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形势下博物馆云展示的探索思考

2020-01-02金彩霞

文化产业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文博博物馆疫情

◎金彩霞

(北京文博交流馆 北京 100010)

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的发展,博物馆已经在做线上展览和讲座的尝试。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闭馆、观众无法到实地参观的情况,博物馆纷纷在网上推出直播、云展览、云讲座等各种线上活动,以满足疫情环境下人民群众缓减情绪的精神文化需求。疫情的发生,为博物馆的云展示提供了意外的契机,加速了博物馆数字化云展示的进程。疫情初期,抖音、淘宝等直播平台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等多家国内大型博物馆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引起网友热烈反响,单日观看量就超过几千万。北京文博交流馆作为北京地区的一家中小型博物馆,同样因疫情影响而选择闭馆,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的号召,积极推出线上云展示活动,以满足观众无法到馆参观的文化需求。

一、馆藏特色文化资源

北京文博交流馆于1992年在北京市智化寺文物保管所的基础上成立。该馆址所在的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内,建成于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由明英宗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捐资所建。繁盛时期的智化寺占地约两万平方米,前后共五进殿院,分东、中、西三路,为皇城东部一处显赫的大型寺院。目前智化寺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共四进殿宇,现存主要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智化门、智化殿、如来殿(二层称万佛阁)、大悲堂,其中智化门左右又有钟鼓楼,智化殿左右有藏殿和大智殿两座配殿,堪称北京市内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1961年,智化寺被评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①。

二、云展示服务内容

自2020年1月24日以来,除防控一线的白衣天使,全国民众都开启了防控抗疫居家模式。为此,国家文物局积极行动,专门发文要求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以实际行动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②。北京文博交流馆整合已有的数字资源,积极推出一系列具有我馆文化特色的云展示服务,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云游智化寺明代古建筑,聆听智化寺京音乐。

(一)推出APP云展览

疫情期间,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云展览,以满足居家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北京文博交流馆积极响应号召,为热爱智化寺和智化寺京音乐的观众提供线上参观服务,在“智化寺”官方微信和微博同步推出“闭馆不闭展|北京文博交流馆APP继续带您看古建,听古乐”云展示导览,为观众介绍APP的功能、内容及操作指南,让观众通过北京文博交流馆APP,就能云游欣赏“智化寺钟鼓展”“智化寺故事展”“藏殿文化艺术展”“智化寺京音乐文化展”“如来殿原状陈列展”“智化寺明代建筑展”六大常设展览及“馆藏精品文物展”临时展览。点击进入每个展览,观众不仅能看到展览完整的图文介绍,点击页面底部全景观展按钮,还可以身临其境地巡游展览全景,犹如置身在博物馆实地游览,为观众提供真正的云展览服务。

(二)推出智化寺京音乐云展演

闭馆期间,智化寺京音乐暂停演出。为了满足观众欣赏智化寺京音乐的需求,我馆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共推出四期“智化寺京音乐线上云展演”系列视频。由智化寺京音乐传承人为观众讲解智化寺京音乐并演奏经典曲目,让观众在线即可聆听并感受智化寺京音乐现场演奏的氛围。此云展演的推出点击量达到数千人,得到了广大热爱智化寺京音乐文化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实现了博物馆对外宣传的良好社会效应。

(三)联合多家媒体开展直播活动

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地区博物馆相继发布闭馆公告,停止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了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充分利用传播技术、挖掘博物馆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文化产品的要求,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文博交流馆积极配合新浪微博、“一直播”“B站”等媒体开展了多次直播活动。

直播活动一:博物馆与你在一起,走进北京智化寺

2020年3月12日,我馆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由北京市文物局官方微博“北京文博”联合新浪微博“文博头条”、一直播平台和我馆微博“文博交流馆”共同推出“博物馆与你在一起:走进北京智化寺”专题直播活动。由我馆副馆长直播讲解智化寺的“双遗产”,带领观众欣赏了智化寺古建筑的营造之美,领略了智化寺京音乐的清音雅韵。在45分钟的直播中,网友同时在线观看的人数最高达到2.7万人次,累计观看人数达到21万人次。累计观看人数相当于日常开放观众年参观量的10倍左右。此次直播,对智化寺和智化寺京音乐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的网友认识了在北京二环路胡同里还保存着如此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和如此古朴典雅的明代古典音乐。

