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东民俗文化:传承与重构

2020-01-0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张 始 峰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3作为黄河流域关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秦东民俗文化,是指关中东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当中所创造、形成和传承的习俗习惯、风尚礼仪、宗教信仰和生活模式等生活文化的总和,集中体现在饮食、起居、服饰、节令、信仰、礼仪、娱乐、出行、婚丧嫁娶、祭祀祈祷、民间艺术等方面。秦东民俗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也发生着剧烈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征。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对秦东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如何在潮流冲击下对秦东民俗进行重构,都需要我们重新正视,系统认知。

一、秦东民俗文化特点

西汉时期为了便于对中央王廷核心地域的控制,就把关中地区分为扶风、京兆、冯翊三部分,即所谓的三辅大地,后来人们习惯上把关中的这三部分叫作西府、西安府、东府。东府主要是指今天渭南市管辖区域,因位于陕西(秦)的东部地区,人们习惯上把这片区域又称为陕东、东秦、秦东等,是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出入中原的咽喉要道,河山圣地,华夏之根,素有陕西东大门之称。

秦东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百多万年以前的蓝田猿人(蓝田猿人遗址现归西安市蓝田县管辖,从地理地域划分上,遗址所在的公王岭却实实在在属于关中东部,蓝田县也是在1983年才从原渭南地区划归西安市管辖)、20多万年以前的大荔猿人在这儿繁衍生息,西周至隋唐也一直以京畿拱卫的身份存续发展,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这一地区丰富而稳定的民俗文化,独成体系,丰富多样,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

(一)传承悠久的稳定性

民俗文化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2]3-4,可以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分类,涉及范围广,传承历史悠久厚重,体现于沉淀着秦东地区传统的物质习俗、精神习俗和生活模式当中,通过史料比照和实际调查发现,“秦东地区的民俗自古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诸多民俗事象是民俗主体在家庭或者村落等环境中,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或者在村落等环境中耳濡目染习得。人们口耳相传,大家彼此互相遵守。……虽然他们对某些民俗事象无法解释,但是他们仍然认为应该严格遵循,渐渐地这些习俗形成了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这些民俗一旦习得,便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他们祖祖辈辈互相遵守,并不断地给后代强调,反复告诫子孙后代应该严格遵守不敢逾越。”[3]51

秦东民俗文化传承的稳定性既有文化因素,也有地域原因,漫长的风雨历程中虽有损益变化,但其主体变化的脉络却一直比较清晰,也就是我们讲陕西文化发展时所谓的“秦风”。

(二)浓郁的地域色彩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秦东地区民俗文化体现的是秦东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特点和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是秦东人民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而积淀下来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凝聚与升华。这些民俗资源承载着秦东地方文化发展延续的基因,见证着秦东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今昔,具有深厚沉重的历史价值与源远流长的文化价值,时刻凸显的教育价值与潜力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丰富的品种类型

关中自古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作为关中粮仓和东大门的秦东地区,优越富裕的地理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产生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使秦东成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

秦东地区民俗文化产品囊括了秦东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地域特征、各个社会阶层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文化形式。既有朴实的生活原生态,也有提升雅化的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包括以富平石刻、澄城刺绣、华州皮影为代表的精湛的传统手工艺,以仓颉传说、鲤鱼跃龙门、劈山救母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华阴老腔、富平阿宫腔、同州梆子、华阴迷胡、蒲城石羊道情为代表的地方传统戏剧,以蒲城杆火技艺为代表的誉满海内外的焰火表演,以澄城尧头、富平陶艺村为代表的传承悠久的陶艺,还有各地丰富多样的社火,惹人垂涎的美食,既实用又美丽漂亮的服饰,民众自娱自乐而升华的鼓乐演奏,人山人海的庙会,巧手如花的剪纸,既能看又能吃的面花等等,加上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杂技竞技、传统中医、民俗展演等诸多门类,涵盖全面,美不胜收。截至2019年底,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量位居陕西省前列,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项目15项,省级保护项目93项,市级保护项目201项(准确数据来自渭南市文旅局网站)。

