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谣言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0-01-02梁宝桐程嘉毫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谣言舆情

梁宝桐,程嘉毫

(1.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联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为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净增4074万人,上网总人数达到了7.72亿人次,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5.8%。在上网群体分布中,学生人数高达1.96亿,是使用网络最大的生力军[1]。网络谣言是指通过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等网络介质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具有虚假性、传播快、影响广、破坏大等特点,且常易引发负性的蝴蝶效应,给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带来极坏的影响,是网络时代引起社会动荡与危害公共安全的重要原因[2]。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到成人前期的过渡期,认知机制和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网络谣言的冲击。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网络环境下的责任意识情况,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大学三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7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00份。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在网络谣言背景下,大学生对网络谣言认识及其责任意识现状,网络谣言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机制,更有针对性提出建议。

1 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网络谣言认知态度与应对行为现状分析

1.1 大多数大学生都可以正确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

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全面正确认识到网络谣言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危害。片面认为网络谣言对国家和社会影响不大,仅仅会影响着个人的发展的大学生则占总人数的15.3%。大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转变,观察力与思考问题能力的全面性大大增强。但又由于心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行为心理特征常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相互矛盾[3]。

1.2 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的态度不够严谨

根据该调查发现,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只有少数的学生对其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有11%学生完全不相信网络信息,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这些信息;有61.7%的同学对能辨证看待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抱有怀疑的态度,选择性相信和分享网络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范围里的学生,医护专业学生对网络信息抱有怀疑的谨慎态度的比例要高于非医的学生比例。27.3%的学生则认为网络信息可以相信,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获得的信息。

而调查中的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判断主要根据四个方面:网站的权威性、专业人士的权威性、以转发或传播次数为判断标准以及以自己考究为标准。其中接近90%的学生更愿意相信权威网站的信息,而有87.3%的学生认为信息转发的次数越多,可靠程度越高,有82%的学生愿意相信专业人士发表的信息,只有15.31%的学生愿意自己去考究信息的可靠性。

以上结果的原因,可理解为人的行为容易受到从众性和责任分散效应的影响。大学生的认知阅历不足,对事物的判断欠缺科学严谨,网络环境的自由性较高,部分大学生极易受到鼓动而转发,甚至会通过加大渲染的方式吸引眼球,成为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同时大学生在传播网络信息时还会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尤其是权威人士或大型网站发表的信息,往往也更易流传和分享。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完善,渴望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立自身的话语权,受影响程度就会更大。

2 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公民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公民身份所赋予的,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以及公民为完成本身应做之事而需要承担的道德和法律后果的意识,包括个人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三个方面[4]。在责任意识量表中,该调查中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其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均超过3分的理论中值,所以调查样本的责任意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社会责任意识较其他两个维度得分低。

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情况,了解不同被试特征变量对责任意识的影响,以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因素为自变量,责任意识及其三个维度为因变量来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中均具有较高的水平,其中男生在个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分高于女生。大学生的年级越高,责任意识清晰。在专业对责任意识影响中,医药学子的责任意识高于非医非药学子。上网年限也会对大学生责任意识产生影响,年限越长,学生面对网络信息的责任意识更好。

在调查结果中出现的男学生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均高于女大学生,这也许是受到传统文化中男性被教育更有担当的文化影响。医药学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会比非医非药专业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强,则可能是医药专业作为一个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的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受医学道德的熏陶,以及医学院校中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影响。

3 大学生对网络谣言认识态度与责任意识的关系研究

根据对网络谣言认识情况与责任意识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态度与责任意识各维度的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认识态度对其责任意识会有一定影响,其中对网络谣言认识程度越高,其责任意识也会越高;在对待网络信息传播态度中,选择性相信并愿意分享信息或相信信息且愿意分享信息的程度越高,其责任意识也就越高。对网络谣言认识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对彼此都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一般来说,对网络谣言了解越多就越清楚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阻碍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学生肩负着一种使命感,有义务去帮助更多人认识到网络谣言不好的一面,因此其责任感会更加高。另外一方面,责任意识越强,就会以更高的要求去规范自己以及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可以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性,可以消解网络负面因素对社会和个人的冲击,是大学生更加自觉抵制网络谣言[4]。

4 网络谣言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防治措施

网络谣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长远发展,也是顺应国家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时度效号召的举措,应多管齐下构建个人、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网络防治多元主体结构。

4.1 加强自我管理,树立大学生网络公民意识

在培养青年学生网络责任意识中,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只是起到外部的推动作用,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学生自身。要想真正培养好社会责任意识,还需个人的重视,不断强化自我管理。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辨别信息对错,从而提升自身对网络的责任意识。

4.2 师生共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校园

学校要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制定完善的引导机制,做好网络谣言治理,应多管齐下,管理与教育两手抓。不仅要求学校做好本职工作,根据时代形势不断改进教育方式,以网络公民的身份作为教育的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还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法制和心理指导课程,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法律意识,提升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以及自控能力。

4.3 优化网络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舆情网络环境

社会只有构建和谐的网络舆情环境,才能保证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要求社会在客观分析时代网络特点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下,建立网络舆情中的责任和道德失范防控与引导机制。开展网络宣传活动,加强网络责任宣教,不断提高人们网络责任意识。其次要加强监控,主动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禁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最后要及时辟谣,对网络上出现的无根据的消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向公众解释,以把谣言的影响降到最低。

网络舆情正在以其特有的优势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而网络舆情的负性方面也在冲击着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在网络谣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长远发展,也是顺应国家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时度效号召的举措,多管齐下构建个人、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网络防治多元主体结构。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谣言舆情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