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锥形束CT 与根尖X 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准确性对比

2020-01-01陈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4期
关键词:前牙线片磨牙

陈斌

诊断根尖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为根尖X 片,此方式在诊治牙髓根尖周病中意义重大,判断是否有根尖病变或病变范围的准确性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措施和对疗效进行评价息息相关[1]。根尖X 线是使三维观察对象进行转换压缩而形成二维影像,影响解读的原因包括因结构重叠和解剖各种噪音,从而存在局限性,导致其敏感性和精准性不是很满意[2]。有关研究发现,在诊断上颌牙根尖病变时根尖X 线的阴性预测值只有55%[3],由此可知,使用根尖X 线片对根尖病变诊断存在漏诊情况,从而导致根尖X 线的诊断能力存在很大争议。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CBCT 就被应用于人体口腔的临床中,现已被普遍应用于外伤、牙根吸收、根折等诊断中。CBCT 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三维信息,可将根尖病变的大小和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的显示出来,现已被在根尖病变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广泛应用[4]。通过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指出,CBCT 在诊断根尖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本次研究对CBCT 和根尖X 线两种影响学检查在人下颌骨根尖病变的诊断效力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希望为临床以后合理使用CBCT 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84 例下颌骨根尖病变患者,患牙224 颗,其中男58 例,女54 例;年龄18~72 岁,平均年龄53.7 岁。

1.2 方法 拍摄根尖X 线片:在X 线球管前20 cm 处固定数码成像板。根尖X 线片拍摄条件:70 kV,10 mA,0.10 S。

锥形束CT 扫描:锥形束CT 机为3DX-Accuitomo,扫面根尖病变用4 cm×4 cm 的小视野,扫描条件:70 kV,3~5 mA及17.5 s。锥形束CT 数据重建为:层厚0.25 mm、层间距0.125 mm。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诊断准确性以及根尖X 线片诊断不同位置病变效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用方差进行分析,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性结果分析 两种方法的Kappa 值均>0.600,CBCT 诊断中放射科医师、牙髓科医师、诊断者的Kappa值0.955、0.968、0.982均高于根尖X线片的0.781、0.769、0.78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诊断一致性结果分析(Kappa 值)

2.2 CBCT 与根尖X 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比较根尖X 线片诊断真阳性127 颗,假阳性0 颗,真阴性40 颗,假阴性57 颗;CBCT 诊断真阳性184 颗,假阳性0 颗,真阴性40 颗,假 阴 性0 颗。CBCT 的准 确 性100.00%、敏感性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均高于根尖X 线片的74.55%、69.02%、4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根尖X 线片诊断不同位置病变效力比较 经根尖X 线片诊断,前牙真阴性10 颗,假阳性0 颗,真阳性56 颗,假阴性1 颗;前磨牙真阴性15 颗,假阳性0 颗,真阳性29 颗,假阴性33 颗;磨牙真阴性15 颗,假阳性0 颗,真阳性42 颗,假阴性23 颗。前牙的准确性98.51%、敏感性98.25%、阴性预测值90.91%均高于前磨牙的57.14%、46.77%、31.25%以及磨牙的71.25%、64.62%、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CBCT 与根尖X 线片诊断根尖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比较(%)

表3 根尖X 线片诊断不同位置病变效力比较(%)

3 讨论

诊断根尖病变使用影像学检查意义重大,临床根尖病变诊断常采用根尖X 线片,若根尖病变的下颌磨牙只存在于骨松质内或骨皮质骨板未被破坏时,根尖X 线片显示为正常,说明根尖X 线片诊断表现为正常影像,也不可排除存在病变的可能,所以,使用根尖X 线片对根尖病变进行诊断会存在漏诊的情况[5]。有关研究指出,使用根尖X 线片对根尖病变诊断的漏诊率为26%~80%[6]。同时张茗茗等[7]研究的233 份复查资料中,CBCT 发现治疗后根尖病变178 例,相较于根尖X 线片发现的146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5%(57/233)的病例中,根尖X 线片和 CBCT 揭示根尖病变变化趋势不同,统计学分析表明根尖X 线片和CBCT 这两种影像学手段在判断病变变化方面存在差异。说明根尖 X 线片和CBCT 在判断治疗后根尖病变的有无、揭示根尖病变变化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显示,两种方法的Kappa 值均>0.600,CBCT 诊断中放射科医师、牙髓科医师、诊断者的Kappa 值0.955、0.968、0.982 均高于根尖X 线片的0.781、0.769、0.785;CBCT 的准确性100.00%、敏感性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均高于根尖X 线片的74.55%、69.02%、4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根尖病变诊断中CBCT 的准确性更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CBCT 为临床提供的诊断信息为三维结构,使用图像重建技术可在根尖病变诊断中提供丰富精准的信息,将根尖病变与周围解剖的关系、有无病变、病变范围清晰显示出料,CBCT 将根尖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提高。除此之外,与根尖X 片相比,CBCT 可有效避免周围组织结构影响解读,使得阅片难度降低[8]。本研究结果显示,前牙的准确性98.51%、敏感性98.25%、阴性预测值90.91%均高于前磨牙的57.14%、46.77%、31.25%以及磨牙的71.25%、64.62%、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牙位是根尖X 线片诊断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前牙相比,前磨牙、磨牙的根尖X 线片的诊断准确性较低,漏诊率更高。对根尖X 线片进行分析,导致后牙根尖病变不能精准揭示的原因可能为:下颌骨后牙区包括很多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下颌角和外斜线等,同时骨皮质比前牙区更加致密和厚[9]。除此之外,前牙区骨质松质的密度高于后牙区,说明前牙区骨松质更致密。由于上述原因。当根尖在骨松质内的病变体积相同,前牙区病变矿物质丧失较后牙区更高,阻射X 线在根尖X 线上显示影响小,从而导致根尖X 线上病变的根尖不能显示正确,也许这就是使后牙区病变漏诊的主要原因[10]。

综上所述,CBCT 在诊断根尖周骨病变病变时,其准确性是显著高于根尖X 线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根尖X 线片诊断和发现根尖病变会因牙位受到影响,同时在诊断后牙时的漏诊率高于前牙。

猜你喜欢

前牙线片磨牙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人工智能在人工膝关节翻修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识别假体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磨牙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