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经验借鉴

2020-01-02陈晓宇

物流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冷链运输物流

魏 然,陈晓宇

(中国民航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00)

1 引言

19世纪末冷链物流开始出现,发展初期主要以农副产品的低温仓储、包装以及运输作为冷链物流应用最广泛的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农副产品、水产品以及医疗药品在安全、质量、品质方面的要求逐渐加强,全球冷链物流水平同时也在快速上升。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低温包装、冷链仓储、冷链运输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均实现了较大进步与突破。在增强冷链技术手段、构建冷链标准化体系以及提高冷链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不断总结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先进经验,并寻找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对于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 欧洲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德国。德国的冷链物流水平在欧洲地区一直较为领先。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会同时带动冷链物流的兴起与发展。德国的农业发达,2017年德国农业用地就约占其国土面积的一半。作为支撑德国经济的主要产业,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广泛覆盖。近些年德国开始重视农产品绿色发展,又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的需求量也进一步上升。

德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重视建设先进的冷链物流仓储设施设备。如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储藏技术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WMS仓库管理系统【1】。通过对先进冷链设施设备的应用,德国在长期的冷链物流发展中都有着较低的产品损耗率,极大地避免了因温度控制不规范而引起的冷链风险,保障了冷链物流的安全高效稳步发展。

德国对冷链物流的重视与政策的保障是其冷链物流水平较高的另一个原因。德国对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等禽类,水产品,奶制品以及蔬菜等各类食品,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零售环节均有极高的要求与标准。例如畜牧类将从动物的养殖开始采用身份识别系统,并在后续环节中采用可追溯系统,对上述产品的品质进行全方位严格把控。在国家政策方面,德国对市场中上架的各类食品的新鲜程度都有着严格规定,若超出食品保质期或有腐烂情况严格禁止上架。

(2)荷兰。荷兰在欧洲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西欧最大的3条河流均流经荷兰,水路运输发达;荷兰还拥有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其毗邻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园区,为果蔬的冷链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凭借着出众的自然优势,荷兰与周边发达国家往来频繁,逐渐成为了欧洲农产品配送中心与经济贸易中转站。如今荷兰被称为“欧洲门户”,在欧洲的经济贸易与冷链物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荷兰是著名的花卉生产国家,每年将生产的大量花卉集中打包并出口到世界各个国家。为保障花卉在远距离销售到各个国家地区的途中最大程度保持新鲜完整,荷兰已采用了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并结合电子信息交换和订货系统,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荷兰对所有农副产品实行着严格的生产标准,这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荷兰农业中最重要的乳制品为例,荷兰对其规定的生产标准要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2]。另外,其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较为完善,在运输产品的整个物流过程中,顾客与冷链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在任一阶段利用物流信息追溯码随时查询产品的实时温度与位置信息,大大加强了产品物流信息的透明化以及消费者对企业和冷链物流安全的信赖。

2.2 美洲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美国。美国地广人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路网与铁路网的建设力度,构建起了庞大密集的公路网与铁路网。强大的运输网络和地面运输能力将产地与消费者直接连接起来,约70%-8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属于产地直销,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冷链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极低的范围。

美国拥有着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技术与优秀研发人才。在冷链物流方面,美国已有发展十分成熟的冷链企业与相对先进的冷链技术。美冷(Americold Realty Trust)是全球第一大冷链企业,在全球冷链市场占有大约22%的份额,温控仓储与制冷系统均为世界顶级水平[3]。在冷链技术方面,运输车辆均安装着车辆跟踪系统与信息可追溯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督与位置跟踪,实现整个流程对任一环节物流信息的可追溯。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例如美国在早年间就已成立了冷链物流协会并出台了相关冷链标准制度,对产品的品质、安全监管与操作规范等方面均有严格约束[4]。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美国政府在冷链标准体系建设与市场准入制度方面不断进行完善,推动冷链物流在安全严格的制度保障下持续发展。

