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智美”课程建设

2020-01-03严卫林顾晓芳

江苏教育 2020年82期
关键词:盛泽二中校本

严卫林 顾晓芳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正在向纵深发展,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作为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核心成员,正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教育名区,扩大影响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盛泽二中”)抓住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战略中,以“智美”课程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品质和教育效益。

一、因人制宜,做优国家课程,夯实教育厚度

1.提炼主题式情境学习样式。

盛泽二中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反思,摸索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主题式情境学习”教学样式。该学习样式强调知识的情境性,中心问题就是重建实习场。在这个实习场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校外所遇到的情境大体一致。在“主题式情境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从学科教学实际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以某一个真实主题为脉络创设不同的情境或场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引起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与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活思维,自主建构知识与技能,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起一个良性发展的健全的学习品质循环圈。

2.常态化各学科主题式情境学习。

“主题式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的一段探索历程:从骨干教师引领到全体教师参与,从部分学科试验到所有学科覆盖,从集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到常态化的学习。如今,盛泽二中的大部分国家课程都已具有学科特色的“主题式情境学习”样式:语文学科的浸润式教学、数学学科的思辨式教学、英语学科的任务式教学、物理学科的项目式教学、化学学科的体验式教学、生物学科的资源式教学、政史地学科的案例式教学、体育学科的选项式教学、音乐学科的自助式教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开放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得到有效提升。

3.反思优化主题式情境学习。

盛泽二中以“主题式情境学习”落实国家课程,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注入活力。在多学科积极践行“主题式情境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曾经也遇到许多难题。比如,虽然以主题情境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教学材料,但由于情境的设计常常是虚构的,因而这种“良好”情境中的语言、思维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盛泽二中的教育者在不断反思中实践、迁移、优化,摸索出适合每个学科的情境性学习的项目,有针对性地解决其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得以发展。更令人欣慰的是,盛泽二中的教学改革迎来了一系列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苏州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二、因地制宜,做实地方课程,拓展教育宽度

1.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

盛泽镇除了丝绸闻名于世,纵横交错的弄堂也名扬在外。弄堂文化是盛泽镇的一大特色,清末民初就有七十二条半弄堂的称谓。盛泽二中利用这项地方课程资源,将“盛泽弄堂”纳入学校的地方课程加以实施。除了组织学生实地游览参观外,学校还将部分课程内容融入语文、美术、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结合,不仅让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有了良好的情境创设的依托,也利于各学科课程目标与地方各类历史资源整合,这种有益的尝试与实践让师生成长颇多、收获颇丰。

2.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有机整合。

源远流长的丝绸发展史,为盛泽镇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与丝绸息息相关的历史遗存和人文精神,延续着“绸乡”悠远的文脉。比如,盛泽镇上的“先蚕祠”,盛泽镇民们称它为蚕花殿,内供的“蚕花娘娘”为前来祭祀的蚕农和丝绸商人祝福。又如,华佳丝博园集种桑、育种、养蚕、缫丝、捻线、织造、印染、服装等生产和贸易于一体的丝绸产业旅游链。如水的丝绸带来了盛泽镇的繁华,繁华的盛泽镇滋生了舌尖上的美食:盛泽烧卖、盘龙糕、小馄饨、生煎包、猪油糕等。于是,盛泽二中充分挖掘并开发了这些珍贵的地方课程资源,将地方课程“盛泽点心”“盛泽丝绸”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以项目化的课程组织方式,以社团为单位,以研究性学习为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发生的现场和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亲历传统美食与工艺的制作过程,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加深对地方历史的了解。

三、因校制宜,做精校本课程,挖掘教育深度

1.实践类校本课程,尽享创造,练就巧手慧眼。

为加强实践教育,盛泽二中创建金工、木工、烹饪等校本课程,通过对生活中感兴趣的物品进行加工、改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创造、统筹、耐心等素养;通过制作各种面点或菜肴以及各种造型美观的水果拼盘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的道德情感。

2.趣味类校本课程,畅享创意,跳出思维定势。

盛泽二中创建十字绣、集邮、手工编织等校本课程,通过独立设计与制作、成果展示、交流点评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集邮课程,学生每学期围绕几个不同主题设计邮票,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部分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奖,盛泽二中也因此成了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

3.科技类校本课程,乐享创新,探索思维革命。

为加强科技教育,盛泽二中有效利用资源,创建了科技类校本课程,包括编程、电子百拼、航模、3D 打印、机器人等,提高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信息编程课程,教师从初一年级开始,重点培养对此感兴趣的学生,至初二年级,特长生逐渐脱颖而出,再经过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组织这些特长生参加信息编程方面的比赛。近五年来,学生在信息编程方面的比赛中有31 人获国家级奖,82 人获省级奖。学校也因此被确定为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

盛泽二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的融入性实施、校本课程的精准化实施,历经多年的论证与实践,总体上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有机整合的课程实施,既发展了学生,也成长了教师: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体悟了学习过程;教师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时空。盛泽二中将依托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契机,认真学习其他学校与地区的课程实施措施与方案,结合本校特点与条件加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猜你喜欢

盛泽二中校本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荣耀时刻 焕动盛泽——第二届中国时尚设计大赛决赛亮相2020盛泽时尚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念念不忘 年曾少
念念不忘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