅采用机构结构化教育。

综上所述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早期康复治疗有明显效果。

猜你喜欢

结构化康复训练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