(2)加拿大。加拿大冷链物流发展十分成熟,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是加拿大经济发展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由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合成的综合冷链物流运输体系,为加拿大冷链物流打造了更广阔的运输网络。目前加拿大跨区域建设了3大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冷链资源有效分配并相互配合发展,共同打造了加拿大冷链物流体系在国家境内的全方位覆盖。

加拿大冷链物流的数据信息化水平较高,通过具有统一标准的数据管理系统与数据交换系统,可实现在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实时动态监测[4]。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已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信息数据交换以及冷链运输全程温度监控,有效控制了冷链物流风险的发生率,强化了冷链物流监管力度。在温控设施设备、全程冷链温度监测有效应用的环境下,加拿大冷链物流损耗率仅占5%,物流成本低于30%,大大避免了冷链物流的断链风险,降低了物流成本,保证了冷链产品的安全性、高品质与高效率。

2.3 亚洲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日本国土狭小,可利用耕地面积小,农户分布分散,而在这种自然资源欠缺的条件下日本每年的农产品出口产量却处于较高水平。针对农业资源难以集中化管理这一问题,日本将分散的农产品集中于中心批发市场再进行统一供应,在农协的统一规范管理下,有效弥补了农户分布分散的先天缺陷。作为岛屿国家,日本的海产品规模数量与品质均具有先天优势,高标准的冷链物流体系为日本生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可靠保障,每年大量优质海鲜从日本出口销售到全球众多国家。日本的高新技术与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冷链物流方面配备着可分等级控制的温控设备、世界领先的自动化立体化仓库以及具有位置跟踪和温度实时监测功能的运输车辆等冷链设施设备。从产地的预冷环节开始,日本整个冷链物流运输操作被严格规范,产品的腐损率低至5%以下,农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无断链风险,进一步保障了农产品实现安全高效的冷链运输。

3 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特点

3.1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先进,大多采用多式联运

世界领先的冷链物流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冷库、冷藏车、终端零售店等各个环节的设施设备采用了先进的温控技术,如冷库包括自动化冷库以及通风式、压差式、真空式冷库。先进的冷藏车、冷藏集装箱还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采用了多温区技术,可在运输途中实现对不同温度需求的产品同时控制,提供了精细化的品质保障。此外,还可实现对运输车辆的位置跟踪以及冷链物流信息追溯。

另一方面,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冷链物流是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最佳模式。国外冷链物流发达国家大多将公路、铁路、水路与航空综合应用于冷链物流,尤其航空冷链物流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冷链物流整体水平。多式联运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冷链物流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在满足本国短距离冷链物流需求之外发展国际远距离的冷链进出口贸易,高效高品质地推动了冷链物流水平的提升与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

3.2 冷链物流数据信息平台功能强大,信息化程度高

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普遍建设了完善的数据信息化平台,对冷链操作、产地预冷、冷链运输、仓储保存等各个环节设置先进的信息监测平台、车辆位置GPS跟踪与信息可追溯系统。如日本开发了电子虚拟的果蔬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厂家或顾客的需求下可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全过程实行动态监控,并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终端销售全程任何环节的信息追溯[5]。数据信息平台的应用不仅强化了冷链物流的监管力度,同时还可保障顾客对高品质产品的冷链运输服务的信赖。此外,完善的冷链物流数据信息平台还可实现对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下的冷链物流信息的共享与汇集,为先进冷链物流企业打造全球冷链物流网络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3.3 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完善,政策规范统一、监管有力

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冷链物流都有一系列完善的标准化冷链物流体系,以及国家政府在相关政策、制度规范等方面的引导与支持。例如:在农副产品的生产标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冷链企业经营模式、冷链运输的包装、操作,以及温控设施设备等各个方面均有严格统一的制度规范与监管措施,使冷链风险可以在各环节的流通中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这些国家为鼓励和支持冷链企业的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税收、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极大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全面发展。

3.4 冷链物流覆盖面广,流通率高

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重视在各环节的严格把控,从产品的生产、采购到运输、包装,均由冷链物流全程覆盖。目前,日本的冷链物流流通率高达95%以上,农副产品几乎不会因在冷链物流环节中出现“断链”问题而影响安全、品质。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西方国家的食品冷链流通率同样也在95%左右。冷链物流流通率的高低是决定着一个地区生鲜农产品能否安全、高品质送到顾客手中的关键,只有对各类有低温要求的产品在流通中全面推广冷链物流技术,才能较大程度地避免冷链风险。

