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Ⅰ度子宫脱垂的疗效观察

2020-01-03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仪盆底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1]。该病常伴有阴道前后壁的膨出。分娩损伤是导致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病变也可导致子宫脱垂或加重子宫脱垂的程度。轻症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一般无不适;重症子宫脱垂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常伴有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主要症状为患者自觉有肿物自阴道脱出。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和放置子宫托疗法。近年来,我院采用盆底用生物反馈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Ⅰ度子宫脱垂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来自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Ⅰ度轻子宫脱垂患者18例,Ⅰ度重子宫脱垂患者12例;年龄28~65岁,平均(45±2.6)岁;病程最长1~18年,平均(12±4.8)年。对照组30例,Ⅰ度轻子宫脱垂患者13例,Ⅰ度重子宫脱垂患者17例;年龄32~68岁,平均(48±4.9)岁;病程2~15年,平均(9±2.8)年。两组病例在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2]拟定。症状:Ⅰ度子宫脱垂患者多无明显不适,少部分患者有腰骶部酸痛和下腹下坠感。妇科检查: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观察子宫下降的程度。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 cm,未脱出阴道口,宫体在阴道内。子宫脱垂的分度:我国根据1981年5月在青岛召开的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防治协作组第二次扩大会议的意见,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Ⅰ度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 cm,未达处女膜缘;Ⅰ度 重型:宫颈外口已达处女膜缘,检查时阴道口处可见宫颈;Ⅱ度 轻型:宫颈口已脱出阴道口,宫体在阴道内;Ⅱ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以外;Ⅲ度:宫颈及全部宫体脱出阴道口以外;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符合Ⅰ度子宫脱垂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排除意识障碍、精神病、抑郁症、高血压病患者;排除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嘱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收缩盆底肌肉5 s,然后放松。每次15 min,每日3次。连续煅炼84 d。治疗组采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使用加拿大进口SA9800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前常规行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根据评估报告制定治疗方案,每周周一到周五,每日在门诊行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每疗程10次,连续治疗6个疗程(12周)。治疗后常规行妇科检查,评定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妇产科学》子宫托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疗效判定标准[3]拟定:治愈:治疗结束,所有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子宫位置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较治疗前减轻,妇科检查,子宫位置上移,位置未恢复正常;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未减轻、或者加重,妇科检查,子宫位置未上移或者较前下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2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1,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 例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脱垂是正常位置子宫沿阴道下降而形成。众所周知,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正常位置为前倾前屈,子宫纵轴和阴道纵轴呈90°~100°,腹压增加时,压力作用在子宫后壁,站立时,子宫几乎成水平位,宫颈后移,远离生殖裂孔,不可能发生位置下移。固定子宫正常位置的组织,包括韧带和非韧带结构两种,韧带包括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耻骨子宫韧带。非韧带结构主要是骨盆底。骨盆底前面为耻骨弓,两侧是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坐骨结节,后面为尾骨尖。双侧坐骨结节前缘连线,把骨盆底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区,前三角区即尿生殖三角,向后下倾斜,尿道和阴道由此通过;后三角区即肛门三角,向前下倾斜,有肛门通过。当分娩损伤、先天性发育缺陷或先天性组织薄弱、后天性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无力,子宫正常位置难以维持,使子宫后倾后屈,子宫纵轴和阴道纵轴变为一致,此时,如遇久立、久蹲、持久负重、重体力劳动、腹压增加,腹压直接作用于子宫前壁,子宫承受最大压力,迫使子宫位置下移,导致子宫脱垂。子宫脱垂为进行性加重,Ⅰ度轻型、Ⅰ度重型、Ⅱ度 轻型、Ⅱ度重型、Ⅲ度逐渐发展。子宫脱垂的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放置子宫托法,物理疗法多选用生物反馈治疗。一般地,Ⅰ度子宫脱垂运用非手术疗法,Ⅱ度Ⅲ度子宫脱垂运用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损伤大,尽量不用。所以,对于Ⅰ度子宫脱垂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子宫脱垂,近年来临床发展较快,该方法利用电子装置,把盆底肌活动产生的肌电信号,转化为听觉、视觉或数字信号,加工并提供反馈,患者通过反馈的信息,学习控制神经、肌肉活动和自律性神经活动,调整和维持盆底肌的支撑功能。加拿大进口SA9800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采用生物反馈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原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增加盆底组织的血供,增强盆底肌的肌力,缓解盆底肌肉的痉挛,纠正不正确的肌肉运动模式,协助患者尽早恢复盆底神经和肌肉的功能。对于子宫脱垂的患者,运用盆底生物反馈仪治疗,通过电刺激引发的肌肉被动型收缩-放松的过程,进而强化盆底的肌肉群,同时电刺激还可以唤醒神经功能,加强对肌肉的控制[4]。本研究结果显示,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Ⅰ度子宫脱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治疗仪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