直播活动二:云游博物馆·智化寺

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馆联合保利演出有限公司、酷狗音乐、一直播等多家媒体,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企划——云游博物馆·智化寺”直播活动,致力践行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多元和包容。5月18日和19日,分别在哔哩哔哩、抖音、酷狗音乐、一直播等平台进行直播,由主播导聆,我馆副馆长直播讲解,带领观众在线上参观了明代古建筑智化寺。网友们在直播中观看了保存至今的智化寺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包括一进院的山门、智化门、钟鼓楼,二进院的智化殿、藏殿、大智殿及三进院的如来殿(万佛阁),欣赏了各殿精美的明代文物。网友们纷纷留言说,越来越喜欢古建筑了,隔着屏幕都能够感受到智化寺这座明代古建筑的营造之美和明代文物的美轮美奂。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人因疫情无法在现场演奏,但是通过杨馆长的讲解和多媒体音频播放曲目,网友们还是领略到了京音乐的清音雅韵,希望有机会能来现场听听音乐,看看工尺普,体验一下乐器的演奏。直播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解锁”智化寺的新方式,也让博物馆意识到线上传播的重要性和明显优势。

(四)推出线上云赏花

每年三四月份是智化寺最美的季节,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海棠未雨,梨花先雪,观众们纷沓而至,满院儿的摄影师,各种角度地记录了智化寺梨花最美的瞬间。今年由于疫情,观众无法到现场赏花、摄影,北京文博交流馆专门在“智化寺”官方微信和微博同步推出三期云赏花专题线上活动。由馆内工作人员拍摄,为观众奉上梨花、海棠、丁香花等高清大图,满足了观众无法到现场赏花的缺憾。云赏花的推出备受好评,“智化寺”微信公众号点击量过千人,“文博交流馆”微博点击量过万人,后台留言区许多观众点赞留言,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五)语音导览微信版上线

疫情期间,各大博物馆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实行线上实名制预约门票,且无法提供现场讲解服务。为此,北京文博交流馆为了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满足观众参观需求,将我馆语音导览的音频和讲解词制作成微信版在“智化寺”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线。通过本导览,观众参观智化寺时使用自己的手机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即可收听讲解,从而了解智化寺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云展示服务,从展览、展演、直播到赏花、语音导览,北京文博交流馆在疫情期间为观众提供了尽可能丰富、新颖的博物馆云服务,未来将继续积极探索为观众带来更好的线上参观体验。

三、博物馆云展示带来的机遇

(一)拓展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途径

由于不受实地参观博物馆的客流量限制,博物馆云展示可以为观众展示实体博物馆未开放的场馆和平时没有对外展出的珍贵文物,为观众提供更加详细、深入的讲解,延伸了参观展线,拓展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受众范围,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降低了观众接受博物馆文化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由于云展示不受地域、时间的影响,保障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观众云游博物馆的便利度。正如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强调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潜力。博物馆数字化云展示是一项可以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共享博物馆文化的数字时代的全新探索,是对于“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这一主题的最好诠释③。

(二)丰富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和体验

线上云展览以数字平台的海量存储功能、先进新颖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和数字应用技术为依托,可以为观众提供形式多样且内容更庞大的知识信息流。比如在云展示中可以提供文物背后的采访视频、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各类新技术展示及360全景巡游等内容,同时还可以链接与展览相关的延伸信息,以其全面、多样而庞大的信息量来增加和丰富文物展品知识的输出,以此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个性文化诉求,让公众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多维度学习、感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此外,通过对展品文字、图片、影像、立体flash、虚拟漫游、高空俯瞰等多种方式的线上云展示,让观众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往实地参观博物馆的全新感受,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三)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博物馆越来越重视人、物、信息之间的多元互动交流,在搭建展览时,会更多考虑到观众的参与性。疫情期间,观众虽然无法到实地参观博物馆,但博物馆在线上推出的云展示,更偏向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流通,尤其是直播,观众可以和博物馆人实现即时交流互动,提高了观众云观展的积极性。同时在直播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重量级文物,看到平时不对外展出的文物,而且还可以听到各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文物专家,甚至是馆长亲自为观众讲述国宝及其背后的故事。直播讲解也不同于博物馆里陈列的说明牌那么晦涩难懂,博物馆人大多化身主播达人,将博物馆的专业知识转化成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知识点,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博物馆文化,打破了观众心目中传统博物馆高冷、难以亲近的形象,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感。

