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昌县涝区现状及治理对策初探

2020-01-01刘业伟段守平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6期
关键词:都昌县圩堤泵站

刘业伟,段守平

(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2.都昌县水利局,江西 都昌 332600)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鄱阳湖入江水道东北岸,东接鄱阳,南连永修、新建,西与庐山市隔湖相望,北依武山与湖口、彭泽2县交界。全县水域面积1390km2,占国土面积的52.1%,壅有鄱阳湖1/3水域,湖岸线长达308.8km;沿湖大小圩堤89座,其中万亩6座、千亩21座、百亩62座,堤线长98km;全县水库291座、塘堰10822口、机电排灌站373座,是典型的“水乡泽国”,涝区面积约占全县水域面积的13.5%。但由于治涝资金不足、治涝工程不配套、排涝设施自然老化、年久失修、部分涝区工程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部分区域易涝成灾、因涝致贫,涝区的粮食产量不高不稳[1]。对于涝区的治理研究,我国学者[2-7]做了相应的工作,鉴于都昌县受涝严重,分析都昌县涝区现状,剖析存在问题,探讨涝区治理对策,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涝区现状

1.1 涝区概况

都昌县下辖24个乡镇,其中有21个乡镇傍临鄱阳湖,湖岸线全长308.8km,涝区分布于全县21个乡镇沿湖岸线一带,都昌县区位分布如图1所示。全县共有涝区29处,涝区面积188.4km2,其中涝区耕地面积97.5km2,房屋面积10.868km2,涝区人口26.885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2.3%,呈现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受涝灾害也大等特点。

图1 都昌县区位图

1.2 涝区治理前期工作情况

(1)治涝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4月按照江西省水利厅赣水计财字[2014]26号《关于抓紧开展全省治涝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已编制完成了都昌县城涝区、土塘镇等5个乡镇涝区、周溪联圩等5座万亩圩堤涝区、南峰圩堤等19座涝区、宋家圩堤等40座圩堤涝区规划资料。按照江西省涝区治理规划的要求[8],都昌县治理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2)涝区治理工程设计情况。主要针对重点涝区和农村涝区开展了工程治理设计工作,重点涝区:按照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防汛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及上级其他相关文件精神,于2018年4月9日召开了国家《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都昌县周溪联圩重点涝区工程初设(代可研)审查会,工程概算投资3580万元;同时编制了都昌县周溪联圩涝区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资1736万元,编制了都昌县城涝区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资7840万元。

图2 都昌县排灌站变化概况图

1.3 排灌泵站工程现状

都昌县涝区主要有机电工程排涝,全县的排灌泵站经历了由20世纪60、70年代的柴油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电力泵站的变化,全县高峰期计有排灌泵站583座,总装机容量1.8万kW。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务农人员大量外出打工,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抗旱设施放松了管理,重建轻管的思想表现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农业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机电提灌工程维修养护费用难以筹措,工程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工程效益严重弱化。目前全县可以正常使用的抗旱提灌泵站57座、排涝泵站16座,其中中型排灌站3座,16台套,总装机5560kW,有效排涝面积2720hm2。2006—2007年,上级水利部门安排资金对矶山湖、周溪、枭阳等3座排涝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2013年,县争取三峡办项目资金,对南峰余晃、狮山老屋等9座泵站进行恢复重建或改造维修,2014年,对周溪花桥等7座泵站进行恢复重建或改造维修。除此以外,近十年来,都昌排涝县泵站未进行过更新改造。都昌县排灌站工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2 存在问题及致涝原因分析

2.1 涝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以上关于都昌县涝区现状的分析及相关研究人员[9]对涝区问题的分类,本文将都昌县涝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分为工程类和管理类2个方面的问题。工程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涝区圩堤老化、渗漏明显,除险加固不足。全县29处涝区,除了县城涝区的西湖圩堤和矶山湖圩堤进行了除险加固以外,其他涝区内圩堤均仅对堤身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涝区圩堤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塌坡、坍岸现象,堤基渗漏、泡泉等隐患及险情严重,堤身断面单薄,穿堤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

(2)排涝设施老化,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不足。因都昌县电排设施大多兴建于20世纪80—90年代,涝区排涝标准也是按照当时情况设计,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涝区对电排设施的排涝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同时,部分排涝设施年久失修,排涝能力降低,因此,排涝设施老化,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3)单退圩堤现状防洪能力低,防洪排涝建设不协调。都昌多为雨洪涝区,洪灾和涝灾往往同时发生,单退圩堤具有“低水种养,高水蓄洪”的双重角色,全县涝区内的大部分圩堤现状防洪能力低,一旦溃决将导致严重的洪涝灾害。此外,单退圩堤是鄱阳湖区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对单退圩堤进行加固处理,小洪水时圩堤极有可能发生溃决,圩区在低洪水位下基本蓄满,如果湖区再发生高洪水,单退圩堤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分洪作用,进而可能影响鄱阳湖区整体防洪安全。

