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韶关南雄瑶山坪窑址抢救性发掘简报

2020-01-03李衡华

客家文博 2020年4期
关键词:南雄市瑶山外壁

李衡华

瑶山坪窑址位于广东韶关南雄市韶赣高速南雄市出口东南约2.7公里,珠玑大道与国道323线相交处红绿灯的南侧约10米。GPS坐标为北纬25°8′12.1″,东经114°18′33.0″。窑址南约20米为凌江河,西南约1.8公里为现南雄市人民政府,东北约350米为瑶山坪村(图1)。该处原为一处矮小的山包,2016年4月南雄市新建珠玑大道,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该窑址。发现时窑址周围已被推平,其上生长着一棵高约5米的大樟树,根系深入东北侧窑壁(图2、图3)。经上报广东省文物局批准后,韶关市博物馆联合南雄市博物馆对窑址进行局部抢救性发掘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摸清窑址的主体结构和收集部分出土器物、窑具标本等重要资料。现将具体的发掘情况汇报如下:

图1 南雄瑶山坪窑址位置示意图

图2 瑶山坪窑址发掘前全景照

图3 瑶山坪窑址发掘前内部照

一、窑址结构

这是一座平面近似圆形的倒焰式馒头窑。窑室顶部在发掘前已倒塌,窑内各种堆积厚达1.52米。窑门方向为东南124°,窑室内直径约为3.68米,残高约3.2米。结构由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等几个部分组成。火膛前端有一宽约115厘米的窑门,作装窑、出窑及投放柴火之用。火膛为半弧形,两端略高,中间下凹,在中间处发现有一层厚约3厘米的黑炭堆积,清理时未发现煤灰、煤渣等残留物,证明当时烧窑所用的材料可能乃以木柴为主。窑床高出火膛约75厘米,由青砖砌成。窑壁厚约30厘米,砌法为平铺错缝叠砌,在高约2.5米处起券。后壁有3个烟道,其结构均为下部椭圆形,长约94厘米,宽约94厘米,上部方形,边长约20厘米。其中左右两个烟道在窑壁底部各开有一宽约71厘米,高约84厘米的弧形拱门,中间的烟道则由窑壁封闭,分别在底部开设一宽约67厘米,高约16厘米的倒“山”字形烟孔和中部开设一长约56厘米,宽约38厘米的椭圆形烟孔(图4、5、6、7)。窑砖为青砖,规格有两种,分别为29×14.5×12.7cm,29×14.5×5cm。

图4 南雄瑶山坪窰址平面、剖视图(1、窑门,2、火膛,3、窑床,4、烟道)

图5 瑶山坪窑址发掘后整体照

图6 瑶山坪窑址发掘后窑室照

二、出土器物

此次发掘在窑址的内部及周围发现有大量的遗物堆积,但可惜的是都已破碎,未发现有完整的器物。采集到的遗物标本可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其中瓷器标本主要有碗底和口沿,窑具标本主要有匣钵和垫饼。

1、碗底,根据圈足的形制及施釉情况大致可分为四式:

Ⅰ式:弧壁,矮圈足。胎色青白,胎质坚硬,胎壁略厚。圈足直径5.1厘米,平跟,足壁厚0.2厘米,外壁较直,光滑,内壁略向里收,较为粗糙,底平。碗内底心阴刻有“吴美”二字,周围有一圈深刻划纹将内底心和碗内壁分隔开,外壁靠近底部有一道明显的折痕。碗内外壁均为素面,施青绿釉,开片,釉至外壁与圈足的连接处,圈足不施釉。圈足内有大量的粘沙现象(图8)。

图8 Ⅰ式碗底(内外)

Ⅱ式:弧壁,矮圈足。胎色发青,胎质坚硬,胎壁较薄。圈足直径7.2厘米,平跟,足壁厚0.5厘米,外壁略向外倾斜,内壁略向里收,较为粗糙,底平。碗内底心亦阴刻有两个符号,暂时未能识别。周围有一圈刻划纹将内底心和碗内壁分隔开,外壁下腹部有一圈弦纹,两道明显的折痕。碗内外壁均为素面,施青绿釉,光面,靠近圈足部位有明显的挂釉和缺釉现象。圈足内外均不施釉。圈足内外有大量的粘沙现象(图9)。

图9 Ⅱ式碗底(内外)

Ⅲ式:弧壁,矮圈足。胎色灰白,胎质坚硬,胎壁较薄。圈足直径约8.5厘米,平跟,足壁厚0.3厘米,内外壁均较直,较为粗糙,足心内凹。碗内底心周围有一圈深刻划纹将内底心和碗内壁分隔开,外壁弧度较为平顺。碗内外壁均为素面,施青绿釉,开片,釉至外壁与圈足的连接处,圈足不施釉。圈足内有少量的粘沙现象(图10)。

图10 Ⅲ式碗底(内外)

Ⅳ式:弧壁,矮圈足。胎色发灰,胎质坚硬,胎壁略厚。圈足直径6.6厘米,平跟,足壁厚0.2厘米,外壁略外斜,内壁向里收较多,较为粗糙,足心略为凸起。碗内底心周围有一圈粗糙的刻划纹将内底心和碗内壁分隔开,外壁靠近底部与圈足之间亦有一道明显的凸弦纹分隔。碗外壁施青蓝釉,靠近底部处施一圈酱色釉,内壁近内底处亦施一圈酱色釉,碗内底及圈足均不施釉。圈足内有少量的粘沙现象(图11)。