(四)传统的规约性

秦东民俗文化产生于秦东,流传于秦东,在秦东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延续下来,被秦东民众接受和传承,形成有着固定程式的稳定风尚习俗系统,引导约束着整个社会生活行为模式,显示出一种规约规范性,人们会自觉遵守这些习惯习俗。

例如,锣鼓是秦东人民特别喜欢的娱乐表演形式,渭南市仅受保护的鼓乐项目就有20多种表演形式,如韩城的行鼓(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演)、围鼓、黄河阵鼓,合阳的五圆鼓、东雷上锣鼓、撂锣,大荔的花苫鼓、南留锣鼓,澄城的寿圣寺大佛锣鼓、洪拳鼓,富平的老庙老鼓,华阴的华阴素鼓,临渭区的田市八仙鼓、三贤锣鼓,蒲城的尧山十一鼓、长庆锣鼓,潼关的背花锣等,遍地开花,民众喜闻乐见。现在秦东各地的大村子几乎都有自己的锣鼓队,但各个锣鼓队都有自己固定的表演形式和程序,从鼓形、服饰、队列队形变化、人数多寡、鼓点鼓谱、表演方式等都有固定的传承模式,不允许随意变更,也正因为如此,秦东地区锣鼓队一出场内行马上就能分辨地域鼓名。韩城行鼓仅典型的鼓谱就有《老虎磨牙》《上坡》《摘豆角》等十余种,变化复杂,既讲究气势,更要求表现技巧,如《老虎磨牙》就是鼓手用鼓槌连击鼓边铁钉,发出老虎饥饿时磨牙的声音,《上坡》则是用鼓、铙合击分击的手法,显示朴实、热烈而又强悍的黄河雄风。

(五)集体遵从的草根性和亲民的参与性

秦东民俗文化植根于秦东地区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个层面,从秦东地区人民基本物质文化生活中缘起和发展,是一种反复演示、不断践行、集体遵从的群体性行为,在地域精神和地域品格塑造方面指向性明确,发自基层,活在民间,是普通草根百姓自我展演的结果,共同的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了普遍的群体认同。

同时,秦东民俗文化是秦东地区人民的生活模式的艺术性展现,在秦东地区具有积极自觉的传承性,形成于秦东人民普通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升华于秦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非凡的艺术创造中,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在普通的民俗生活中影响很大,各种亲民的表现形式深受大家喜爱,容易吸引民众参与其中,民众参与度非常高。

(六)新陈代谢的变异性

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新文化的觉醒过程,新陈代谢是民俗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一些老的民俗民风逐渐没落消亡,新的乡俗习惯逐渐发展形成。

但从近年来秦东地区民俗发展的趋势性分析,新乡俗民俗良莠并存,具有很强的辨识模糊性,需要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沉淀,所以在对新的民俗文化接纳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旧民俗文化的保存、传承和新民俗的辨识。

二、秦东民俗文化发展困境

秦东民俗文化有过自己的兴盛和辉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趋势以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背离度越来越大,虽然政府、社会和民间高度关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迷惑和困难。

(一)短期经济利益追求使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扭曲变异

秦东地区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开发利用好肯定会创造出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时段追求经济利益很正当也很正常,但凡事有个度,民俗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全面系统的长期工程,不能以经济收益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和指南。

目前秦东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是过度商业化建设开发造成开放性破坏,民俗展示活动中掺杂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包装,庸俗化、娱乐化稀释甚至歪曲了民俗文化朴素的本质。民俗旅游产品从制作到包装营销普遍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一窝蜂上、一股脑建的同质化重复化现象一波未平而另一波又起,袁家村出名了,我们就遍地开发建设古镇,古镇建成了又无法突出自己的特点特色,搞个噱头,卖卖特产小吃,价高质次,游客去一次就感觉毫无新意,缺少古镇文化风韵体验,而且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二是地方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工作急于求成,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法宝”,为满足游客猎奇心理形成普遍造假现象,包括伪造民俗制品、伪造民俗建筑和伪造民俗表演等现象,有些地方甚至在进行民间文化开发时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弃之一旁,大力移植引进其他地区的民俗进行开发,缺乏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的伪造人们当然很难接受。