都昌县涝区现状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涝区运维养护经费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受限。国家取消两工和农业税后,群众自觉兴修排涝设施的积极性降低,等靠要思想十分普遍,排涝设施的运维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同时县主管部门也积极争取相关资金的投入,但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出现因经费不足,排涝设施老化失修未能及时更新改造,管理人员不足等现象。

(2)涝区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都昌县涝区还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排涝设施主要由电力排涝站和圩堤管理所,部分小型排涝设施由乡镇和村委会管理,尽管目前全县中型排涝泵站均设有管理单位,但因部分管理单位职工基本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导致部分年轻技术人员流失,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此外,小型排涝设施因无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排涝结束后,经常出现无人看管现象,排涝设施常常被盗被毁。

2.2 涝灾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都昌县涝区分布的地理位置以及降雨时空规律分析,产生涝灾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原因,大致有:①涝区多分布于滨湖低洼地区,大部分农田田面高程在14.5m以上或更低,6—7月境内降雨集中,境外鄱阳湖水位上涨,自排闸不能自排,使内湖水位升高,是产生涝灾的主要原因;②一些涝区承雨面积大,蓄涝区容积小或未设蓄涝区,一遇较大降雨,很容易产生涝灾,小型涝区多为此类;③因养殖和灌溉需要,汛前未将蓄涝区腾空蓄涝而是维持较高水位,当降雨集中,外洪挺托时,电排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排空而引发涝灾;④没有电排站或电排站装机容量不足,机电设备失修,不能正常运行的涝区一般容易发生涝灾。

3 涝区治理对策探讨

3.1 深化体制改革,优先解决基层单位“有人做事”

(1)结合防洪管理,对200hm2以上涝区建立管理机构,隶属于乡镇水管站,按照规模,定岗定人,其工资报酬应列入国家对纯公益性单位财政支付范围。

(2)对200hm2以上涝区治涝管理,应同防洪管理一体,建设必要的管理用房和办公设备。估算每个涝区配备5~7人(包括机手、电工),需建管理用房20栋,每栋200m2。

(3)培训骨干工人或机手,提高其操作水平。规划培训人员80人,争取每个排涝分区1~2人。

3.2 健全管理体制,全面提高运行管理“高效管事”

(1)涝区管理机构应建立维护、保养制度,为涝区工程提供日常的维护工作。

(2)确定涝区管理范围。防洪治涝作为一个管理体系,应该对圩堤湖泊实施管理,有管理权和经营权。利用水面发展养殖,积累资金,保证运行和维护经费。

(3)实行统一调度,建立排涝优化调度方案,采取电排预排,严格控制内湖水位以迎对超标准涝水。对有养殖要求的湖泊要科学地确定内湖起排水位。

3.3 拓宽资金渠道,重点保障涝区治理“有钱办事”

搞好涝区治理建设,点多、面广、线长,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取消两工和农业税后,群众自觉兴修水利的主体作用日益弱化,投工投劳几乎是纸上谈兵,等靠要思想十分普遍,群众往往成为了旁观者。虽然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水利投入力度,但与现实需求相比,仍然杯水车薪,资金需求十分巨大。都昌是贫困县,财政收入不高,主要还是依靠中央、省财政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充分利用PPP等途径,进一步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重点解决乡村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3.4 坚持系统思维,科学规划项目建设“整体推事”

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优先解决涝区内农民旱涝保收的问题,坚持系统治理思维,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将山水林田路的改造统筹谋划,力争建一处,成一处。按照系统思维,坚持科学规划,随着田间渠系配套工程的建设完成,各涝区将是田成方、渠(沟)成网、林成行、路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的种养区。

4 结语

都昌县涝区主要是为拦洪而兴建的圩堤圩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防洪标准提高,湖区居民大都通过移民建镇而搬迁高处,人民安居已不成问题,但圩区耕地仍是民生之本,长期遭受涝灾,粮食歉收,人民难于乐业,治涝问题日益突出。结合都昌县涝区现状、主要存在问题及致涝原因分析,都昌县涝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从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坚持系统思维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治涝标准,扩大涝区治理面积,实现治涝工程安全、高效、经济运行[10],同时需竭力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以期用水利现代化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开创都昌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都昌县圩堤泵站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2020年鄱阳湖区单退圩堤运用效果分析及湖区防洪治理思考
泵站检修维护与可靠性分析
一张“废纸”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
年俗文化的变迁及传承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