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积薄发 “续”写辉煌
——王初明教授访谈录

2020-01-03王仁强王初明

外国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二语外语教学外语

王仁强 王初明

(1.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 重庆 40003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王初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1973级校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云山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全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会会长,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AppliedLinguistics、LanguageLearning、《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外语是怎样学会的》等。主要学术创见:外语写长法、语境补缺假说、外语语音学习假设、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续论”等。曾三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王仁强: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我欣喜地发现,在2020年1月教育部公示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拟奖励成果名单”中,您2015年发表在AppliedLinguistics上的学术论文“Effect of Alignment on L2 Written Production”荣获语言学类二等奖。而就在一年前,您带领团队申报的“创立‘续理论’ 高效学外语”项目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应该说,这两项成果都是您长期探索外语教学理论和高效学习方法的结晶,彰显了中国理论的自信,标志着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长期跟跑国外理论的局面已有改观。国际著名心理学家Martin Pickering认为:“续论是理论研究与语言教学的完美结合,令人惊叹。”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秦秀白教授认为:“续论是二语习得理论的系统性概括和高度升华,体现了中国二语习得理论的创新成果,会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和采纳。”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校原则。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也一直作为基本职责列入高校教师的考核体系,其中教学成效与科研成果成为决定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前景的核心指标。王老师,您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堪称典范,您能就高校外语教师如何兼顾教学科研谈谈您的意见和建议吗?

王初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存在的价值所在,学校的一切工作包括科学研究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当然,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须有合格的教师。怎样才算是大学的合格教师呢?一个基本条件是,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熟悉每个教学环节,有高效传授知识和解惑的能力,以自己的学术和教学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令他们愿意跟你学。而教学活动是动态变化的,会不断碰到新问题要解决,因此教师还要具备敏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科研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曾长期工作在英语教学第一线,任教之前读的是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应用语言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外语教学研究。这是一门探讨外语教学规律的学问,是外语教师的必修课。这门学问与我的本职工作有着格外密切的联系,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上课就是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也是为了改进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展教学和学习实验,验证、运用、发展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反哺和指导教学,促进问题的解决,还可整理成文发表,我已发表的论文多半属于此类。这种知行合一、教研相长的路子,让人格外有成就感,享受当教师的快乐。

王仁强:王老师,我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进行了检索,发现您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不是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60余篇,但是您的学术论文引用率都很高。请问您怎么看待科研成果发表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王初明:科研的价值在于创新,不断生产新知识,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做出贡献。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载体,若无新意便无价值。这意味着写论文首先要有新发现、新思想与读者分享,否则就是浪费读者和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当然这种知识需要得到同行的认可,认可的主要标志是论文发表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引用率是其中一个指标。我觉得在研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宁可不发论文也不要为了凑数而去发表。如果一个人能够发表既多又好的论文固然很好,但做得到这样的学者不多。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毕竟有限,一辈子坚持做精一两件事,在一个研究领域里有所创新、有所贡献,那就很不错了。如果研究既要质量又要数量,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合作研究,利用团队的力量去达到目的,但要提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理念,能够贡献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能够拓宽研究领域,还要有利于合作攻关,产出创新成果。我们去年底成立了一个“续论”研究室,目的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果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跑,既难赶上也难产出有影响的成果。