(二)对秦东民俗文化保护保存力度不够

为了抢占文化制高点,增强文化软实力,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对传统文化市场的开拓。但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年轻人大量积聚于城市,村里主要以老人孩子留守,缺乏活力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人们过分重视民俗文化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出,对眼下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民俗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民俗文化形态日渐衰微直至走向消亡。例如,秦东地区传统的迷胡、阿宫、道情、梆子等老戏曲品种普遍存在着无演员、无观众、无传承的三无窘境,部分文化项目濒临失传;大批老建筑被拆除或变卖,关中民俗博物院的30多座精品院落建筑就是来自秦东,在我们手里弃如敝履,到别人手里贵如珠玉;生产生活中的老式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束之高阁,甚或直接劈柴烧火,很多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因为不能带来经济收益而深藏民间,无人关注。

(三)对秦东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秦东民俗文化的传承利用目前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和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部分表层领域的东西,民俗资源开发滞后,民俗文化产品缺乏创新,并未让人们领略秦东人民的智慧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难以适合现代人的新需求,真正的文化内涵还需要挖掘。

目前秦东地区相当部分民俗产品生产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原始粗犷,为了急于取得经济收益而简单地对民俗工艺产品进行投资开发,产品类型相似,衍生产品开发不足,缺乏精品,没有形成产业链条,除饮食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外,其他产品难以体现当地文化和风俗民情,独具地域特色而且受到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少之又少,许多民间工艺品都是以老面孔苦苦支撑。像华州区的皮影雕刻,由于一些技术已经失传,尽管从业人群庞大,产业链也做得比较长,但雕刻出来的东西水平平庸,商品价值难以与皮影真正的价值对等;再如尧头窑瓷器制作工艺的传承,厚胎粗瓷黑釉产品仍为主流,薄胎细瓷彩釉产品很少,如果不对传统手艺进行适应性改造,完善其不足,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四)民俗异化现象和同质性现象普遍

民俗文化的人为异化是其特征之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许多传统节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洋节日的冲击下内涵越来越淡,新奇刺激、休闲娱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只留下了一个空壳名称,民俗活动成为纯粹娱乐和盈利场,很多传统民间工艺项目背弃传统,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追求经济利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被随意改变。同时,民俗活动严重同质化,只要别人成功马上一窝蜂而上,简单地进行产品抄袭模仿,活动创意和产品生产创新性差,品牌经营意识薄弱,特点特征不突出。

(五)民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民俗文化的传承关键点是人,人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从眼下情况分析,传统文化民俗的学艺传承过程周期长、难度大、收益低,社会地位也不高,年轻人中认知度很低,他们从内心看不上更不愿意学习这些传统技艺,而现在苦苦支撑的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他们的离世,民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走向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同时,作为传承主体的民间艺人除了老龄化、技艺传承后继乏人之外,还面临着收入低微、生活困顿等诸多问题,我们在做项目调研时感同身受,老一辈艺人秉承传统,苦苦坚守,只有微薄的收入和来自政府很少的补助,艰难度日,他们一旦去世,这些民俗技艺也将随之消失。

(六)建设水平低而散,系统性差

目前从事民俗文化产业的主体多为乡镇、民营企业,大多为家庭式作坊,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经营形式分散,产业规模多停留在一家一户模式上,无法形成规模,谈不上什么竞争力,更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从目前情况来看,秦东地区的民俗文化企业大部分处于价值附加很低的生产销售环节,产品低价恶性竞争,从产品研发到品牌运作,从销售渠道拓展到品牌形象塑造这些高端价值链环节都做得不好,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同时,秦东民俗文化的生成和传承带有明显的家族性、分散性、自发性特征,缺少统一协调,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重复建设,发挥不出整体地域优势和团体优势。

