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兼职风险调查与防范对策研究
——以江苏大学为例

2020-01-02袁月郑安琪杜颖江苏大学

营销界 2019年46期
关键词:工资大学生信息

■ 袁月 郑安琪 杜颖(江苏大学)

当前,我国高校中大学生兼职已成为普遍现象,通过兼职大学生既可以获得社会经验,加强自身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然而随着大学生兼职队伍越来越庞大,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严重。各类大学生权益受损的事件不断发生,小则克扣工资等,大则危及生命安全。由于多种原因,使大学生权益受损后也未能得到相应的维护,严重打击了大学生兼职的积极性。

一、大学生兼职风险现状调查分析

(一)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为了解大学生兼职风险成因,找出防范对策,本研究设计了大学生兼职风险调查问卷,以江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收集到21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72人,占33%,女生145人,占67%;理科75人,占36%,文科142人,占64%;低年级(大一、大二)102人,占46%,高年级(大三、大四)115人,占54%。

(二)大学生兼职基本情况

1.兼职经历与原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4%的大学生有兼职经历,其中大四年级没有兼职经历的人只占6%左右。支付额外开支、增加生活经验和打发空闲时间、学习技能成为大学生选择兼职的主要原因,选择样本数占比分别约为70%和50%。

2.兼职方式与渠道

家教、服务员、发传单成为大学生兼职的主要方式,选择样本数占比分别达到 44%、35%、29%。熟人介绍、兼职群广告、学校勤工助学和兼职中介成为大学生兼职的主要途径,选择样本数占比分别达到 62%、32%、26%、24%。

(三)大学生兼职风险状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兼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习影响风险。作为各类风险中比重最高的一项,占比高达49.77%。学生的身份,意味着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虽然大学课程相较初高中较为轻松,但专业性更强,仍旧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而往往大学生从事的兼职工作是比较耗时耗力的。同时大量存在商家不合理安排工作的现象,如上班时间与课程冲突情况下,强制逃课去上班;工作时间安排过于零碎,导致出现花费时间多回报少的情况等等,致使学生安排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

(2)兼职信息失真风险。数据显示其占比45.6%。据了解,大部分兼职商家与学生并未签订劳务合同,因此常出现工作内容等与之前所述出现偏差的情况。又或者,兼职中介为确保参与人数,刻意美化某项工作,甚至提供虚假兼职信息。

(3)工资克扣拖欠风险。该风险是大学生兼职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占比达41%。常见商家在工资结算时,以各种不合理理由克扣员工工资,例如,明明未签订劳动合同,却依照其中的扣款条件对学生工资进行扣除;到工资发放时间后,拖延不发,找理由拒绝发放工资。同时,作为大学生兼职重要渠道之一的中介,绝大部分都是有偿性的,部分是以交费入会的方式获取兼职信息,之后兼职工资不经过中介,另一部分是无偿获取信息,但工资经中介抽成后发放给学生。

(4)人身安全的风险。安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兼职风险的重要部分,占比36.44%。不法分子依据大学生单纯心理,通过高薪低能的兼职工作吸引大学生,进行财产欺骗,强制加入传销,人口贩卖等违法行为,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是最为严重的。

二、大学生兼职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验不足是大学生兼职风险的首要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大学生兼职风险影响因素按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序,首位为个人社会经验不足。

表1 大学生兼职影响因素影响力

绝大部分学生的兼职动机是支付额外开支和积累社会经验,特别是刚进校的大一新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又有迫切的兼职愿望,筛选兼职信息时缺乏甄别能力,易被轻松又高薪工作吸引,但往往这类工作背后都会陷阱。而当风险发生时,由于缺少经验积累和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往往束手无策。

(二)女生更易受兼职市场管理的影响

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女生往往比男生更多的希望处于稳定安全的环境中。政府部门没有专门机构对兼职市场进行管理,且相关法律上仍有漏洞或空白;学校有关部门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及兼职风险的防范措施。出现问题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缺乏有效途径维护权益以及自我保护。

(三)高年级更易受雇主诚信的影响

兼职信息来源鱼龙混杂,同时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常常会出现公司与雇主不讲信用的现象。面临就业问题的大三大四学生,通常会选择兼职来积累实习经验。据调查,大多数学生通过熟人介绍获得兼职机会,另外,兼职中介、兼职群广告、等也是大学生常用的获取兼职信息的方式。但是兼职机构良莠不齐,容易在薪酬、工作强度、意外伤害等方面出现问题。

三、大学生兼职风险的规避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

无论是通过中介或者是自行寻找的兼职工作,都应该事先对它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判断它是否合理合法,并学会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知识与对方签订有效的书面合同,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将兼职风险降到最低。许多大学生在寻找兼职的同时,仅仅与商家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没有能证明用工关系的凭证,在维权中,会使自己陷入不利的沼泽,最终无法有效规避风险。

(二)成立高校大学生兼职指导服务机构

高校作为大学生身后坚实的避风塘,应该为大学生兼职做足充分的引导。7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成立专门的兼职服务机构是规避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该机构可以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或与社会兼职中介长期合作,定期发布有关兼职岗位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吸取国内外高校好的经验,将兼职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将有偿的工作实践融入到学习计划中。另外,可以定期开设一些兼职培训讲座,对于需求不同的群体,应当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念,对学生在兼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社会机构加强兼职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首先,完善与兼职有关的法律法规,尤其针对大学生兼职,应该给出明确的条例,从而保障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也能做到“有法可依”。

建立兼职监督机构,定期对兼职中介进行走访调查,对那些提供虚假信息、敲诈勒索钱财的中介机构要严厉打击,在各大信息网站曝光其信息,提醒大学生提防。对合理合法的中介机构进行宣传,建立信息平台,架起兼职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比如开发兼职APP、兼职网站等等,将兼职体系正规化。

猜你喜欢

工资大学生信息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订阅信息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