王仁强:您曾长期担任外语类权威刊物《现代外语》主编,想请您从主编的角度谈谈学术论文发表。

王初明:做主编是多年前的事了,跟许多语言学期刊的主编一样,当时常在不同的场合被问到如何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问题。这里我只想重复四点建议:其一,文章一定要有创意,研究要有深度。这点投稿人一般都知道,却忘了创意的源头往往来自好的研究问题,不少稿件缺的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缺的是强烈的问题意识,未提出精彩的研究问题,未围绕问题来展开内容。其二,文字驾驭能力要过关。有了精彩的研究结果是写出好论文的基本前提,但还不足以确保论文能够发表,文字简洁明快的稿子能给编辑留下很好的印象。《现代外语》主要发表外语类研究论文,投稿者多半是外语教师。有的稿子的汉语读起来像英文,有的英文摘要写出来像汉语,这样的稿子被拒是常事。其三,注意内容的连贯衔接。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需要反复斟酌。如果开始不会写稿或写不好,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挑选两三篇佳作反复精读,模仿其形式来写,但内容和观点必须是自己的。其四,投稿被拒不要埋怨编辑,应多从文稿本身去找原因。当今好期刊有大量的投稿人,但仍缺高质量的稿件;符合刊物要求的稿子总是受欢迎的,不需去搞人情关系。

王仁强:我记得自己在广外攻读博士学位时,您曾经提到科学研究九字方针,即“心眼活、功夫死、我为主”,您能详细阐释一下吗?

王初明:“心眼要活,功夫要死”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我加了“以我为主”,最后归纳为九个字。我认为,大凡要做好学问,一定是遵循这九个字的。头脑要灵活,舍得下死功夫,这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但还不够。做研究需要创新,要生产出新知识,这就需要以我为主。而以我为主的根本是提出有创意的研究问题,围绕自己的研究问题去观察,读书,思考,考证,求解。我们的研究生在做论文时碰到开题困难,写出的论文平庸无创意,多半是违反了这个九字方针,把这一方针反过来做了,变成了“心眼死,功夫活,他为主”,耗去了几年宝贵时间,却无所成就。

王仁强:您曾经提到,逆向思维与科研创新具有重要关联。您能结合自身经历阐释一下吗?

王初明:逆向思维是科研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在大家往一个方向去开展研究的时候,或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时,你要冷静思考,另辟蹊径。我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做得感觉比较好的时候,往往会采用逆向思维。譬如,在外语写作教学时兴写短作文的时候,英语应用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就鼓励学生写长文,以期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为此还设计了写长文的操作方法,作为一种学习外语的过渡方式,由冗长逐渐向简洁转化,将外语知识加速打造成外语运用能力。还有,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当大家把各种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逐一探讨、不断细化研究的时候,当二语习得这门学问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提出简单高效的“续论”,抓学习的主要矛盾,让简单的“续”操作去激活几乎所有促学语言的积极因素。在我看来,逆向思维者往往运用“倒推”的思维方式做研究,从一些定论去推导源头,从中能悟出一些道理来。我做研究常说的一句话是“创新常常来自对常识的深度思考”,其实就是用这种“倒推”思维方式。我的一些语言习得理念也是在这种思路下产生的,如“语境补缺假设”“学伴用随原则”“创造性模仿”“外语语音学习假设”。

王仁强:我注意到,您的主要学术创见包括提出外语写长法、语境补缺假说、外语语音学习假设、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和“续论”等。您能谈谈您这些理论、假设、原则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联吗?

王初明:其实你所列举的这些概念都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强调以“用”促学,目的都是为了改进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同一目标将这些概念紧密关联起来。外语写长法以语言输出为先导去促学外语,输出即使用。“续论”提倡将输出与输入紧密结合起来,为输出提供资源和支架,提高外语学习效率。语境补缺假说强调在语境中学用语言的重要性,语境体现在语篇层次,而“写长法”和“续论”都提倡在语篇层次学用语言。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是语境补缺假说的延伸,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阐释同一概念:语境补缺假说指出语言使用离不开语境,语言若不在语境中学习,大脑中与母语关联的语境知识就会弥补缺省,进而激活与之关联的母语语言结构,对外语学习造成母语干扰,产生诸如中式英语这类不地道的外语用法;学伴用随原则告诉我们,外语若要学得准确、地道、流利,外语结构必须在恰当的语境中学习,将恰当的语境知识黏附到所学的语言结构上。外语语音学习假设是从情感角度来看待发音,学好外语发音虽然是语言使用的一小部分,却是学会语言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够产生蝴蝶效应;发音字正腔圆,地道标准,会引来羡慕的眼光,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发音难听引来嘲笑,造成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是导致外语学习难以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初学外语练好发音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除了从实用的角度考虑之外,上述概念还为丰富二语习得理论做出了我国学者的贡献。

王仁强:王老师,为什么说“学伴用随原则”是指导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普适原则呢?