(七)民俗文化发展主体能动性差

秦东地区虽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长期被具有经济、文化优势的大西安光环笼罩压制,无法突出自己特色特征,太在意外人评价,缺少秦东民俗的文化自信,亦步亦趋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例如,古民居保护、拴马庄、华阴老腔等明明是我们的东西,但名头却被别人叫响,自信心建立在别人喜欢的基础上,缺乏主体能动性。

(八)产权保护意识淡漠

秦东地区许多民俗从业人员观念保守,眼界不够开阔,缺少产权意识。一方面秉承传统理念,关键技术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秘不外泄;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利润和效益认识不足,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创意和技术,技术专利申请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也做得不够。

我们还得说说体制因素对渭南民俗文化发展的制约。目前渭南市各级政府部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做了许多工作,但政府主导下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力度仍然不够,地域分割、管理多头现象普遍存在。资金、精力投入力度不够,与渭南民俗文化资源现状不相称。同时,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整体挖掘和开发也缺乏统一思路和系统性策划,民俗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集群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秦东民俗文化发展的传承与重构

随着新媒体冲击力度的加大和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日新月异,加上外来文化因素习俗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一些文化传统在消亡流变,一些新的习俗也随之而生。在这种情况下,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就迫在眉睫。

(一)建立民俗文化艺术信息库

许多民俗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尤其是许多传统技艺的学习周期较长,适用范围较窄,经济效益也不明显,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主动进行学习,这些民俗文化随着老艺人的老去,便会失去传承途径、人亡艺息。这些失去的技艺习俗有的以后可以恢复重建,有的就永远消亡了。历史上这样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学者艺人参与,先对秦东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紧迫性分类,再对目前传承途径不畅的民俗文化进行信息资料保存和抢救性挖掘保护,对它们的历史发展渊源、形成发展过程、社会作用、艺术价值内涵等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并把这些信息资料有效保存下来。其间既要注意传统文献的保存形式,更要注意通过数码影像技术形式进行影像资料保存,这种方式能突破时空约束,便捷而生动。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公共文化服务360热线”的设立建设了一个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动网站,这既有利于提升渭南市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社会知晓度,也有利于提升文化服务部门和各类文化组织回应社会公共文化需求的回应性,各级组织应该学习借鉴。

(二)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彰显整体优势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以大格局大眼光高起点整合秦东民俗文化资源,突出特色,彰显整体优势。

例如,民俗旅游资源的整合,我们可以沿着由区域到整体,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思路进行,可以先把同类的民俗资源进行整合,同时系统细致扎实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如交通、住宿、餐饮、接待、旅游景点软硬条件建设、旅游产品的质量、特色与价格核定、服务人员营销人员的职业素养等方面。

再如,我们可以围绕以渭北帝陵、仓颉庙、司马迁祠、丰图义仓为主的历史文化游和以古城、古镇、古村落遗址为主的民俗文化游,政府政策财政扶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培育好民俗文化企业,统筹设计能够体现渭南文化特色的民俗旅游线路,实现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收益的互动发展。

(三)保护和培养民俗文化艺术传人

人才短缺是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培养力度,使传承人成为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可以考虑将其中一部分志愿者发展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者甚至传承人。

民俗文化传承人是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对他们的认定和保护具有重要价值。郭艳娜在《发展视域下陕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一文中给我们介绍了日本和韩国在民俗文化传承人保护方面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文中曾谈到日本政府对那些“国宝”级别的人物一旦认定,国家就会拨出相应的、数量比较大的专项资金来录制他的艺术、保存其作品;赞助其传习技艺、培养传人的相关工作;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从艺条件;在税收等制度上相应优惠;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使这些在工艺方面的创新和技艺方面的提高等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的相应激励。[4]95

我国现在的传承人制度借鉴了其他国家一些好的做法,还应进一步加强民俗文化艺术传人的培养工作力度,培养兼具专业知识和创新理念的双素质人才。

(四)加大申遗工作力度

民俗文化申遗工作的成功既说明了其内涵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肯定,又能得到政府相关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宣传了自己的技艺和产品,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例如,目前蒲城县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蒲城杆火、石羊道情、走马戏、土织布技艺、椽头蒸馍制作技艺、水盆羊肉制作技艺、血故事特技、罕井秋千、民俗芯子等,这里面一些技艺许多老蒲城都不熟悉,现在却因为列入非遗保护而名扬天下。

