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投标工作浅析

2020-01-03郁红飞

山西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投标报价

郑 亮 郁红飞

(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2)

0 引言

目前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的招标主要为业主直接招标或总承包单位按分项(专业)工程招标,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单独招标,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再进行施工招标;另一种则是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共同招标。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会出现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不是一家的情况,而设计单位很难基于现有的施工条件、施工单位的特点及施工技术来考虑设计方案,容易设计出承包商难以实施或成本易大幅增加的方案,同时在基坑出现事故后的责任划分上也容易产生争议;第二种方式称为基坑设计施工一体化,中标单位负责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有利于设计意图的实现和延展,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基坑以及周边环境的质量安全责任,是现在提倡的做法。

1 投标准备工作

1.1 组建团队

项目投标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在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投标工作中。基坑设计施工一体化是一个区域性和经验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求具有较高的岩土设计及施工素质以及对城市地质情况丰富的判定经验,因此组建一个包含岩土设计人员、报价人员、拟派项目经理的专业团队非常有必要。

1.2 详细的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是制定支护方案以及合理定价的基础,在踏勘中应明确现场施工的各项条件:如场地地形及地质条件、场内地下管线及障碍物情况、水电接驳点及排水口位置,以及周边交通和民扰等情况。

除此以外,还应重点关注场地周边的构筑物情况,如周边构筑物与用地红线的距离、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及其现状的安全状态等。

1.3 招标文件的学习

投标文件的编制对控制整个项目的投标报价有决定性作用,忽略招标文件中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造成流标,因此熟悉招标文件是开始投标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需要将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条件图和招标文件等仔细阅读和理解,明确工作范围。其次,应关注基坑重要性等级、使用时间等功能条件,综合考虑业主或总包单位后期的规划及可能增加的荷载,结合现场踏勘的情况进行对比,明确设计条件。最后还需关注工期要求、规范要求、质量标准、计价形式、付款方式以及工程延期奖罚条件等通用及特殊条款。

2 投标方案的确定

2.1 了解业主的需求

在明确大致的设计思路之前,应充分了解业主的需求和倾向,从而确保投标方案具有针对性。比如业主不能接受中深井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能就需要采用落底式的止水帷幕;或者业主要求某栋主楼结构必须要优先建起,该主楼区域就不能设置横向的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

2.2 确定初步设计方案

在初步设计中,应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设计低成本的方案,从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

方案提出后,还应根据价值工程理论,从是否能满足业主的需求、是否具有经济性,以及是否储备好相关上下游资源的原则来确定是否采用,使设计工作做到功能与造价统一。例如在某三层地下室基坑设计中,地质条件较好,采用“锚杆(索)+大角度放坡”远比其他类型的垂直支护更经济,但该地区要求“锚杆超出用地红线范围时,在提交设计方案的同时要提交锚杆进入的产权单位的同意证明和回收方案”,该项目投标团队在“可回收锚索”和“玻璃纤维锚杆”两种新型工艺的选择中,采用价值工程理论,根据其分供商的资源储备情况选择了“玻璃纤维锚杆”工艺。

另外,还应站在服务业主的角度考虑工程造价,对中深井长期降水、土方开挖及回填等费用进行一个对比和测算。比如在放坡支护和钢板桩支护之间选择时,如果“放坡支护+大开挖土方”的工程造价高于“钢板桩+普通开挖土方”的造价,此时应优选钢板桩垂直支护。

此阶段还应将企业的特点及优势充分发挥在设计方案中,例如某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较多的旋挖钻机及配套的人员和设备,那么在其基坑竖向支护设计选择中,在与其他竖向支护形式造价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采用排桩的形式,既利于降低方案成本,也利于中标后的现场质量和安全管理。

2.3 设计方案优化和细节设计

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控制基坑工程报价的重要环节,投标文件能够得到发包方的足够重视,除自身资质、实力及工程业绩外,最重要的就是价格,而合理的价格又与优化设计的程度息息相关。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投标团队应按照PDCA循环,先对方案进行讨论,再对图纸工程量进行初步统计,按照企业的成本指标得出一个造价的初步预估,并形成反馈意见以便设计人员进行修改。此阶段应重点研究方案优化、材料代用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配合报价人员根据承包商自身的工料消耗定额、市场价格水平及其他指标等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以便寻找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对方案进行细节设计不仅可以增加设计的亮点,为发包方降低造价,也能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方便。例如采用排桩支护形式时,在支护桩设计中对钢筋长度进行合理配置,减少钢筋接头,从而降低钢筋损耗,就能够在设计阶段节省成本,提高方案竞争力。

2.4 确定施工方案

合理的施工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节约项目成本,是建筑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是项目投标报价的基础。因此投标阶段就需要确定经济适用而又可能加快工期的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分供资源计划,保证在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成本最低,报价合理。

在确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操作困难的地方可以及时反馈,修改设计方案至合理,这也是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之一。例如在设计中某段剖面采用SMW工法桩支护形式,但该基坑其余剖面均采用排桩形式,考虑到SMW工法桩在包含其大型设备进出场费用的前提下虽略为经济,但在现场施工时会占用较多后台,且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本控制,此时可反馈设计调整为与其余剖面一致的排桩形式。

3 合理的报价

3.1 清单设置及工程量计算

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通常采用自拟清单,清单是计量支付的依据,也是变更索赔的依据,基坑工程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出现变更和索赔的情况也更多,因此在清单设置的粗细程度上应考虑到方便计量支付和变更索赔。例如在SMW工法桩这一清单项中,三轴搅拌桩有按米、按组、按方等形式的计量方式,考虑到方便计量,在清单设置时,应采用较为通用的“桩径×轴线长度”按墙体方量分套打、搭接计量的方式;另外插入的H型钢也宜单独列项,如后期荷载调整导致增加插入H型钢,单独列项便于此类设计变更及索赔。

在投标方案确定后,需要按照清单对工程量进行准确的统计,确保不重复计算,不漏项。工程量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投标价格的高低,尤其是基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总价合同,必须杜绝由于工程量计算失误带来的风险。

3.2 充分考虑措施及其他费用

在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报价中,较复杂的基坑往往会有较多的清单项,如将措施费用全部包含在基坑实体费用清单项的综合单价中,会造成单价过高,同时也不利于合同双方后期的变更及索赔,因此通常会采用清单项+措施费的报价形式。措施费有大型设备进出场、安全文明施工费、排水降水费以及施工方案论证费等。

基坑支护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在深度超过5 m的基坑需要进行专家评审,设计方案需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整,此部分费用都需要考虑在清单项单价中,因此提前就项目的重点、难点咨询业内专家有助于方案的优化、减少设计中的失误,同时还能降低设计中的风险及工程造价。除清单项及措施费外,设计费、施工图送审及专家论证费需要作为设计部分的费用单列。

3.3 最终的定价

在对测算成本反复核算后,投标团队就需要结合企业的投标策略调整管理费和利润,从而确定最终的报价。基坑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具有地域性,承包商可以根据施工经验判断基坑的风险情况;也可根据竞争对手的设计风格、以往报价情况来考虑最终价格;或在充分了解项目的情况下,在自拟清单中采用不平衡报价策略。

基坑支护工程是临时性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造价取得最合理的效果,在安全性与经济性间寻找一个平衡。所以,承包商应从建设专业投标团队入手,在设计、投标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发挥专业承包商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从总体方案到局部优化,深入挖掘降低成本和工程造价的方式,从而取得标的。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投标报价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集成商如何为客厅影院设计方案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