王初明:学伴用随原则是“学相伴、用相随”原则的简称,指语言学习只有在语境相伴之下学习才能学过用得出来,用得地道。学习语言旨在学会使用,而语言使用总是发生在语境里,也就是说语言形式或结构总是伴随着语境而使用的。在语境里学习语言,有助于培养正确的语感,让我们知道哪些语句即使合乎语法也不会被本族语者使用,有的语言结构用语法规则来衡量是错的,但日常生活中也常听人使用(语言学家把它们归类到习语)。此外,语言只有在语境里才能被正确理解,产生具体意义,帮助我们正确表达思想和交流。更重要的是,语境具有启动语言使用的功能,只有黏附了语境标识的词句才能被激活使用。因此,外语必须在语境中学习,否则就学不会,学伴用随原则是外语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王仁强:您的“续论”与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有关系吗?

王初明:“续论”与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是有共同点的。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世间万物由大大小小、呈网状结构的系统构成,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特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交互连接,相互依存。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并与外部环境发生交互,获得发展动力。在系统的演变过程中,促变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输入与输出往往不成正比,大输入或许导致小产出,而小输入也可能促成大产出。语言和语言习得也可视为复杂适应系统,系统的构成相当复杂,相关变量之间互动关联,相互适应,动态演变。“续论”是二语习得互动论的深化,从互动源头探讨促学语言的机理,“续”之所以促学语言,因其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过程中多变量之间的交互关联和互动协同,产生学习效应,包括学习者内部因素之间及其与外部语境互动的效应、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不对称性所带来的拉平效应、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关联引发的语言学习效应。“续论”的这些观点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语言观不谋而合。然而,当我们借鉴复杂系统理论来指导语言学习和教学研究,需要对其局限有清醒的认识。这个理论源于自然科学研究,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客观物理世界,而语言学习和教学研究属于人文学科,是探讨人类行为的学问,而人与物理世界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包括语言学习在内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变量,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这点上难以提供合理解释。

王仁强:是的,我们的确不能简单照搬源于自然科学的理论。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近年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拓展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后,开始考虑人的意识问题或者说主体性问题。王老师,21世纪初您在外语教学研究中曾提出“写长法”,并得到不少学者响应,而且还广泛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您能谈谈“写长法”提出的背景、主要思想及其实践的情况吗?

王初明:“写长法”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对大学英语本科写作课的一种改革。当时流行通过改错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为了能够改错,就要控制作文长度,为了控制长度,作文就得规定长度上限,在课内限时完成,如写150词左右的短作文。如此开展作文教学,难以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英语水平提高有限。“写长法”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一系列步骤实实在在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例如,通过调节作文长度下限,不断加码,不设长度上限,鼓励学生写长文,将语言知识加速打造成语言运用能力。任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好作文任务,让学生愿意写、能够写、写得长,借此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增强他们的外语学习自信心。作文批改以肯定优点为主,课堂上集体批改优秀习作,间接改错,同时组织学生编辑优秀习作于校内期刊,树立榜样。这些理念和方法受到师生欢迎,被不少学校采纳,也为后来“续论”的发展做了前期铺垫。

王仁强:您最近几年提出的“续论”与“写长法”是什么关系呢?