四、博物馆云展示的期待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全国博物馆都在陆续开放。尽管实体博物馆已开放,博物馆云展示却没有停止。国家文物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复工的指导意见》(文物办函〔2020〕190号)明确提出:“继续利用数字资源,通过网上展览、在线教育、网络公开课等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展示及内容,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完善现有的数字化平台建设

据文化和旅游部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闭馆防疫期间,全国各地博物馆共推出2000余项在线展览,访问量突破50亿次。直播活动更是单日观看量就超过千万。全国各大博物馆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云展览、直播等线上活动,得益于博物馆原有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数据资源储备。从目前来看,博物馆云展示仍是未来满足公众需求、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④。因此,博物馆需要更新升级现在的数字化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中华文明”成果,在整合现有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展览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再加工,盘活现有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努力激活博物馆官方网站、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丰富数字化宣传内容和形式。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将新技术、融媒体与博物馆知识生产充分结合,充分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举办“云展览”,开展“云展示”,提升展示、宣传效果,多维度展示传播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文化,实现文物价值从“窄播”到“广播”的转变。

(二)多维度深化跨界合作

如今,“跨界”已成为国际新潮流,引导着行业间合作的不断深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博物馆在此次疫情下与腾讯、百度、今日头条(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在内的国内一线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多次直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凸显出博物馆与媒体跨界合作的重要性。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将继续与媒体加强合作,通过深挖博物馆展览及藏品特色,结合观众文化需求,联合打造更多的博物馆云展示产品,取得社会上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流量。今后,云展览、云课程、直播等线上云活动仍将是博物馆发展的方向。通过博物馆直播云展示受到的社会关注,启发我们今后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和网上云服务活动,可以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正如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积极性。加大文物资源基础信息开放力度,支持文物博物馆单位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⑤。

(三)加强博物馆队伍能力建设

博物馆人是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连接的纽带,因此,博物馆人的业务素养对于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疫情对博物馆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博物馆从业人员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博物馆的模式里,认为做好线下实体博物馆的展览、社教工作即可。疫情下博物馆云展示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博物馆人要有掌握新技术、接受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的认识和本领。同时,博物馆人还需要有拓展受众、信息传播交流的能力,如何把博物馆文化带给更多的观众将成为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内容。博物馆需要建设一个专业知识过硬、会讲文物故事、善于捕捉观众需求的传播队伍,善于当“网红”,敢于上“热搜”,使博物馆既服务于到场馆参观的观众,也服务于活跃在互联网的“受众”,不仅成为展览展示空间,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平台,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⑥。

五、结语

博物馆云展示虽然是疫情下的“意外产品”,但从目前来看,这也是博物馆实现多元与包容、多渠道满足公众需求的必然选择,是博物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发展的新趋势。目前疫情形势向好,博物馆陆续开馆之后,博物馆云展示将会继续进行,并且会制度化、常态化。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如何高效地整合馆藏资源,将线下线上活动有机结合,如何适应并有效运用新媒体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将成为博物馆思考和探索的新使命。

【注释】

①金彩霞:《浅谈中小型博物馆智慧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文博交流馆基本陈列改造项目为例》,《201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2019年12月。

②车宁:《抗击疫情,给博物馆带来更多思考》,《中国文物报》,2020年2月25日。

③李晨、耿坤:《关于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机制建设的讨论》,《中国博物馆》,2020年第2期,第39页。

④刘玉珠:《“云展览”开启博物馆服务新形态》,人民网,2020年05月27日。

⑤李晨、耿坤:《关于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机制建设的讨论》,《中国博物馆》,2020年第2期,第38页。

⑥张建军、王立文:《疫情后文博场馆需提升两大能力》,文博圈,2020年3月5日。

猜你喜欢

文博博物馆疫情
校园春色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博物馆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露天博物馆
中国主要考古文博文化遗产类院校专业列表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