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0-01-03吕晓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依从性

吕晓莉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支气管哮喘主要是通过变态免疫性反应疾病,反复发作性特别明显,病程缠绵难愈。如出现哮喘,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而具有濒死感[1]。从临床最近几年登记的数据了解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已经构成严重威胁。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判断标准。男58例,女44例,患者年龄为44~82岁,平均年龄为(58.1±7.3)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为(6.9±1.5)年。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在两组患者接受相同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基础生活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哮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过敏造成。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找到过敏源,并指导患者远离过敏源。在日常生活中,指引患者注意自身的体质。在患者饮食方面,针对鱼虾牛奶等食物过敏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避免接触,同时指导患者保持合理的饮食。日常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运动。掌握哮喘的预防方法。②环境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入病房后就需要接受系统化治疗。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安静、舒适。在分配患者的时候,注意将其与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分开,预防出现交叉感染。临床表明,居室环境是引发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的主要原因,其中尘螨是主要的过敏源,包括蟑螂和真菌等[2]。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半小时,确保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尽可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为避免引发其他细菌,可在使用空调前进行清洗。被服应使用棉质材料,预防使用毛绒性质的材料,枕芯选择可拆洗的材料,定期更换。通过湿式清扫病房地面与物品表面,以免出现尘螨和灰尘飞扬。病房内避免摆放鲜花,避免使用刺激气味的空气清新剂。③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病情的反复性非常容易增加患者烦躁、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同时患者由于年纪大,怕给家人增添负担,负性情绪会表现的更为明显。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中了解患者情绪状态和心态变化。可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消除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说明治疗的过程、重要性以及可取得的临床效率,以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护理人员应与其交流感兴趣的话题,促使患者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活动实施期间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形成的各类数据。通过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同时经t和χ2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效率,P<0.05,表明两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患者依从性92.2%(47/51),对照组患者依从性76.5%(39/51),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3 讨 论

引发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有多种,临床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如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将有可能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针对重症患者,需及时进行给氧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以此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原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操作显得非常重要。对患者展开具有科学的护理服务,将能够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科学的护理措施,需要从患者各个方面着手,基于患者康复原理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临床治疗中护理的需要,辅助临床治疗工作的完成。综上所述,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依从性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