(五)实现传统民俗与现实需求的整合统一

要突破部门分割的约束,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实现资源、设施共享,提高设施建设和利用效率,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将民俗文化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等工作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六)整合力量,各尽其职

秦东民俗文化的保护应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商界、学界和传承主体各方力量都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形成一个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的、全方位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和保护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许多整合、协调、传承工作都要依靠各级政府的力量展开。比如,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大智力投入,重视人才队伍组建;督促公共部门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引导图书文化部门和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机构开展相应工作,传播和展示民俗文化;鼓励新闻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对民俗进行展示宣传;组织各种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等。

知识界的专家及研究者可以从理论高度出发,高屋建瓴,做好传播、弘扬民俗文化的学术支撑;民俗传承主体要坚守文化传承理念,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既解决生存问题又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商界应该尽最大努力把蕴藏在民间的文化智慧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出来,合理适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民间社团要主动参与,形成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致力于秦东民俗文化的有序传承。

(七)加大民俗文化产品内涵挖掘力度

主要是走出简单的模仿复制,深度进行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如富平陶艺村的经营建设,把中国传统的陶瓷历史、制作工艺、游艺体验、产品创新制造销售等环节融为一体,游客既增长知识又有亲身体验,老少皆宜,其乐融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好。

(八)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政府相关政策法规是保护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家在这方面针对性地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文化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民俗文化传承保驾护航,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6]22的良好态势。

渭南市政府在建立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相关制度的同时应该健全领导联系制度,统筹、协调好渭南民俗文化产业工作的开展。

(九)追求商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要进一步挖掘利用民俗文化的商业化价值,民俗旅游消费及其旅游产品设计销售是最佳路径选择和最有效载体。一方面应该设计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民俗旅游产品,各种要素有机结合,立体开发,整体开发,既要具有地方特色和纪念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在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过程中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满足游客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不可漫天要价,欺客压客。以尧头窑开发为例,其产品历史上因为物美价廉、结实耐用一直受秦东渭北地区人民喜欢,但现在景区产品创新性不是很突出,价格却高得离谱。当地民居进行改造后接待游客,一间客房一晚的住宿费动辄二三百元,近在咫尺的尧头镇商业宾馆住宿却是七八十元钱起步。从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村民装修改造房屋花了不低的成本,住宿率却一直很低。

民俗旅游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没错,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分追求收益,民俗旅游过度消费,民俗产品过度商业包装,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涵,忽视游客的消费心理和精神体验,重视开发而轻视保护,都将把民俗文化建设引向一条不归路,真正的民俗文化传承开发和保护永远是统一的,商业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永远是统一的。

(十)注意民俗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引导

民俗文化传承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难以估算,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又高速变化的时代,市场经济理念及新的生活方式节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日甚一日,这一方面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新习俗产生,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深化,民众整体素养快速提升,人们接受学习模仿新事物、新生活方式的速度越来越快,技巧越来越娴熟。但我们同时注意到,这也是一个趋俗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网络信息的便捷传输导致人们的理念认知转变奇快,这个过程有模仿也有创新,泥沙俱下,良莠难分,有些传统习俗文化在这种冲击下不断解体重构,有些直接扭曲变异。

我们以传统民俗诞生地和主要传承地的城镇乡村为例,近些年一些优秀的民俗民风、村规乡约、家规家风传承逐渐淡化,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选择逐渐占据上风,乡邻之间互助互爱情分越来越淡漠,人们各自为政,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利字当头,金钱第一,人情生分;虚荣攀比、好逸恶劳、少劳多得甚至不劳思获心理普遍存在;老人赡养与孩子教育问题重重等,问题不一而足,普遍存在。

民俗文化寄托着最深切的乡愁,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更寄托着一份为家乡发展尽心竭力的担当。秦东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建设应该宏观统筹,整合各方力量,采取积极措施,让传统民俗适应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为秦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民俗节
漫画民俗
谁远谁近?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