4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差距分析与对策建议

4.1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差距分析

(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基数大,从人均冷藏车保有量来看,当前我国平均每1.8万人拥有一辆冷藏车。而美国平均500人拥有一辆冷藏车,日本平均约1 636人拥有一辆冷藏车;我国冷藏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约为0.3%,而发达国家如美国这一比例约为1%,德国约为2%至3%,差距明显。

另外,我国冷藏车与冷库地区分布不均衡。根据近些年冷链物流公开数据,我国新增冷藏车排名前五的省市为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以及上海市;冷库保有量排名前五的省市为辽宁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以及广东省。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较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西南地区以及华中地区,在西北地区以及除辽宁省的大部分华北地区分布极少,地区分布不均衡。

(2)冷链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低。对于农产品来说,从采摘后的“产地预冷”、中间环节的冷藏运输一直到零售端,整个流程都要有严格的温度控制与实时监测,而目前我国的冷链运输车辆以及包装方式都存在一定“断链”风险,无法完全保障全程低温控制。发达国家的冷藏车已实现了针对不同温度要求的产品同时控制的多温区冷藏,而当前我国的冷藏车结构主要简单分为冷藏区与冷冻区,无法满足对更多不同温度控制的要求,这使得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大打折扣。同时尚未建立完整的冷链信息网络平台,无法实现对冷链物流运输全程的实时监测与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缺乏对冷链风险的监管和保障。

(3)冷链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低,缺乏具有市场掌控力的龙头企业。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特点为数量多、规模小以及区域分布不平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中常年排名前3的知名企业有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河南鲜易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而近些年如顺丰、京东等电商企业涌入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市场的“蛋糕”被再次分割,但仍未出现一个可以覆盖全国冷链市场并走向国际的巨头企业。

发达国家拥有巨头冷链企业是冷链物流水平领先的特点之一,如美国的美冷是全球第一大冷链企业,拥有着将近22%的全球冷链物流市场份额;日本排名第一的日冷物流,不仅在全国形成了冷链物流网络,在欧洲、中国等世界其他国家也都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目前世界排名第五。我国尚未形成冷链物流巨头企业,距离走向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还有很大距离。

4.2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冷链物流组织化与标准化程度。加强对冷链物流组织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及针对冷藏车辆、冷库设施设备、冷链操作等各环节标准化的统一规范准则。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要严格把控,禁止冷链设施设备不达标、操作人员技术不合格的企业进入冷链市场。同时为减少冷链物流企业在投资冷链设施设备以及建设冷链厂房等方面高昂的成本压力,鼓励政府针对冷链企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在提高冷链企业经营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配置。我国的冷链物流仍以公路运输作为份额最大且差额明显的运输方式。因此,要着力打造基于综合运输方式的冷链物流网络,扩大企业经营的辐射范围。同时,要对冷链物流发展落后的地区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冷链物流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3)打造冷链物流数据信息化平台与冷链物流网络。我国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数据化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在对冷链物流整个流程的信息追溯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提高冷链物流的服务效率,实现各环节物流信息的透明化,要结合先进的温度监测设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打造出专业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更好的满足当今社会对冷链物流的高要求。

(4)加快冷链物流体系监管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例,当前仍有大量企业逃避实行“产地预冷”环节,这样做的结果轻则农产品品质下降,重则提早腐坏,这种现象不能完全消除的原因之一是监管与惩罚力度较低,市场普遍缺乏严格的监管约束以及正确的冷链物流认知。因此,一方面政府应颁布相关政策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冷链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使企业人员对冷链物流各环节形成正确的认知,避免不规范现象的产生。

5 总结

我国冷链物流在近几十年迅猛发展,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但未来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的先进经验。我们要从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冷链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和理念、政府政策的颁布以及冷链人才教育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冷链物流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冷链运输物流
冷链十年,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大关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