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1-03武哲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阵发性胺碘酮心电图

武哲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急诊科,山西 太原 030000)

快速型心律失常属于近年来临床急诊科中较为常见的心脏系统疾病的一种类型,同时也是对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最大的一种重症疾病[1]。本文研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急诊复律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就研究的内容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一段时期在我院急诊接受救治的9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心律失常病史1~16年,平均(5.9±1.4)年;本次发病时间1~8 h,平均(2.3±0.6)h;患者年龄40~78岁,平均(56.7±6.5)岁;阵发性心房颤动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例;心功能Ⅱ级23例,Ⅲ级14例,Ⅳ级11例;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心律失常病史1~19年,平均(5.6±1.7)年;本次发病时间1~10 h,平均(2.6±0.5)h;患者年龄44~72岁,平均(56.3±6.1)岁;阵发性心房颤动2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6例,Ⅳ级11例。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需在第一时间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由专业的医师负责对病情进行诊断,如果确诊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畅通,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性治疗。对照组:通过泵入方式给予0.4 mg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持续泵入给药时间控制在20 min,用药期间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应该立即停药。治疗组:采用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初始的静脉泵入给药剂量为150 mg,持续泵入给药时间控制在30 min。如果患者的症状表现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则需要按照原有的剂量继续通过静脉退静给药,但给药的持续时间应该调整为15 min左右。

1.3 观察指标:①心律失常救治效果;②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③药物不良反应情况;④用药前后血压水平;⑤对急诊救治方案的满意度。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无效:经24 h救治,患者心律的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增多,或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心律失常症状表现进一步加重发展,或没有任何改善;有效:经24 h救治后,患者心律的期前收缩次数显著减少,心律失常症状表现虽然仍未消失,但已经有一定改善;显效:经24 h救治后,患者心律的期前收缩程度达到10个/h以下,或者完全无期前收缩,心律失常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或完全消失[2]。

1.5 满意度评价标准:通过满分为100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在治疗计划全部完成,患者离开医院前,调查急诊救治方案满意度。90分以上定为满意,90分以下定为基本满意(含90分),80分以下均定为不满意[3]。

1.6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救治效果: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救治总有效率达到91.7%,高于对照组的72.9%,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救治效果比较[n(%)]

2.2 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对照组患者救治(8.13±1.27)h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共计接受急诊救治(14.57±2.61)h,住院治疗总时间达到(8.61±1.78)d;治疗组患者救治(5.26±0.85)h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共计接受急诊救治(11.03±2.05)h,住院治疗总时间达到(6.04±0.95)d。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6.3%),少于对照组的10例(20.8%),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4 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救治前收缩压水平为(123.68±6.59)mm Hg,舒张压水平为(81.24±5.62)mm Hg,救治后收缩压水平为(111.34±8.62)mm Hg,舒张压水平为(72.29±5.17)mm Hg,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救治前收缩压水平为(121.17±7.51)mm Hg,舒张压水平为(82.27±6.35)mm Hg,救治后收缩压水平为(117.62±6.50)mm Hg,舒张压水平为(77.94±5.10)mm Hg,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对急诊救治方案的满意度:对照组13例患者对急诊救治方案满意,26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1.3%;治疗组31例患者对急诊救治方案满意,15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5.8%。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病情不仅仅可与其他心血管类疾病同时合并存在,也可能单独性发病。根据心律失常的病理学性质、具体类型、心脏功能等相关因素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会有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供血不足、肾功能及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等临床症状表现产生[4]。心律失常病情的出现通常情况下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脏系统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该病主要具有发作急骤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对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5]。

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一种,该药物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且具有一定的Ⅰ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性质[6]。其作用于患者体内之后所产生的主要电生理效应是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为折返激动的消除提供方便条件,对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抑制,使传导的速度明显减慢,使窦房结自律性随之降低。由于复极被过度的延长,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会发现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的表现[7]。通过静脉泵注方式给予可以产生程度轻微的负性肌力作用,但不会对左室功能产生任何抑制,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能够起到直接的扩张作用。因此,在实际救治过程中无论是房性还是室性心动过速,选择胺碘酮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不仅仅可以使自律性降低,还能够对传导速度进行控制,使抗心律失常作用加强[8]。

总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急诊复律治疗,可以减轻对血压的影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急诊救治和药物治疗总时间,使救治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步提高。

猜你喜欢

阵发性胺碘酮心电图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