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贸易融资到供应链金融:金融与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结合

2020-01-02孙启新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资金流供应链贸易

■ 孙启新(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

一、引言

供应链金融不是单一的业务种类或产品,它是围绕某一家核心企业,涉及它的上下游企业及其他参与方,这其中包括银行及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以及物流服务商等。完整供应链链条为: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过程,再到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供应链金融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分工协作,目的为实现整个供应链条的增值。

二、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及现状

(一)供应链金融概念的提出

供应链金融,包含金融和物流。金融和物流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当时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就出现了谷物仓单。这是供应链金融的雏形。

(二)国内外定义

国外定义:供应链上的多个参与方与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外部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协作的过程,过程中结合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目的为实现供应链贸易的目标。

国内定义: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即将资金流有效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当中,既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部分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的融资方式。

(三)供应链金融国内外的发展

国际上,早在1916年,美国以政府为基础,颁布了仓库存贮法案,建立起一整套为家庭式农村融资的“仓单质押”系统规则。艾森斯塔特等于1966年总结了现代物流金融中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业务模式及流程。鲁特贝里于2002年介绍了现代物流金融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

国内,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规模较大的银行纷纷建造本行所属的仓库,或寻求租房改做仓库。90年代初,以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商业银行开展了以动产质押融资为主的业务模式,推动其发展。2008年下半年,因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商业银行实行信贷紧缩。但在这一背景下,供应链融资却呈现出逆势而上的态势。

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阶段

(一)供应链金融1.0

供应链金融1.0注重基于“物”的要素,基于核心企业的线下“1+N”模式。即资金方或服务方基于核心企业1,以供应链上下游交易为基础,针对中小企业N的融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2.0

在供应链金融2.0阶段,其核心是“线上化”。线上化需引入第三方信息平台,由其介入,使得核心企业的数据和银行完成对接,银行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涉及付款、物流等真实经营信息。

(三)供应链金融3.0

在供应链金融3.0阶段,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通过更加高效和多纬度的数据接人,从而得以对供应链的真实流动性状态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并加以补充。

通过结合不同产业供应链特性,构建大数据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数据、多维度风控数据构相结合的供应链金融动态融资模型。

四、贸易融资

(一)贸易融资的定义

狭义的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出口贸易提供的融资服务,包括进出口贸易中常见的:开立信用证;信用证议付;打包贷款;订单融资等等。

《巴塞尔协议》(2004年6月版)192和193条共同构成了贸易融资的概念。

(二)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贸易融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差异,附表1:

表1

(三)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差异

1.信用评估主体的差异

贸易融资,可以基于企业间的上下游交易,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也可以基于流通中“物”的资产价值来进行融资。

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发展,从以核心企业信用为依托,逐渐向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动态作为评估的主要目标。

2.真实流动性的差异贸易融资真实流动性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信息化数据作为支撑,真实性的验证较为困难。

供应链金融逐步打通多维度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社会大数据,形成有效的流动性验证和主动性验证。

3.融资模式封闭性差异

贸易融资对融资杠杆比例的考量,几乎停留在人为判断阶段,并且多方信息不共享,不打通,很容易造成过度融资。

供应链金融逐步发展为信息打通,供应链流动性可视化的融资模式。

4.资金使用效率的差异

贸易融资实操中往往会集中于大金额,低频率的应用场景。

供应链金融崇尚以稳定的交易流、物流、资金流等供应链管理信息,长期有效补充供应链流动性。

5.基于大数据特性的风控

贸易融资最大的风控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包含基于交易三流(交易、物流、资金)的供应链信息。

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是向多维度大数据风控体系的建设为方向,打通多方(资金方、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服务商等)协作信息。

五、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趋势

(一)线上化趋势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采用线下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互联网的公开透明、信息快速传播等特点,供应链金融模式转为线上。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供应链当中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各参与方(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等资金提供方、物流服务商),将供应链中的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在线化。

(二)细分化

供应链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衍生出了很多模式。每个产业的供应链模式又各不相同。不仅如此,不同产业的资金需求程度、盈利模式各不相同。基于此种客观现实,供应链金融在不同的行业中,出现了不同的行业特征。也正因如此,供应链金融正在向更细化、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供应链金融当中各参与方,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征,并结合各企业具体需求,为其提供专项金融服务,提供个性化、灵活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三)大数据化

风险控制,对供应链金融来说至关重要。未来供应链金融的风控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在于此。理论上讲,通过对供应链中“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监控,建立完善的大数据风险控制模型,以此对投资人进行相关风险提示。

(四)促进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是经济体追求的目标,产融高度结合,可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是向平台化发展,由平台模式搭建成一个产融结合的完整体系,促使资本流向实体产业。

六、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始于贸易融资,但又在贸易融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通了供应链金融各方信息,使得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

如果一定要对贸易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做比较,贸易融资可以视作供应链金融1.0这个阶段。贸易融资的原始阶段,是点对点,单对单通过贸易来进行融资的。以真实贸易背景和交易流程控制的规模化、信息化风险管理体系的供应链金融仍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供应链行业,涉及很多实体,其中包括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等。这些实体之间,往往存在很多复杂的协作和沟通关系。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区块链,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通过建立透明的信息平台,搜集来源于各方的信息,同时可查看实时状态。涉及生产、物流全过程,物流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使得供应链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当纠纷发生时,举证、追查变得更加清晰、简单易行。同时,记录使得供应链节点透明化,使信息公开,提高各方效率,及时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资金流供应链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贸易统计
企业ERP系统的构建
管理中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贸易项下货物流与资金流相背离的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