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现状与思考

2020-01-02◎王

文化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视障盲文盲人

◎王 琳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资料显示,全区残疾人总数有159万人,其中视力类残疾22万人,数量庞大。内蒙古图书馆在软、硬件条件基本就绪的前提下,借助无障碍影院这个内蒙古唯一的为残障读者提供无障碍电影体验的平台,由残障人图书馆和志愿者同心协力共同完成的视障读者服务项目脱颖而出。怎样为残障人提供好社会文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以视障阅览室为阵地,做好基础服务

在国外,日本国会图书馆于1969年开始为盲人读者提供面对面朗读、送书到家等人性化服务[1]。内蒙古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于2012年初步成型,经过几年的积累,现有盲文图书6610余册(包含视障读者捐赠156册)、盲文期刊10种、大字版图书1940余册、装有读屏软件电脑4台、点显器4台、各类电子助视器8台、盲文刻印机1台、盲文打印机2台,听书机10台(不含中国盲文图书馆下发的听书机设备)。

内蒙古图书馆积极开展助盲设备及盲文图书的馆际外借服务。图书馆将盲文打字机、盲文点显器等设备外借到旗县图书馆及视障读者个人使用;将馆藏200册盲文图书外借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图书馆,并由回民区图书馆提出申请,根据申请不定期地更换盲文图书。这些举措,方便视障读者阅读盲文图书,提高盲文图书的流通。

二、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特色文化服务活动

限于视障读者因缺少视觉感受行动不便的特殊性和视障阅览室服务的单一性,图书馆很难真正吸引视障读者。在关于“希望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调查中,有56%的读者希望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2]。内蒙古图书馆馆与残联、盲协等助盲机构紧密联系、广泛合作,在世界读书日邀请视障读者和特教学校盲生参加视障读者读书朗诵会活动;国际盲人节活动都是视障读者参与度最高的。年初,邀请视障者来到图书馆参加“视障读者迎春茶话会”,回顾过去一年的视障文化服务工作,听取视障读者的意见与建议,为更好地开展视障文化服务活动提供依据。目前残联、盲协及社会助盲机构开展视障文化活动,仍然是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做好无障碍电影服务

电影已经是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样式,但视障人士却很难享受到这绚烂的光影艺术。为盲人讲电影(口述电影)是将电影中很多无声画面,比如环境、人物表情等通过志愿者的讲解描述出来,由二维的“听电影”转化为立体的“看电影”,让视障者也能享受电影艺术。上海图书馆打造的健康类讲座、无障碍电影等服务受到了残障读者欢迎[3]。

开展无障碍电影制作。2011年国家“十二五”重大音像出版工程“中国无障碍电影项目”正式启动[4]。无障碍电影的到来,将视障人士带入光影的世界,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2018年初内蒙古图书馆成为全国第一家承揽此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省级图书馆,担任了无障碍电影脚本、字幕编写工作;邀请志愿者担任手语翻译及脚本解说工作。截至2019年底共完成《红十字作证》《林家铺子》及《大决战》系列等八部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影,更能够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也可以把民族地方资源推送给全国的视障读者。

打造视障读者服务品牌。内蒙古图书馆组织高质量口述电影志愿者,于2017年3月开展“心之光——为盲人朋友讲电影”活动。内蒙古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苏日娜女士是为盲人讲电影的志愿主讲人。在她的带动下,内蒙古电视台《蔚蓝的故乡》主持人金鸿君、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张威、内蒙古艺术学院影视戏剧学院敖登老师等爱心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边远地区的盲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时常被忽略的群体。为了让电影走进他们的生活,内蒙古图书馆联合内蒙古残联、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面向基层的“共享芬芳·文化助残百场为盲人讲电影”活动。在启动仪式上有200余位视障读者现场聆听了由文化志愿者敖登讲述的电影;活动全程在全国公共文化云网进行直播,全区有90个盲人阅览室通过直播同步参加了讲电影活动。

四、开设培训班,为视障文化服务培训人才

服务人才短缺和水平有限一直是困扰视障文化服务继续提升的障碍之一。加强服务人才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是提高视障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图书馆首先要建立一个具有反馈修正功能的系统培训流程以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文化志愿者培训模式[6]。内蒙古图书馆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与阅读推广培训班”对包括各盟、市公共图书馆、残联、盲协等单位70名从事视障人士服务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在介绍开展视障文化服务活动的同时,向受训人员指导视障文化服务活动开展。通过此次培训,让自治区各伙伴单位互通有无,达成了在视障文化服务领域信息、资源共享的共识。

五、构建共建共享机制

视障数字资源的制作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图书馆应建立共建共享机制[7],以将内蒙古各地区分散、异构的视障服务资源有效集中与整合,有重点地共建一批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组织有序的主题活动,使视障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内蒙古图书馆以“合作共建”和“合理共享”为原则成立“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联盟”,在改善内蒙古自治区视障文化服务的阅读环境、推广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特色音频资源库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强各成员间的学习交流。通过培训交流,能够促进各成员馆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了解视障文化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服务队伍,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视障文化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内蒙古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较晚,视障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深入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与视障读者的接触中,深受他们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精神的鼓舞。视障人士同我们一样拥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希望通过提高对视障群体的服务效能,让他们共享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

猜你喜欢

视障盲文盲人
基于盲文摸读效率因子评测盲文方案的研究初探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制作盲文书籍,点亮黑暗世界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随声附和的盲人
盲人节
一种新盲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盲人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