图11 Ⅳ式碗底(内外)

2、口沿,根据口沿部位的特征可以分为三式:

Ⅰ式:敞口,方唇,外沿部有一圈宽约0.8厘米弧形凸棱,将口沿部与外壁明显区分开来,壁微弧。胎色青白,胎质坚硬,胎壁较薄。内外壁皆素面,施青绿釉,光面。内口沿部有少量的黑色粘结物(图12)。

Ⅱ式:敞口,圆唇,外沿部有一圈宽约2厘米扁弧形凸棱,将口沿部与外壁明显区分开来,壁微弧。胎色灰白,胎质坚硬,胎壁较薄。内外壁皆素面,施青绿釉,光面(图13)。

图13 Ⅱ式口沿(内外)

Ⅲ式:直口,尖唇,外壁平整,口沿部与外壁没有明显的区分,直壁。胎色灰白,胎质坚硬,胎壁较薄。内外壁皆素面,施青绿釉,口沿部内外均开片(图14)。

3、匣钵,泥质红陶,夹杂着大量的沙粒,质地较硬。钵形,壁微弧,平底,内底为凹圆形,用于放置圈足器。做工较为精细,内外壁皆比较平整(图15)。

4、垫饼,泥质红陶,夹杂着大量的沙粒,质地较硬。圆形,直径在4-4.6厘米之间,上下两面均较为平整。具体形制可分为两种,一种近似于实心圆饼状(图16),另一种则是用泥条捏成圆环状,接口部位清晰可见(图17)。

图17 圆环状垫饼

三、年代和价值判断

南雄市位于大庾岭南麓,广东省与江西省交界处,东连江西省信丰县、全南县,北连江西大余县,西、南连韶关的始兴县、仁化县,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自唐代张九龄开凿大庾岭古道(梅关古道)以来,便成为沟通五岭南北的要道。至宋代,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南来北往商旅有百分之七八十经过大庾岭古道,或北上赣江而达长江,或南下浈水而接珠江。加之毗邻江西,有利于吸收江西先进的陶瓷烧制技术,因此南雄市自宋代以来就是粤北地区的重要陶瓷器产出地。在历次文物普查中发现有多处唐宋时期的窑址,例如梅关古道旁的中站村、灵潭村、槐花村以及全安镇的杨历岩就曾发现有唐代的半圆形馒头窑[1],又如在距瑶山坪窑址北约3.5公里的全安陂头莲塘坳村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宋代窑址,约有10个馒头窑,以及大量的碗、碟等瓷器[2]。但上述窑址并未经过系统的考古发掘,窑口的具体结构并未明确。本次在瑶山坪抢救性发掘的馒头窑除顶部坍塌外,其余的窑体结构保存基本完好,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

瑶山坪窑址窑室平面结构为圆形,长宽比达到1:1,明显有别于韶关曲江区白土镇的下乡宋窑[3](马蹄形,长宽比为1:1.15),烟道结构半独立于窑室之外,增加了空气流动量,更容易吸焰,建造技术较下乡宋窑更为先进。烧制方法采用单件仰烧法,一钵一器,重叠装烧,器底以垫饼与匣钵相隔,饼径小于器物的足径。以上证据均表明瑶山坪窑址的瓷器烧制技术较下乡宋窑先进,年代相对来说也较晚。从出土器物的形制分析,Ⅱ式碗底(外)与浙江慈溪低岭头南宋窑址发现的A型青釉碗[4]的外底非常相似,Ⅰ式碗底与江西全南县的梅子坑窑址的Ⅰ式碗[5]较为相似,Ⅰ式、Ⅱ式口沿与南雄莲塘坳窑址发现的Ⅰ式、Ⅱ式碗的口沿形制基本相同,属于典型的宋代青釉瓷器。综上所述,瑶山坪窑址的烧造年代大致可以判断为南宋时期。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根据1982年版的《中国陶瓷史》的“宋代瓷窑遗址分布图”[6]显示,在宋代广东9个重要的瓷器产地之中,南雄位居其一,表明了南雄当时制瓷业的发达。目前为止,南雄乃至粤北地区发现宋代窑址的数量不少,但可惜的是基本上都是以遗物堆积为主,完整保留窑址主体结构的少之又少。本次抢救性发掘所取得的材料,极大程度上填补了粤北地区宋代窑址在主体结构上的空白,为研究粤北地区宋代馒头窑的烧造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较为遗憾的是本次出土的器物标本非常零碎,很难进行完整器复原工作,器物的类型学对比分析存在不足。

本次发掘的领队是何露,主要参与人员有李衡华、张艺。

执笔:李衡华

绘图:李衡华、张艺

拍摄:李衡华

猜你喜欢

南雄市瑶山外壁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外壁快速电铸成型技术
书法作品
南雄市老促会老促会
瑶山党支部
混凝土水化热对井筒外壁受力变形影响分析
良渚考古学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玉器的统计学分析
厚玻璃杯预热更容易炸裂
万福矿井副井井筒掘砌技术探讨
探析贵州省荔波县瑶山陀螺的发展
香港爱心人士蔡惠玲捐助南雄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