王初明:“续论”和“写长法”都是针对外语学习的改善提出来的,旨在提高外语学习和教学效率。虽然都强调将语言知识加速打造成语言运用能力,两者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有不同的地方。“续论”在“写长法”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传承了“写长法”的一些理念,如强调语言产出的重要性,强调释放学习潜力,鼓励写长文,获取学习成就感。但是,“写长法”重点关注外语教学在操作层面的改进,而“续论”则更深入阐释语言学习的机理,强化操作的理论支撑,理论概括性更强,应用更广泛,如提出语言学习的“创造性模仿”理念、语言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互动的源头论。在具体操作上,“续论”强调将语言输出与语言输入紧密结合,理解与产出紧密结合,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紧密结合。“写长法”和“续论”操作都是学习外语的手段。写长文不是目的,续说、续写、续译等续作也不是,它们都是向自由驾驭语言使用的过渡手段。此外,“写长法”是通过写长文去学习语言,而“续论”并不局限于写作,“续” 的方式有数十种。无论是提出“写长法”还是“续论”,背后动机都是追求职业的完美,不甘于平庸,在改进语言教学的同时推进二语习得理论研究。

王仁强:据悉,截止2019年底,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1.5亿,全世界已有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近70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王老师,您长期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但是我注意到您2012年获批主持的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您能谈谈您当初提出这个选题的动因吗?您的选题是不是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王初明:我之所以挑头申报并主持这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原因是,从学校的角度考虑,当今的大学科研处非常重视教师每年的课题立项数,因其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又格外受到重视。学校科研处三番五次动员我去申报别人提出来的选题,犹豫之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申请,没想到中了。另一个原因是,对外汉语和我国的英语学习研究都属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而此领域正是我的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研究是不分语种的,加上我有一些二语习得研究的前期成果,提出过一些新观点,如学伴用随原则,我想借此课题去尝试将它们应用到英语之外的二语学习研究。此外,就是你刚才提到的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大背景有关。国际上对汉语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须建立自己的理论模式,我们从事二语习得研究的教师应该对这个领域有所贡献。项目拿到之后,我是有压力的,这是一生中首次承担这样的重大课题,能否完成我没有把握,既然立项了,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竟然最后也顺利结项了。

王仁强:请问您和您的团队在汉语二语学习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王初明:我学的是英语专业,主要研究兴趣是探讨外语是怎样学会的。汉语二语学习研究本来不是我的特长,但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和以英语为外语的研究共享同一理论基础。我正是利用了英语学习研究的专长,与团队合作申请了重大项目,并在2013年初获批立项。压力之下做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接续先前的研究,在写长法和学伴用随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其用途,深入研究,上升到理论认识,没想到竟然冒出来一个“续论”,可以说这一成果是为了完成重大项目的压力之下产生的,还真要感谢这个课题。“续论”为解决汉语二语学习和教学效率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仅强调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而且还指出语言学习的高效率是通过“续”实现的。这个语言学习观比较独特,但可操作性很好,易于应用到语言教学和学习当中,包括对外汉语、各种外语和汉语语文教学和学习。有趣的是,在做汉语二语学习研究重大课题期间,我一直抱有一种鸠占鹊巢的负疚感,没想到却把英语学习研究的理念泛化了,搞出来一个我事先都未预料到的“续论”。这些年来我们团队都在围绕“续论”开展深入研究,而且研究方兴未艾。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成果是,在重大课题期间,我们的二语习得研究团队真正活跃起来了,因为有了共同的研究目标,大家针对“续论”的关键问题逐一深入开展研究。年轻教师借此课题研究发表了不少论文,有的提了副教授和教授,研究生也有课题做了。课题顺利结项之后还获得两个国家奖项。做研究咬住不放,不断去创新,付出终归有回报。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做课题是培育教师的有效途径。

王仁强:有一句名言叫作“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傲”。请您对母校师生谈谈您的感受好吗?

王初明:一所学校引以为荣的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突出贡献和优秀人才离不开学校拥有名校长、名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学校的声誉和品牌是靠一代代川外人累积起来的。今天我以母校为荣,就是以一代代前辈川外人创立的品牌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傲,就是我以自己的贡献为校争光,使母校的品牌更加锃亮。

猜你喜欢

二语外语教学外语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